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投資3億,王思聰立貼要吃翔,隻因一個充電寶。
84年的阿裡影業高層,放棄螞蟻金服幾千萬股票,再次創業,與陳歐一起為共享充電寶代言...
“10天3億融資”一個月后,不到100小時,共享充電寶們再宣布融7.5億!50天,近40家資本入局...
瘋狂的共享充電寶
不是人傻錢多
4月初,短短10天3億融資。共享充電寶行業突然爆發,當初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共享充電寶是什麼?
5月初,陳歐帶著3億投資街電科技入局,再加上王思聰的吐槽,共享充電寶的百度指數從不到2000飆升到12000。
聚美對共享充電寶有多看好?陳歐經常與街電在微博上秀恩愛,甚至表示對此項目投資無上限准備了數十億,還拉來了阿裡影業高管,淘票票的核心成員原源。
一年半時間把淘票票做到137億估值
放棄數千萬螞蟻金服股票再創業
原源曾作為淘票票的核心成員之一,用一年半時間把淘票票從0做到了137億估值。阿裡對於互聯網宣發板塊非常看重,淘票票在阿裡大文娛體系中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這位在阿裡巴巴工作了6年半的老員工,放棄了螞蟻金服的數千萬股票,辭職再創業,投身到爭議不斷,前途未卜的共享充電寶領域。原源並不需要再証明自己的能力。
他卻拋下了榮譽甚至金錢,身邊的很多人對此並不理解,連俞永福都勸了他很久。
他說:其實就是因為共享充電寶這個事決定去聚美的,當時聚美決定做,但還沒有並購街電。
原源是2011年1月加入支付寶的,在阿裡工作了6年半,見証了中國互聯網很澎湃的階段。
首先見証了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轉型,見証了BAT三巨頭地位穩固的過程。14年阿裡上市,現在騰訊阿裡市值3000億美元。也見証了支付寶從一個支付工具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金融平台。
淘票票是14年底帶團隊來建的,從0開始做的,當時人都沒有,是從阿裡各個部門借的,我們一個半月時間沒日沒夜把整個線上售票系統搭建完成,接入了1100多家影院。
很多投資人都判定,那時候的淘寶電影(淘票票)是沒有機會的,因為當時格局已定,貓眼是老大,還有微票、糯米、時光網、格瓦拉等。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淘票票超過貓眼了。
他說:對於我來說,已經是階段性成果了。
原源在阿裡是從最底層開始干的,從BD、產品、運營做起的。加入阿裡之前,原源已經有兩年多的創業經歷。當時進阿裡的時候面試,他跟當時的支付寶副總裁說:以后肯定要再次創業的,現在要經過4、5年的沉澱。他的淘票票相當於從一個嬰兒成長成到比較健壯的階段了,現在離開是比較合適的。
恰好又遇到了陳歐,遇到了這樣的機會。
獨家對話街電CEO原源
“我為什麼看好共享充電寶”
在阿裡的六年半,原源見到了太多創業公司的衰亡,也見証了美團、滴滴、今日頭條等新貴的崛起。
2014年,他才離開支付寶,被調去做o2o,14年末,阿裡巴巴孵化了淘寶電影。2011年到2016年,正好是PC到移動互聯網轉移,再到線下的轉變,他在阿裡的6年半,恰好全都經歷了。
⒈
邦哥看到街電四月份的推廣數據:4萬台機櫃、20萬+電源數,300萬+用戶,做到傲視同行,憑什麼?
原源說:所有涉及線上線下的行業,都會面臨著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有沒有好的團隊,一個高效執行力的團隊。街電目前的推廣團隊主要來自於美團和阿裡,美團和阿裡基本是市面上執行力最強的團隊。
還要有足夠的資本實力,要有足夠的錢,把設備鋪出去。聚美集團5月份對街電做了一個增資,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資金會流進來。(陳歐在微博上也說了,可能十幾個億、幾十個億)對,都准備好了,隨時准備補充進來。隻要這一輪一花完, 源源不斷的錢都會進來。
邦哥:這三個億准備多久花完?
陳歐是希望我一個月花完的。馬上就能看到街電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麼第三點是供應鏈能力,看市面上的幾家共享充電寶都不缺錢,都融到錢了。街電的股東海翼是北美頂尖的充電寶企業,品牌Anker。A輪的投資方欣旺達也是中國非常好的充電寶生產廠商。
邦哥:聚美的加入,給街電帶來哪些改變?
首先是資本啊,其次是團隊,還有一大票聚美做電商的團隊,物流、倉儲。
比如說,一個月有幾十萬台機櫃要鋪下去,從工廠出來,到每個店,這個物流挑戰是非常大的,這是聚美的優勢。街電是早前的團隊是做硬件出身,我們會帶來更多的互聯網產品的基因,怎麼樣去追求極致的用戶端的體驗。
聚美的品牌背書可以讓大家更快的接受共享充電寶,更快的使用它。
⒉
邦哥:有人給共享充電寶算了一筆賬,其實是很好回收成本的?
目前的財務模型是比較好的。
大概多久會把成本回收回來?
具體數字不太方便說,好的話幾十天就能回本。
邦哥:靠什麼邏輯判斷這個賽道是沒問題?
以后手機耗電量肯定越來越大,5G時代也快到來。手機充電的需求只是沒有被激發出來。比如,你玩王者榮耀,幾局下來,電就耗的特別多。很多人一出門,就不敢放心使用手機。
充電技術再更新迭代,也離不開電源,哪怕無線充電,你依然需要電源啊,無線也不是不要電。顛覆的東西不會太快,3年左右肯定不會這麼快。不光是我個人的結論,是和海翼(充電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的人共同研究的結果。
邦哥:街電未來的商業模式有沒有構想?
我和陳歐都是做互聯網出身的,當用戶規模到達一定程度時候,盈利是早晚的事。我現在要一頭扎進供應鏈、產品體驗優化、地推團隊,現在根本沒有時間想這個問題。大家都覺得賽道沒有問題,我們現在就悶頭跑就好。當達到一定規模,我可能再停下來思考下。
⒊
邦哥:怎麼看待燒錢的問題?
目前來看,不是燒錢的階段,現在錢都轉變成固定資產,是能產生收益的,是正向現金流。
補貼這個事,目前市場還沒有出現這個情況,未來不排除利用補貼來大規模獲取用戶,把用戶習慣培養起來。
我當時在阿裡,在全球也做了些並購,我發現在全球,移動互聯網,中國是最牛的。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想象出門隻需要帶一個手機,錢包啥的都不需要帶。
移動支付解決了支付障礙問題,這些線下場景也起來了。而這些場景的用戶習慣可能是靠補貼培養的。大量補貼把市場規模和用戶習慣培養起來。把用戶購買習慣,從線下遷移到線上。讓用戶覺得便宜,更重要是享受到了方便,即使以后不補貼也不會倒退。
補貼不是一個壞事,第一清場,第二擴大市場規模,把用戶的習慣培養起來。
對於競爭,這位阿裡老兵顯得很自信!
聽說了美團也做了共享充電寶,會不會壓力比較大?你看早期貓眼是行業老大,有很強的線下推廣團隊,打仗誰也不怕誰,關鍵是方法、策略和資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推薦閱讀:
前阿裡巴巴集團CEO陸兆禧哥哥為什麼竟然給一個“水杯”投了數千萬!
舌尖上的新三板再添新成員,家族氣息略濃的金百萬能吃好資本這道菜嗎?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