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農田有了托管所(經濟發展亮點多韌性足)

吳齊強 方 圓

2019年12月20日09: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黑龍江蘭西縣積極試點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探索走出一條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

  政府強化監管,加強風險控制,供銷社、農機、保險、銀行等部門各司其職,保証托管服務質量,推動小生產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土地投入成本更低,生產效益更高,農民的收入隨之增加。而且,托管服務將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使其找到了更多的就業門路。

  啥是托管?

  “托管?還水泥管呢!”64歲的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村民王慶河承認,最初他內心是排斥的,“活這麼大歲數頭一次聽說‘托管’這新鮮事。我自己種了這麼多年的地都種不好,給別人管還能有好?”

  不過如今,王慶河的態度顯然已經不同。而且最近,一段名為《啥是托管》的視頻在蘭西縣各村村民的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如果有人到村頭去問,一定會有村民熱情地拉著你,將“托管”說得明明白白。

  “花個服務費,讓合作社種地,最后收成歸我!”見到記者,王慶河主動上前普及“托管”,“雇人種的玉米,粒大飽滿,產量高,賣的價錢也好,服務費比咱自己種地的成本還低。”

  土地不流轉 收入也可觀

  鹽鹼地,地勢低窪,十年九澇。

  雙太村是深度貧困村。窮,不是因為懶,而是天公不作美。

  “推廣上的困難是早就想到的,剛出現的新事物,農民不可能一下就接受。”今年4月初開始,縣委干部、鄉鎮干部、村干部一道,開始挨家挨戶做工作。村支書歐陽雙鐵為了讓大家明白啥是“托管”,在各村民小組會上反復宣講,把嗓子都說啞了。

  村民小組會開到第四次,王慶河的念頭有點鬆動了。5月,王慶河與其他333戶村民一起,和村集體簽訂了合同。合同簽完不算完,從購買農資到收糧,王慶河沒閑著。“第一年也不知能干成啥樣,咱得盯著他們、監督他們,沒事就到地裡溜達看看,合作社種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

  村集體帶著村民代表一同買農資,回村后,在村廣播裡循環播放種子的購買價格、中途交通費用等,公開透明。到地裡作業時,合作社特意插上一面紅旗,醒目地告知村民作業地點,號召大家觀摩、監督。

  有比較才有差別。2019年,王慶河加入合作社,交了每畝161元的托管服務費,扣除這筆費用后,種地的收益達到25000元。同一塊地,2018年流轉給他人,王慶河一次性隻拿到手10360元流轉款。

  除了像王慶河這樣上了年紀的老人之外,許多貧困戶也紛紛加入托管隊伍。蘭西縣把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相結合,引導107戶貧困戶將土地托管出去,戶均增收4650元。

  記者了解到,農業生產托管,是黑龍江一些地方興起的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方式,農民與合作社等托管服務組織簽訂合同並支付托管費用,托管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政府履行監管責任,產出的糧食歸農民所有。

  離鄉不丟地 不種有收益

  種了一輩子地的長江村村民吳國政今年也64歲,這幾年身體不好。兒子外出打工,多次勸父親把土地流轉出去,享享清福,他卻一直舍不得家裡的十多畝地。

  “土地是咱農民的命根子,哪能轉給別人呢?”在吳國政看來,守住土地是農民的本分,對於流轉土地,他相當排斥。

  今年春節剛過,村干部帶著杜亞東來吳國政家裡,說起了農業托管。

  杜亞東是瑞豐玉米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是蘭西最早試水托管的人。2017年,他拿出2000多畝地搞試驗,賺了1.2萬元﹔第二年托管1.3萬畝,賺了二十六七萬﹔到今年,他把社內流轉來的12萬畝地全部改為托管,預計收入180萬元。

  回憶起從前,杜亞東向記者算起了前幾年土地流轉的賬,“合作社從2015年開始做農業,那時候困難很多,流轉土地很難賺到錢。如果收成好,賺了錢,第二年農民就會坐地漲地租﹔如果收成不好,到第二年很可能連買農資的錢都拿不出來。”

  “農業生產托管實現了由土地集中型規模經營向服務集中型規模經營的轉變。農民賺的錢多了,操的心少了,每畝種玉米比流轉土地多增收近300元。服務組織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生產成本,風險分散到了一家一戶,賺到的錢可以用來採購農機,擴大再生產。”蘭西縣委常委、副縣長朱華生說,“托管帶來的規模生產,農資需求量大,知名農資廠商直接找到服務組織洽談採購,給出的農資價格比農戶自己買便宜得多,品質也有保証。”

  “在我們這兒,全程托管價格比村民自家種地每畝要便宜40元,提供的服務項目更全,比如防病虫害、免耕種植等。”在杜亞東看來,“由合作社托管種的地不僅產量高、質量好,還保護了生態環境,推動了綠色有機種植。”

  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或發展特色經濟,或到鄰近鄉鎮、縣城務工。“明年閑下來了,我打算養500隻大鵝。日子太有奔頭了!”說起明年的日子,王慶河很歡喜。

  作為全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試點縣,蘭西不斷完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模式,形成了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托管服務體系。目前托管面積已達到61.5萬畝,佔全縣耕地的23.5%,其中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8.35萬畝,服務小農戶1.1萬戶。

  市場化運行 政府來監管

  服務費誰來定?政府出面,托管服務組織、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從育苗到收割一筆筆算賬,最后得出雙方認可的數字。

  交了服務費,托管服務組織干得不好咋辦?

  制度監管最可靠。蘭西制定出配套制度,對玉米、大豆、水稻耕種防收逐一明確作業標准,確保托管服務有據可依﹔每項托管作業完成后,托管服務組織、服務對象、鄉鎮和縣農村經管機構都要簽字確認、審核檢查﹔農民交納的服務費不直接交給托管服務組織,而是進入銀行監管賬戶,確保資金安全、風險可控。

  “托管服務組織是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必須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適當盈利、獨立生存。和自種一樣,自然災害、價格波動等風險依然由農民承擔,托管服務質量風險由政府監管,托管服務組織承擔合同違約風險,倒逼其提升服務質量。”蘭西縣經管站站長邢海民說,“下一步,我們將探索根據農民意願投保產量保險,抵御自然災害,實現農民保本收入。”

  在政府的推動下,供銷社、農機、保險、銀行等部門各司其職,參與到托管服務工作之中。以“托管自願、有償服務、互利共贏”為原則,蘭西通過市場化機制把小農戶聯結起來。針對拿不出托管服務費的問題,蘭西與建設銀行合作,利用承包土地確權登記等數據,實行網上貸款,滿足農民資金需求﹔針對賣糧難的問題,與糧食收儲企業對接,在托管服務結束后將糧食交由“糧食銀行”托管,根據農民意願選擇時間節點銷售。

  “今年全省有24個試點縣(市、區)開展了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明年還會召開現場學習會,採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領、項目推動等措施,加大支持推進力度。”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合作經濟指導處副處長魏建華說。

  “探索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新路,有利於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小生產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永康表示。

(責編:王震、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