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偽AI公司被揪出 曾獲巨額風投融資

李明珠

2019年08月16日08:09  來源:証券時報網

在虛假宣傳這件事情上,全世界的創業公司做法都如出一轍,過度自我炒作必將帶來嚴重的后果,皇帝新裝的謊言早晚會被識破,這不,曾經創下歐洲最大A輪投資記錄的AI設計平台Engineer.ai一名內部人員揭開了偽AI公司虛假的面紗。

魔法AI跌下神壇

Engineer.ai號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程序,輔助缺少工程師的公司,自動“組裝”新的代碼。可以像定制披薩一樣,為任何人和公司自動生成自己的各種網站和手機app。依靠這一故事,它獲得了2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投資,包括孫正義軟銀旗下專注投AI的Deepcore基金,蘇黎世的風投公司Lakestar和新加坡的Jungle Ventures都是其股東。

在該公司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其宣傳語: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名為Natasha的軟件和人工智能,允許任何人像定披薩一樣,定制一款app。可事實真的像訂披薩那麼簡單嗎?華爾街日報披露,Engineer.ai打著人工智能幌子的背后,其所聲稱的大部分demo制作和軟件生成,目前都是依靠印度,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師來完成的。甚至,這家公司連一個像樣的人工智能專家團隊都沒有,內部能稱得上技術的東西,就是決策樹了。也就是說,你所認為的是AI機器人和你聊天,幫你解決問題,其實都是人工陪聊的,並非有AI機器人的參與。

這家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和英國倫敦實際上是印度的AI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在AI領域有很高名氣的公司。官網介紹其創始人畢業於帝國理工大學,並在此前有過創業的經驗。

Engineer.ai聲稱其人工智能工具是“人工輔助的”,且在去年的一次公開會議上展示了其平台的一項服務,能夠幫助客戶在大約一個小時內從零開始制作應用程序且最終完成度超過80%。Engineer.ai的“Builder” 產品將項目分解為由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定制的可重用特性的小“積木”,這降低了設計成本。而事實上,Engineer.ai不使用AI來匯編代碼,而是使用印度和其他地方的人工工程師來組合應用程序。

在這樣的模式下,這家公司還是在2018年獲得了23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的收入,65%來自於印度。在2018年底完成融資的時候,Engineer.ai也表示,2019年將實現4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的收入,並預計印度的貢獻將達到3500萬美元。

AI融資虛火旺盛

今年3月份,風投公司MMC發布報告表示,在歐洲有40%左右的創業公司,都是假AI公司。他們在報告中指出,沒有任何証據能夠表明他們使用了AI,而隻要打上AI標簽,吸引的資金要多15-50%。切入人工智能可以很容易地以測試或初步格式開始實施,但實際部署規模要困難得多。就像Facebook、谷歌、YouTube這樣的大型技術平台 ,擁有巨大的研究機構,為了開發更好的人工智能培訓技術而向工程師支付高薪,這些技術有朝一日或可用於構建商業產品。

中科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AI企業總計融資784.8億美元,其中,美國企業融資373.6億美元,中國融資額則為276.3億美元,分別為全球第一與第二大AI企業融資國,第3名的英國則以35.6億美元遠落后於前面二者。

而事實上,目前國內的AI技術仍然處於弱人工智能,剛進入感知智能時代(即以電腦、手機、智能硬件等為代表的計算智能時代步入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智慧醫療、智能語音為代表的感知智能時代)。在這一階段,由於遠場語音識別能力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尚未有重大突破,導致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等行業的技術壁壘低、同質化嚴重。

億歐智庫《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獲得的累計融資超過500億元,但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100強創業公司累計產生的收入卻不足100億元,9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業虧損。

有機構研究指出,觀察2019國內融資的天使輪、A輪項目,大部分都在嘗試“AI+應用場景”的探索,包括在零售、客服、金融、營銷、教育、醫療等等領域。天使投資機構們也表現出了對AI初創企業的熱情支持。

現階段 AI 領域的創業挑戰點在於“AI技術的產業化”和“行業應用的 AI 化”。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語義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相對成熟時,如何將手中技術產品化、如果將產品推向市場、如何構建市場營銷能力,是 AI 技術企業面臨的挑戰。對於企業來說,AI 技術能力的權重下降,產品、運營、營銷等能力權重提高﹔另外在傳統行業中找到 AI 應用場景、利用 AI 創新產工業應用、快速構建 AI 的技術能力,需要 AI 企業在技術之外有對於行業的理解能力,有提供應用解決方案的能力。

(責編:黃玲麗、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