一紙公告,將國美金融旗下互金平台——美易理財推上風口浪尖。
近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關於美易理財自融風險的巡查情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指出,5月中旬,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網絡巡查發現,美易理財平台旗下美保寶、美融寶和美信寶等系列產品存在與其疑似關聯公司進行交易的情況,涉嫌自融自保。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被曝涉嫌自融的美易理財運營方為國美(天津)互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美天津信息”),注冊資本5000萬元,是國美金控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美金控”)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對接保理公司、交易所、信托等機構資產﹔該平台已於5月19日上線北京銀行資金存管。
被指為關聯公司提供資金
公告顯示,美易理財產品美保寶的部分資產方為國美信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和天津博盛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博盛”),這些資產方與美易理財存在關聯嫌疑。
美易理財官網介紹,美保寶系列是美易理財為投資人與商業保理公司提供供應鏈應收賬款債權投資與融資的居間服務,記者搜索發現,近日發布的美保寶項目,資產方多為天津博盛。
以“美保寶70—17053001”項目為例,從美易理財披露的項目資產信息看,該資產為天津博盛受讓的知名品牌電器生產商、經銷商、零售商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
法治周末記者通過第三方企業關系平台“天眼查”查詢看到,天津博盛的法定代表人陳萍,同時是國美金控參股的多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而國美金控是國美天津信息的唯一股東﹔此外,天津博盛的監事劉亞楠,同時也是國美天津信息的監事。
此外,公告提到,美融寶的部分原始資產為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與美易理財存在關聯嫌疑﹔美信寶的部分擔保方為國美控股集團,該公司與美易理財存在關聯嫌疑﹔美信寶的部分原始資產為國美倉儲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與美易理財存在關聯嫌疑。
“上述產品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為關聯公司提供資金,有一定的自融風險。”國家互金安全技術專委會在公告中指出。
美易理財官方資料顯示,美融寶系列是美易理財針對實體企業的債權轉讓居間服務。而法治周末記者5月28日在國美金融搜索時,並未找到有關美信寶系列的產品信息。
“天眼查”查詢信息顯示,國美金控、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國美控股集團、國美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黃秀虹。
作為黃光裕胞妹,現任鵬潤控股集團董事長、國美控股集團原總裁黃秀虹,曾表示互聯網金融是鵬潤金控的重頭戲,3年內要成為市值超過500億元的互聯網金融服務集團,交易規模突破1000億元。
兄弟平台問題亦不少
目標很美好,但事實上,此次美易理財被指涉嫌自融自保,並不是國美系平台的第一起“自融自保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國美旗下有美易理財、美美理財、國美在線金融頻道、國美華人金融4家互聯網金融平台,4家平台相互獨立經營,且業務內容不同。其中,國美在線金融頻道類似於理財分銷網站,業務主要以分銷國美系其他平台債權和其他票據理財、基金等為主。
而國美在線金融頻道曾在今年3月被曝資金流向自家地產公司,可能涉嫌關聯擔保,以及涉嫌替關聯企業融資。
據此前媒體報道,國美在線金融頻道上的“美美賺-國金1號”產品的合作機構為國美關聯公司鵬潤金服。以國金1號6958為例,該標的擔保機構為“鵬潤控股有限公司”,借款機構為“西安鵬潤置業有限公司”,標的中還顯示“西安鵬潤置業有限公司由鵬潤控股有限公司出資設立”。工商注冊資料顯示,西安鵬潤置業公司、鵬潤控股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黃秀虹。而這兩家公司與國美在線金融均存在關聯。
法治周末記者在國美在線金融頻道搜索發現,被公告“點名”的關聯企業也在國美在線金融頻道上“佔有一席之地”。以“美美賺—國保1號7103”產品為例,產品信息顯示合作伙伴為天津博盛。
除了國美在線金融頻道外,美美理財也曾被曝出多個借款項目借款企業存在失信被執行記錄,或涉及合同糾紛無執行能力(詳見本報2017年3月8日《國美美美理財不太美:借款企業被曝底子不干淨》)。
對於此次互金專委會公告提及的情況,國美金融相關方面在5月27日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平台所從事的所有業務交易范圍都是符合現有各級監管機構及相關政策規定的,“我們也在積極主動與相關監管機構保持溝通,切實做到自律、合規,堅定擁護各項監管政策的規定”。
最起碼應披露關聯關系
去年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托從事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在實際操作中,為關聯企業融資是否屬於自融范疇,《暫行辦法》中並沒有明確。”關注互聯網金融的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天虎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如果平台借助關聯企業、通過結構設計使資金最終用於平台,就屬於變相自融。”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指出,自身在平台上融資、關聯方在平台上融資但未予充分信息披露、變相為自身融資(如以股東、高管、實際控制人及其近親屬、公司員工等名義進行融資,由平台自身使用等情形)等都被要求整改。
“目前網貸行業還在整改期,關聯企業發布借款項目的情況很普遍,但可以明確的是,借款方如果為關聯企業,平台就至少要披露與該企業的關系、資金流向等內容,並作出相應的風險提示,如果平台不能自証清白,自融的嫌疑會增加很多。”全國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主任蔡海寧認為。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對公告中涉及的關聯企業,美易理財在相關項目信息中,並未就這些企業與美易理財的關系作出說明。
國美系平台華人金融一位高管曾對媒體表示,某地區金融辦領導曾就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的為關聯企業融資問題,給出建議:首先,關聯企業不出現終極風險﹔其次,鼓勵平台能反哺到現有的實體經濟中去。
“但是現行的政策辦法中,並沒有明文確定這種說法可行,將為關聯企業融資產生的風險全部交由投資者判定,對本就因信息不對稱而處於弱勢地位的投資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廖天虎也認為,拋開對變相自融的法律解釋,平台對借款關聯企業進行全面信息披露是必要的。
推薦閱讀: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