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人工智能大規模商用打破產業“天花板”

余蕊 

2020年12月17日08: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等多地調研了解到,人工智能正在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並已經開始進入快速、大規模商用化階段。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人工智能企業正在飛速發展。在業內人士眼中,人工智能沒有產能和市場的極限,隨著與傳統行業的加速融合,人工智能能夠重塑所有傳統行業。

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迅速

提到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用領域。調研發現,這些領域人工智能的商用化進程的確很快,並且業內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

汽車盲區是安全駕駛的重要隱患,深圳騰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生產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通過視覺識別技術提示盲區裡的人或物體。同時,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還可以監測並上報駕駛員疲勞駕駛、抽煙、打電話等違章行為。

“去年我公司視覺識別的收入約為4000萬元,其中30%來自海外。今年海外收入幾乎全部損失了,僅靠國內市場,我們的收入反而增長至6000萬元至7000萬元。”騰視科技創始人兼總經理謝兮煜說。

“科大訊飛的語音交互系統僅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在1000多個車型、2300多萬輛車上實現了應用。2019年,每兩部汽車中就有一部具備了語音交互功能,而科大訊飛車載語音的市場份額佔到67.8%。”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說。

“未來,不需要按鍵,汽車就可以隨時分辨駕駛者是在和汽車說話,還是在和旁邊的乘客說話。汽車通過‘察言觀色’,可以了解每個人的喜好,給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吳曉如說。

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梁勁鬆介紹,海口市“城市大腦”人工智能信號燈利用視頻分析結果,並結合高德實時數據,獲取每個路口精准的交通流數據,從而實時評估路口信號燈運行效率,根據擁堵情況自動設置紅綠燈的放行及等待時長。通過人工智能信號燈的應用,濱海大道8個紅綠燈路口綠波帶早晚高峰期的停車次數從原來的9次甚至更多,縮減到5次﹔行程時間從原來的12分鐘甚至更長,縮減到9分鐘。

在機器人領域,達闥科技是一家發展十分迅速的公司。該公司專注於雲端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生產的機器人XR-1連接雲端智能大腦,在各個關節安裝了柔性執行器,結合視覺、聽覺、運動感知模塊,使機器人可安全感知周邊環境,完成抓取、收拾、運動等動作,與人類進行交互。這款機器人可以從事禮賓、接待員、商務指引、老年護理、銷售等工作。

“一個智能服務機器人,在某些領域的某些功能可以代替一個人的角色,而且成本至少減半。”達闥科技創始人CEO黃曉慶說。

日常生活場景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機器人、智能汽車等“高精尖”領域,更為重要的是,它正在與多個稀鬆平常的傳統行業融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正在被人工智能改變,比如食堂、超市、服裝店等等。

此前,惠州學院的中苑食堂每逢用餐時間便人潮洶涌,每個打飯窗口都擠滿點菜和付款的學生。該校引進視覺結算系統后,學生隻需將餐盤放於結算台上,系統通過圖像識別,自動完成價格結算。菜品識別和結算時間縮短至0.5秒,“打飯難”成為歷史。

惠州學院的這套食堂視覺結算系統來自廣州朴食投資合伙企業,該公司研發的系統已經被中國移動(杭州)、富士康集團、三一重工、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170余家單位的大型食堂採用。2018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944萬元,2019年收入迅速增至4500萬元,如今的項目估值達到1.5億至2億元。

如今,許多著名品牌的線下門店、大型商場超市等都應用了視覺新零售解決方案。廣州圖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該公司首席市場官韋光介紹,應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后,每個缺貨的貨架會被自動拍照,所拍攝照片會被智能拼成一張完整的圖像,提示管理人員哪些貨品需要補充。同時,每個顧客入店后的行動軌跡、拿取商品動作,甚至目光停留位置都會被記錄,通過人工智能分析不同顧客的喜好,以及不同價位和特點的貨品適合放置在什麼位置,從而幫助經營者決策貨品陳列方式,做到“千店千面”。

“安踏、OPPO、華為、屈臣氏、沃爾瑪、名創優品等多家旗艦店和商超連鎖店都採用了我們的視覺新零售解決方案。”韋光表示,人工智能與零售行業的融合已經比較常見。

不斷擴展沒有“天花板”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策的強力支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可以預見,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潛力無限。

“當前,萬億傳感器隨時隨地收集數據,人工智能解析海量數據,這正在改變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世界已經進入了智能化與綠色化、網絡化、全球化相互交織的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說。

以北京為例,人工智能產業已發展成為北京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1700億元,同比增長13.3%。2020年上半年,雖然疫情產生不利影響,但北京的人工智能產業依然逆風增長,相關產值規模達950億元。

“北京人民對於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高,也為企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北京已經在17個人工智能領域領跑全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說,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佔全國的28%,居國內首位。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人工智能企業融資總額已超過3000億元,誕生了32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

從全國來看,據艾瑞咨詢測算,2022年國內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573億元,復合增速達58%,產業將持續快速增長。

在業內人士眼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可以不斷擴展,因此沒有發展的“天花板”。佳都集團旗下的佳都科技是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大腦、智能軌道交通等,其中,智能軌道交通領域的市場業務規模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人工智能產業必須與行業不斷融合才能取得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開拓更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豐富了,與行業融合的程度加深了,人工智能的市場就擴大了。從這個層面來講,人工智能產業能夠重塑所有傳統行業,並且沒有市場規模的極限或者產能極限。”佳都集團執行總裁李旭說。

通過調研可以發現,將人工智能僅僅看成一個產業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未來,人工智能將成為一種基礎設施,進而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

(責編:單子璇(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