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中國體育產業迎難而上勢頭盛(專家解讀)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林顯鵬

2020年12月21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精奢商業日報》12月12日刊文稱,當下,世界正經歷一場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流行病,人們在“健康三要素”——鍛煉、健康食品和睡眠——上的時間和金錢投入轉向正在加速。中國的消費者也開始從購買奢侈品向為自身健康購買產品轉變,與健康相關的品牌勢必將進一步發展。

報道稱,在中國,體育節目的收視率非常高,更多人開始參與體育運動和廣泛的鍛煉。有些鍛煉方式是人人都能夠負擔得起的,比如,任何人穿上一雙普通的運動鞋都可以去慢跑。與此同時,外國高檔健身品牌在中國也越來越受歡迎。2011年,中國僅組織了22場馬拉鬆賽事,到2018年,這一數字猛增至驚人的1581場。在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之后,中國政府投入巨資發展體育基礎設施。學校的體育課也越來越受重視。

近年來,中國體育產業呈現繁榮發展景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9)》……去年以來,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對體育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

二是中國民眾健身熱情不斷高漲,體育消費隨之水漲船高。近幾年,“雙11”各大電商平台的銷售額中,有相當大比重是體育用品消費,為體育產業火熱發展提供鮮活例証﹔

三是滑雪、滑冰、馬拉鬆等消費驅動的項目報名人群非常踴躍。

四是中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去年年底,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在中國GDP的佔比已超過1%,對促進國民經濟的轉型增長、延緩經濟下行壓力和增加就業作用非常明顯。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線下體育產業也面臨嚴重沖擊:各類賽事和體育活動的暫停和延期﹔冰雪等以假日經濟為依托的運動項目呈現斷崖式下跌﹔大眾健身受到影響,戶外健身達人們的“幸福指數”驟降﹔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眾多消費領域遭受重創。總體來說,2020年體育產業總體減值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危機中也給體育線上消費和居家健身娛樂消費提出了新命題。

對於蒸蒸日上的中國體育產業而言,此次疫情也將為轉型發展帶來契機。突出表現是,一些線上虛擬的體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中國的電競產業在2020年預計增長了50%左右,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經濟效益不容小覷。此外,線上體育用品的銷售激增,更多民眾選擇購置體育器材在家健身。疫情使所有人看到了體育產業面臨的挑戰,同時也使大家更察覺到了這其中蘊藏的機遇,即“危中有機,危中尋機”。

此次疫情勢必將加快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創新線上體育活動和體育消費新模式,而體育消費結構的轉變必將加速向體育智能化方向轉變。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勢必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信心,是當前包括中國體育產業在內的中國體育全行業以及全社會所必須抱有且須堅持到底的。

疫情當前,中國體育應借鑒互聯網消費模式、創新體育消費激勵模式、重點促進體育產業與新型消費端口的融合發展,培育體育新業態。疫情過后,隨著體育行業各個細分領域逐步回歸正軌,體育產業毫無疑問將會蓬勃發展,前景無疑是樂觀的。但要全面復蘇體育產業,還需要做到以下3個方面:一是提升政府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引導力,在稅收、體育場館建設、法律、配套等方面加大對體育從業者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將現有政策落實到位,協調好體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三是完善體育發展配套體系,加快體育產業改革進程,推動體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賈平凡採訪整理)

(責編:單子璇(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