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且看AI如何勸婚又勸學

李新玲

2020年12月30日08: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老頑童周伯通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上十幾年,閑極無聊自己左手打右手,創造出左右互搏術,堪稱“金庸武學體系”中的絕頂功夫。

  如今,AI(人工智能)這個無影無形的能耐人也開始了這一修煉。自從4年前打敗人類圍棋高手之后,AI在很多領域都開始大顯身手。雖然在有的崗位上只是助手,但確實替人類干了不少活兒,而且未來可期。不過,它在人類的設計和指揮下,有些無奈。你看,一邊無人駕駛,一邊還得智能疏導交通,自己指揮自己﹔一邊功能不斷增強,一邊還得增加安全防范,自己給自己當保安。

  比起人類發展,這些還是小事。大事上AI也開始操心。

  “AI媒婆”在日本上崗了,估計還有公務員“編制”,因為這是日本政府推動的。為了應對少子化,政府出錢推廣AI支援各地的婚配事業。

  據報道,這種“AI媒婆”其實已經在日本十來個縣“入職”,並且成效不錯:埼玉縣在2018年導入AI婚配,在2019年度結婚的38組新人中,超過半數新人的介紹人是AI﹔愛媛縣的結婚率也從13%提高到了29%。

  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數據,這種AI媒婆與傳統媒婆本無二致,差別無非在於,傳統媒婆掌握的俊男靚女信息都存在腦子裡或者記在小本本上。不過,AI婚配,除了年齡、職業、相貌、學歷、收入等硬件期望條件之外,增加了一項“價值觀測試”,使用者會被AI“刨根問底”。例如,通過一些問題,來判斷你是想把高智商排在第一位,還是把性格隨和活潑當成首選。

  收集到相關數據信息后,AI就會進行一系列的推論和判斷,對系統內的各種綜合信息進行邏輯化地分析。這種心靈拷問,能夠讓心心相印的男女走到一起。

  早在199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提出了情感計算的概念,試圖讓計算機識別、理解既而能表達人的情感。會聊天、唱歌、寫詩、繪畫、推銷商品的AI機器人,就是這一技術的應用。AI工程師們當然可以運用積累的擇偶、婚戀方面數據,計算篩選,匹配合適男女。

  不過,對於該媒婆是否能夠應對少子化,還是得打個問號。

  日本的少子化已經到了嚴峻的地步,根據厚生勞動省發布的人口數據,2019年日本出生數為86.52萬人,連續4年為史上最少。而據12月28日的媒體最新報道,截至目前2020年日本出生84.8萬人,比2019年又少了約1.7萬人。15歲以下兒童人口,連續40年減少。

  生育率低,是人口學、經濟學、社會學都可以解釋的社會現象,是科技進步產生的副產品。公認的就是人是經濟理性動物,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公民特別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們的生育願意就會降低。生活節奏快、房價高企同樣是影響生育的重要原因。

  低生育率,日本不是墊底的。2018年韓國總和生育率0.98,成為全球第一個生育率破1的國家。按照人口學的標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保持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也就是一個育齡女性至少生育兩個孩子。從歷史和國際社會經驗看,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日本、新加坡,我國的香港、台灣地區生育率都在全球倒數,也都在警戒線以下。搞教育研究的學者發現,這些地區也是世界上中小學生課外補習率的高地。教育壓力下,讓這些地方的適齡人群不願生、不想生、不敢生。

  每天6點多起床,把小孩送到學校,下午放學后,再把孩子送到課外輔導班﹔ 周六周日奔波在一個課外班到另一個課外班的路上﹔打開電視,不是某某幫、就是某輔導要麼就是某某搜題的廣告……吊詭的是,這些輔導產品也都請了“AI”助力,都號稱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融合,助力孩子成長。

  這就有意思了,如果我們也研究個“AI媒婆”出來,解決剩男剩女問題,照現在的情形八成是PK不過這些AI勸學的,前一個想讓人結婚生娃,后一個輔助培養“牛娃”。一手勸婚,一手勸學,當真是左右互搏。

  所以,爬出“低生育陷阱”或者“低生育深淵”還得人自己爬。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才是關鍵,能夠讓年輕人樂生願養,養大了娃還能自食其力,這方面的政策制定AI應該能幫上忙,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提高教育公平、實現個性化教育,而不是為教育“軍備競賽”推波助瀾。

  等到這一屆靠AI婚配的年輕人老了,還要指望AI陪護聊天、洗衣做飯、外出購物、健康監測呢!

(責編:單子璇(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