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5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年8成盈利,其中,安達科技、貝特瑞、聚利科技成為行業最賺錢的公司,三家公司的盈利佔行業總利潤的98%。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54家新三板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年實現淨利潤6.68億元,較2015年6.07億元的淨利潤總和同比增加0.61億元,增幅達10.05%。44家企業實現盈利,佔比超八成。
盈利能力普遍偏弱
數據顯示,54家公司去年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8億元,較2015年上述公司的淨利潤總和6.07億元同比增加0.61億元,增幅達10.05%。其中,44家企業實現盈利,僅有10家企業虧損,26家淨利潤實現正增長。
在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的行業背景下,新三板相關企業的規模偏小和盈利能力偏弱比較凸出。安達科技、貝特瑞、聚利科技三家的利潤為6.54億元,佔行業總利潤的98%。
三家公司總計6.54億元的盈利僅為A股新能源企業領頭羊比亞迪13%。可見,新三板新能源企業還需努力。
挖貝網發現,安達科技(830809.OC)成為新三板新能源汽車領域最賺錢的公司,去年盈利高達2.66億元。貝特瑞(835185.OC)以2.61億排在第二位、聚利科技(430162)以1.27億元排在第三位。
剩下企業盈利能力普遍在5000萬以下:2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有13 家﹔1000萬元至2000萬元有11家企業﹔淨利潤低於1000萬元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7家。
規模方面,貝特瑞以21.36億收入位居榜首、安達科技以9.12億位居第二位,以6.22億位居第三位。三家公司收入總計36.7億元,只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346.18億元)的零頭。
轉型受困
在行業普遍盈利情況下,凱立德(430618)則成為虧損大戶,虧損額達到1.04億元。
另外9家企業雖然虧損,但金額並不大。上海上電(430363.OC)、奧美格(430406.OC)、安正科技(832248.OC)等8家企業虧損額在1000萬以內﹔飛田通信(430427.OC)虧損僅次於凱立德,達到1781.87萬。
從虧損原因來看,處於轉型期的企業大多陷入了盈利泥潭。生產傳統車載導航的凱立德進退兩難,車載導航業務不斷萎縮,車聯網轉型又尚處於盈利模式探索階段,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同樣定位車聯網行業的飛田通信去年銷售車載終端硬件由盈轉虧,營業收入僅為4408.91萬元。
不過,分析師預測,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將給整個行業帶來發展空間,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個細分行業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相關推薦:
孫儷、劉詩詩、趙麗穎湊到一起,除了拍戲可能還會算算海潤影業虧了多少錢
“爬坡過坎”正酣,升級“紅利”漸現 中國企業界“看多”轉型機遇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