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硬科技難投也要投 遵循發展規律是王道

卓泳

2019年11月15日09:06  來源:証券時報網

“科創板來了,趕緊布局硬科技企業”、“硬科技投資可以復制互聯網的‘砸錢’模式嗎?”、“硬科技投資周期這麼長怎麼賺錢?”關於“硬科技”這個當下中國的熱詞,創業投資圈有太多的議論和疑慮。但可以肯定的是,業內已形成一個基本的共識:硬科技,一定要投。

“在人口紅利和巨大流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商業模式已逐漸失靈,未來必須靠科技引領價值鏈從低端走向高端,進而締造美好的未來。”在日前舉辦的“大變局、新機遇”創業投資高峰論壇上,鬆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如是指出。

毋庸置疑的是,科技創新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面對這個逐漸擁擠的“賽道”,投資人投什麼、怎麼投、如何獲取回報,都是行業熱切關注的問題。

科技投資到了

勢在必行的時刻

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8日,共有175家科創板受理企業,53家企業已在科創板上市。其中,私募基金參與投資的有48家,共有470隻產品參與投資,投資金額共214.16億元。

無疑,創投基金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助推作用,但歸根到底,得到資本青睞的關鍵在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盡管受到外力沖擊,但華為還是站起來了,是其掌握的一些核心技術讓他站起來的。”厲偉指出,硬科技才是企業真正的王道。

事實上,即使沒有華為、中興事件、沒有科創板,中國也到了不得不大力發展硬科技的時候了,上述事件只是導火索。“直至今天,趨勢已變,轉變勢在必行。”在厲偉看來,改革開放40年來,基於中國人口紅利、巨大的流量以及足夠多的民間資本,隻要找到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就可以創業成功獲得大量收入,房地產和前一波的互聯網就是典型的例子。然而,今天來看,如果不能聚集人才,沒有足夠高的技術壁壘,不能構建一個好的產業生態,即使再多的資金和用戶,也很難獲利。在這種情況下,若想真正融入世界,就要靠科技來引領價值鏈從低端逐漸走向高端,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近期在投資圈沸沸揚揚的Wework上市夭折事件,更是進一步引發了全球投資圈對“燒錢”模式創新項目投資的質疑。同創偉業董事長鄭偉鶴在發表演講時談到,軟銀願景基金孫正義投資的項目多偏向於模式創新,如今在后續資金支持上也出現碰壁,這一定程度上給了投資圈一個重要信號,資本的投向或許在全球范圍內都在出現轉變。“現在中國一些主流機構都在布局硬科技投資,這其中確實有不少機會。”鄭偉鶴說。

“在華為事件出來之后,我對中國科技投資更有信心了,因為國家和民間都開始動起來了。”千乘資本創始合伙人熊偉接受証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目前的科技氛圍、投資風向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蘊藏著很多機會。

難度大周期長

仍需遵循發展規律

放眼當下,在硬科技投資的風口之上,越來越多人涌進這個賽道,甚至一些文娛基金、互聯網相關的投資基金也開始轉型做科技投資。“有些基金延續原來商業模式投資的思路,希望利用泡沫、估值、資金去吹肥一家公司。創業者也往往不冷靜,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很高的估值去市場上融資,這些都有待斟酌。”達晨財智創投執行合伙人肖冰指出。

賽道有點擁擠,投資更需冷靜。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需要想清楚兩個問題:如何從科技轉化為產品?如何從科學家轉變為企業家?在厲偉看來,這其中需要“妥協”。“科學家不跟自然妥協,不跟自己妥協,不撞破南牆,他不可能取得偉大的成就,企業家同樣是在妥協中成長的。”厲偉認為,在創新科技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道路上,商業意識比技術更加重要,要投資一個企業家,而不僅僅是一門技術。

的確,硬科技的投資非常難,從一個技術變成一個產品是一個跨越,再從產品變為商品又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而且周期非常長。肖冰對此也表示認同,“我們統計了一下,科創板的公司從設立到上市平均12年。我們投的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用了8年,退出還要1年,所以過程很漫長。”肖冰認為,這個領域的投資有別於互聯網的燒錢模式,並不是錢越多越好,科技投資則需要“慢工出細活”,需要耐心等待,這個時間沒法壓縮,因此資本需要冷靜。

肖冰呼吁,硬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要遵循科技發展的內在規律,不要把別的行業成功經驗帶到科技投資領域來,不然會受到巨大的教訓。“硬科技投資確實很難,這裡面無論是材料還是設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有積累和沉澱的人,中國目前起點很低,如果完全對標國外的先進科技,難度很大。”但在熊偉看來,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工業體系類別很齊全,應用場景很多。“我們可以在多場景找到局部突破和優化的機會。”熊偉說。

談到投資標准,熊偉對記者表示:第一,需要有經驗的團隊,要在相關的外企做過相關技術的創始團隊﹔第二,團隊不僅懂技術,還得懂產品、懂銷售﹔第三,需要有一定的融資能力,能否把技術向投資人講明白,對行業的洞察能否讓投資人信服,團隊的執行力能否支撐項目的願景。

(責編:黃玲麗、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