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醫保“上線”漸行漸近,互聯網醫療再站風口

卓泳

2020年11月10日08:52  來源:証券時報網

在疫情中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的互聯網醫療,今年以來是越來越受到市場和政策的認可了。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涉及醫保協議申請、報銷范圍、結算對象等方面的具體措施。

從2019年8月至今,國家醫保局總共三次發布了關於互聯網醫療的相關文件。與以往發布的指導意見相比,此次發布的內容更全更細,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的指導意見發布是一項重磅利好,醫保“上線”這個事情也正在逐漸從框架規劃加速走向落地。

在疫情的催化下,部分線下醫療轉為線上,使得在線醫療的市場規模增至近兩千億元,互聯網巨頭也相繼入局,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但前景光明的同時,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互聯網醫療從爆發初期到至今的投融資行為也逐漸趨於理性。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醫療的行業標准建立、醫療質量監管等都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市場規模超1900億元

疫情發生期間,姚琳也曾感冒發燒,但確信自己只是普通的感冒,不想去醫院被各種“審問”,於是她關注了某互聯網問診平台,進行了一次線上問診。“上面的醫生還挺耐心解答的,而且咨詢的時間比在線上看病還長,解決了我的很多疑惑。”姚琳對第一次線上問診的體驗感到很滿意,從那以后,遇上的每一次小病小痛,姚琳都習慣性去線上咨詢相關醫生。

在線問診並不是新鮮事物,但卻是互聯網醫療中使用最頻繁、發展最成熟的服務,其在互聯網醫療中的活躍用戶數佔比超過了一半。而在此次疫情中,在線問診的滲透率更是大大提高。而在六年前,互聯網醫療的概念就出現了。如今在電梯、地鐵等公共場所的廣告裡看到的好大夫、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等平台,都是在2014年-2015年間相繼出現的。

隨著政策的密集出台,互聯網醫療從2018年以后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廣大用戶中的滲透率也不斷攀升。而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這一事項,則從去年8月開始被政策提出。去年8月,國家醫保局首次以法規的形式將互聯網診療納入醫保支付,且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實行公平的價格和支付政策。今年3月2日和3月5日,《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和《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先后發布,其中都明確提到,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對互聯網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4月7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發布了《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其中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到互聯網醫療可以首診,並納入醫保。

據Analysys數據,2015-2019年期間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為1336.9億元,同比增長35.6%。2020年受疫情影響部分醫療服務由線下轉至線上,市場規模增至1960.9億元。

資本從追逐回歸理性

市場規模逐年上升,也吸引了互聯網巨頭的相繼入局。11月2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推出“小荷醫療”獨立品牌,從問診、咨詢方面切入,正式布局互聯網醫療。事實上,在字節跳動“動手”之前,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等國內互聯網及人工智能巨頭就已經看好未來前景,下手布局互聯網醫療。

但是,在行業發展如日中天之時,行業的負面新聞卻不斷出現。在2017年期間,互聯網醫療行業裡的裁員、倒閉、暫停運營等消息層出不窮,甚至出現在行業的龍頭企業裡。與之相對應的是,互聯網醫療行業內的投融資卻逐漸趨於理性。行業投融資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間,互聯網醫療的投融資金額達到了近10年的峰值,但從2017年開始,投融資數量開始出現下降,僅在2018年出現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2019年和2020年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2020年1-8月,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投融資金額為28.5億元,投融資事件數為33件。

投融資數量的下降,除了受資本寒冬影響,資本更加珍惜手上僅有的資金之外,更是行業洗牌的開始,那些商業模式沒有帶來預期回報的項目,變得難以獲得資本的青睞。有數據顯示,在2017年,高達1000家互聯網醫療相關企業被注銷,一場大浪淘沙后,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幸存者已不足50家。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曾表示,資本的熱潮制造了行業的泡沫,醫療行業絕不是一個僅靠資本就能迅速催熟或清場的行業,也很難靠某一項技術型服務長久立足,沒有堅實醫療資源和獨特商業模式的企業注定無法活下來。

監管和技術亟待跟進

互聯網醫療將被納入醫保,可謂是國家對互聯網醫療的角色和作用的認可。但支持行業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更強的監管。今年5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公布的《關於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和規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積極作用,但各地要堅守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底線,在開展任何試驗探索時,不得突破現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通知還要求,不斷規范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的准入和執業管理,加強監管。

實際上,互聯網醫療近些年的發展雖然給廣大患者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出現了亂象也不可忽視,對比之下,互聯網醫療的安全性更受到大眾的關注。而在近年來密集出來的文件中,針對在線問診等線上服務,國家也對醫療安全、信息安全、醫保基金安全等提出了要求。

對於互聯網醫療當前的發展狀況,全域醫療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康世功指出,互聯網醫療雖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並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一些診斷不明、急診和需要特殊治療的人群。因此,行業標准的建立、醫療質量的監管、線上線下就診如何細分、上下游產業鏈怎樣銜接等都將成為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挑戰。

但無論如何,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從過去幾年的翹首以盼,到如今的即將落地,都讓業界感到欣喜,也讓業內看到了延伸出來的機遇。微脈互聯網醫院中心總經理鄭海華認為,各地在推動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落地的過程中,會對行業產生一系列帶動作用,最直接的就是信息化服務,通過搭建互聯網醫院SaaS雲服務,為實體醫院部署互聯網醫院平台是互聯網醫療企業服務內容的一部分。受新政影響,國內會有大批醫療機構加大互聯網醫院建設,同時推動地區醫保電子賬戶的打通,這也是企業的新機遇。光大証券則認為,隨著“互聯網+”醫保支付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終迎3.0時代,多層次三醫聯動有望開啟,政策驅動下“互聯網+醫療”生態有望得到閉環。

(責編:張天嬌(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