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萬億元級消費藍海市場 如何抓住體育消費新機遇?

李國

2020年08月25日08:30  來源:工人日報

如何抓住體育消費新機遇?

“每到傍晚和節假日,這裡的運動場館總是爆滿,想打球都要排好久的隊呢。”8月23日,重慶江北石子山體育公園保安王師傅如是說。

記者在公園裡看到,12張台的乒乓球場已被全都佔滿。劉弘兵大爺和老伴帶著孫子來打乒乓球,他告訴記者,疫情后全家人都“動”了起來,兒子媳婦喜歡攀岩,孫子喜歡打乒乓球,光是置辦體育用具就花了好幾千元。

萊茵體育(重慶盤龍)體育生活廣場正健身的冉女士說,提高免疫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鍛煉,在她看來,疫情之后全民健身意識會大大提升,體育健身產業定當出現爆發性增長。

電商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體育零售的確呈現爆發式增長,跑步機、瑜伽用品銷量同比增長168%、135%,一些新型健身器材,如電動呼啦圈、劃船機等也成為熱銷單品。此外,體育直播帶貨、雲健身,雲賽事等新業態迅速發展,也讓體育產業衍生出更多新增長點。

疫情重創體育產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體育賽事全面大停擺,體育產業帶遭遇巨大危機,全世界將近有2萬多場體育賽事因為疫情的緣故被迫取消。

上市企業三夫戶外是疫情期間受波及最嚴重的體育產業公司之一。2020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虧損1359.04萬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03.27萬元﹔同為戶外用品公司的探路者,一季度營收下降39.7%﹔主要從事賽車賽事運營的力盛賽車,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45.38%﹔金陵體育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25.75%等。

體育培訓機構萬國體育首席執行官張濤表示,從疫情開始到現在,萬國體育月度虧損上千萬元,主要是房租、員工工資、社保、公積金、固定資產攤銷等。

重慶海派健身集團總裁元少林直言,疫情對企業來講,影響很大,有沖擊也有啟發。疫情期間,推出了直播教學一對多的線上健身課,復工后,又推出一對一的“閃瘦”線上訓練營,希望開辟更多的線上產品。未來,還會探索更加便捷會員健身的場景模式,比如社區型等小型健身場所,方便市民在家門口也能健身。

盡管如此,由於體育產業具備長期投資的高確定性,吸引了大量資本布局。自2014年以來,體育運動投融資升溫,2016年投融資事件最多,共計313起,2018年投融資事件有所減少,但是投融資大幅增長,投融資金額達到686.99億元。2019年體育運動投融資降溫,投融資事件117起,投融資金額210.89億元。

在線健身、居家運動帶來新增長

近年來,文化、體育等新興消費開始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尤其在疫情之下,在線健身、居家運動等新消費習慣的養成逐漸成為體育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帶動經濟回暖復蘇。

根據蘇寧易購、蘇寧體育、PP體育日前聯合發布的體育消費大數據顯示,上半年,體育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52%,健身器械、跑步機等居家運動器械增幅明顯,分別同比增長280.6%、179%。

記者發現,無論是出於養生需求而選擇健身,還是由於長期宅家造成的“報復性鍛煉”,消費者對於體育的消費熱情一路高漲。蘇寧在為品牌進行的直播專場中,阿迪達斯專場直播創下觀看人數292萬,支付訂單數2.25萬,銷售582萬元的出色成績﹔斯凱奇專場,銷售增長達到663%。

2020年是體育直播帶貨的元年,體育圈緊跟著直播帶貨的熱潮,體育企業先后開啟直播帶貨模式。明星、健身博主的加盟助陣,令視頻直播“雲健身”賺得盆滿缽滿,1.5萬個瑜伽墊在李佳琦直播間內30多秒被搶購一空。李娜帶貨母嬰產品、馬布裡親自上場直播帶貨、PP體育多次按下直播帶貨按鈕,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時下體育圈營銷的新模式。

萬億元級消費藍海市場

目前我國的體育產業增加值僅佔整個GDP的1%左右,但是在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的增加值佔據GDP的比重通常達到2%∼3%。也就是說,國內的體育產業市場規模還有巨大的增值空間。

北京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平台+內容+衍生經濟”的思路將是中國體育產業未來的一個方向,如何將各類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大幅度增值,是所有體育產業從業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馬拉鬆是一場體育賽事,但它卻可以將背后的相關產業連接起來,帶來報名收入、運動服飾、智能穿戴、旅游等經濟收益。“目前,中國的馬拉鬆產業鏈已趨於成熟,產業鏈上游有賽事培訓與組織機構,中游包括賽事宣傳與運營,下游則包含賽事周邊及增值服務。”艾媒咨詢分析師王清霖說。

重慶體育局副局長楊貴山表示,目前全市300公裡左右健身步道的選線、規劃和建設已實施,盡快在全市建成1萬公裡健身步道。重慶市體育局正按照“讓重慶動起來,讓市民動起來”的總體要求,推出“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措施。

“5G時代,政策+資本的力量又會再度催生一大批體育內容(短視頻和游戲為主)、智能穿戴(大健康概念)、場館運營(5G覆蓋)、VR眼鏡(體育游戲/視頻)等領域的新公司或新品牌。”重慶長江經濟研究院莫遠明研究員說,國內第一個5G全覆蓋馬拉鬆/越野賽、全球首個5G滑雪場、全智能無人體育賣場、5G+8K直播中超等,已將運動健身的需求徹底爆發。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要求,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體育相關企業注冊量迅速增長,2019年企業年注冊量達到156.6萬家,較2018年同比上升了109%。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國體育消費需求,從傳統的體育制造用品初次消費,轉向娛樂性消費、觀賞性消費。體育產業化的本質是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在“互聯網+”體育的驅動下,圍繞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體育消費需求,體育與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醫療、信息等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加深,衍生出許多創新產品業態。

(責編:陳臣子(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