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浙大系”創投圈:富豪校友全國第一,掌管6.5萬億,母校過生日捐了數十億

劉全

2017年05月24日14:18  來源:投資界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5月21日,歷經滄桑的浙江大學迎來了120周年校慶。

  與此同時,浙大還發布了一份《浙江大學創新創業生態藍皮書》,全面揭秘了這所創業率全國第一高校的創業版圖。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浙大系”成績單:上市公司(包括A股、新三板上市公司、海外上市公司)達393家,浙大畢業生現任上市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總經理級別的有402人,手握總市值超6.5萬億!

  除史玉柱、段永平、宋衛平等極具影響力人物之外,田寧、王麒誠、吳艷、劉若鵬等一批80后CEO也爭相嶄露頭角……而背后,還有一群從浙大校園走出來的投資人,行事低調卻在中國創投圈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史玉柱掏5000萬 浙大過生日獲捐數十億

“浙大系”創投圈:富豪校友全國第一,掌管6.5萬億,母校過生日捐了數十億

  浙大校友稱得上是最為“土豪”的一群人。

  在《2016胡潤百富榜校友會特別報告》中,浙大38人上榜,力壓清華北大排名第一。浙大明星級企業家包括浙大首富史玉柱、80后白手起家首富王麒誠、吳艷夫婦、步步高段永平和綠城宋衛平等。值得一提的是,71%浙大畢業的上榜企業家將企業總部設立在浙江。

  浙大120周年前夕,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就與浙大簽約,正式宣布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將持續10年共計捐贈浙大11億元。這刷新了去年9月由電子科技大學校友熊新翔向母校捐款10.3億的最高紀錄,成為國內高校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

  5月9日,總規模為120億元的浙大校友母基金正式成立,作為管理公司,浙大未來創新投資管理公司也決定將管理公司所得部分收益捐贈給浙大。據透露,這筆捐款達到了驚人的12億元,再創新高。

  而5月20日,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重回母校,出席了浙大120周年校慶的捐贈現場。當天,巨人集團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資人民幣5000萬元,用於支持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新大樓建設。

  史玉柱是浙大數學系80級學生,在去年發布的《胡潤百富榜校友會特別報告》中,他以540億元財富列浙大校友“首富”。

  出手“闊綽”的還有中國80后首富王麒誠、吳艷夫婦,此次他們向母校豪捐了1億人民幣。

  漢鼎宇佑37歲的王麒誠和36歲的吳艷夫婦,在去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6胡潤80后富豪榜》中,成為中國最富有的80后白手起家富豪,吳艷也是唯一一位上榜的女性創業者。

  據悉,吳艷於2003年從浙大廣告專業畢業,她的丈夫王麒誠2003年畢業於浙大工商管理專業。這對中國80后首富夫妻,向浙大捐贈1億人民幣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並將設立“王麒誠吳艷獎學金”。

  快的打車、蘑菇街、一加手機.....“浙大系”創業江湖

  在浙江創業江湖,浙大系、浙商系、阿裡系和海歸系創業者被稱為創業“新四軍”。

  追溯浙江大學創業創新精神,不少浙大學子都會記起那首馬一浮先生所作的浙大校歌,詞中包含的“求是創新”便是浙江大學的校訓,隱隱透露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時代精神氣質。

  而位於西溪路525號的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便是浙大系創業者搖籃。

  這個地處西溪僻靜之處的創業孵化基地,佔地52畝,有6.8萬平方米的孵化樓。成立以來,累計入園企業總數為1200多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0多家,有3家公司上市,科技孵化企業達1000余家,孵化畢業企業300多家,大學生創業企業400多家。其中,園區內70%初創企業的核心團隊,都是浙大人。

  早在2014年,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公布的2013年應屆生創業情況數據顯示,浙江大學本科生創業率最高,達到4.16%,這也是絕對人數最高的。2016年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走訪浙大時,就重點強調了浙大學生創業率全國高校第一。

  如今,這支年輕版的“浙大系”創業大軍已涌現出了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蘑菇街創始人陳琪、盤石創始人田寧、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個推創始人方毅等一大批優秀的創業者。

  創業成功的學子不忘反哺母校。2017年5月12日,“浙江大學校友會Z20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規模10億元。該基金是由賽伯樂投資集團董事長朱敏等二十名曾經就讀於浙大的知名企業家發起並推動成立的公益項目,用於浙江大學大學生創業、獎助學金、學生活動等項目。

  其發起人田寧,200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早在1999年,田寧與兩名浙大在校同學共同創建了浙江大學首家大學生創業企業——盤石計算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為浙江省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成功典范。

  朱敏、程厚博、俞信華.....盤點“浙大系”投資人

  在國內的投資界,不乏浙大人的身影。其中,最為圈內所熟知的是賽伯樂投資集團董事長朱敏,這位年近70歲的風雲人物如今仍活躍在創投一線。

  朱敏於浙大淵源頗深。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兒子已7歲的29歲寧波人朱敏考取浙大拖拉機專業。畢業后朱敏工作了幾年,發現自己還是對學習更感興趣,於是,1982年他又考入浙大管理系讀碩士。

  1984年,已經36歲的朱敏,提著行李包踏進硅谷技術和創意的主源頭斯坦福大學,攻讀工程經濟學博士,成為浙大首批公派留學生。

  從此,朱敏開始了在硅谷的創業之路。1991年,他創辦Future Labs公司,后以1300萬美金出售﹔1996年創辦了網迅。那時,他帶領30個中國工程師前往美國,朱敏回憶說,“當年我就和他們說,他們在美國能做出世界一流的軟件,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袖。”但這些工程師當時都不相信。

  后來,朱敏開始在美國找投資,但連連碰壁。這一段找VC往事,朱敏至今印象深刻:曾任微軟執行副總、某非常有名基金的投資人以傲慢的態度接待了他們。“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坐在桌子那一頭,我們就在這一頭,他把腳放在桌子上面,說我們簡直是痴心妄想。”

  直到2000年,網迅在納斯達克上市,朱敏才鬆了一口氣。2007年3月,他把自己一手創建的網迅以3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思科,名噪一時。

  2006年,58歲的朱敏從美國回國,創立了賽伯樂(中國)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十年多來,公司累計管理基金達2000億元,相繼投資了正泰太陽能、豬八戒網、微醫集團、信威通信、音飛存儲等200多家企業,其中多家成功上市。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這些年活躍在國內創投圈的“浙大人”有:

  俞信華IDG資本合伙人

  俞信華於2005年加入IDG資本, 參與和領導了多個新能源, 新材料, 半導體設計等領域的投資。在此之前,他曾工作於西門子中國公司,負責西門移動通信事業部的市場部。

  朱建寰IDG資本合伙人

  朱建寰於1997年獲得浙江大學學士學位,2013年加入IDG資本,主要關注TMT、清潔技術等行業。在此之前, 他曾任維思資本董事總經理、集富亞洲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黃炎鼎暉創投管理合伙人

  黃炎於2006年加入鼎暉創投,期間主導了互聯網、消費服務、新能源、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投資。在此之前,黃炎曾任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聯席總監﹔還曾參與阿裡巴巴早期創業並任副總裁。

  程厚博東方富海總裁、創始合伙人

  程厚博自1995年起開始從事項目投資、証券投資、企業購並等業務。1999年加如深創投,現任東方富海總裁、創始合伙人。他曾親自主持了二十多個項目的投資,其中科陸電子、濰柴動力、福晶科技、超華科技、華伍股份等成功在深圳、香港上市。而濰柴動力創造了超過150倍的投資回報,成為中國本土創投的經典案例之一。

  陳越孟浙商創投創始合伙人、董事長

  陳越孟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現任浙江省股權投資行業協會首任執行會長。自2007年12月發起成立浙商創投以來,其目前已經發起並管理近10支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了華策影視、貝因美、迪威視訊等30多家優秀企業,涉及新媒體、現代服務業、新能源、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多個行業。

  耿健德 同資本投資合伙人

  耿健是德同資本的投資合伙人及德同人民幣基金陝西基金合伙人,此前曾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后開創豐佳國際集團,創建歐洲中國工業園,走出國門以實業投資的方式建立中國企業進入歐盟生產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目前主要關注電子商務、生活消費、移動互聯網等領域。

  潘曉鋒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

  潘曉峰專注於綠色科技領域的投資,特別是在LED、太陽能和能效技術方面,目前擔任晶和照明、晶能光電、和太時芯光等公司董事。加盟金沙江創投前,潘曉峰是亞洲無線科技的創始人之一。

  此外,還有一批80后“浙大系”投資人活躍在國內創投圈,比如華旦天使投資合伙人張潔、線性資本創始人王淮、漢鼎宇佑資本創始人王麒誠等。一批又一批的新鮮血液加入,無疑讓浙大系在中國創投江湖中愈發壯大,正如邁過了120周年的浙大,一脈薪火相傳,桃李滿天下。

    推薦閱讀:

    微信朋友圈藏微盤投資騙局:多名受害者被騙2000余萬

    黃磊熱衷的市集究竟是怎樣一個生意

    “搭售”項目上的“勾”並沒去掉,攜程的整改怎能這樣不了了之?

    全球7成比特幣產自中國 每枚電費成本達上萬元

    充電寶、雨傘、籃球紛紛共享,“花式共享”經濟來了?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