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華大基因訴自媒體侵犯名譽權案判決結果引關注

韓丹東

2019年07月01日08:26  來源:法制日報

一篇名為《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組已流到國外,細思極恐!》(以下簡稱“細思極恐”一文)的自媒體文章曾被網友廣泛關注。近日,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此文侵犯相關企業名譽權。

此案宣判后,再次引發輿論對自媒體文章侵權現象的討論。有業內人士認為,真正讓網友“細思極恐”的是,在自媒體依然呈現大發展趨勢的當下,其侵權行為已然成為網絡空間揮之不去的陰影。

侵權行為屢屢發生

監管體系尚未形成

2018年10月,國內權威媒體報道稱,中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對超過14萬名中國孕婦的部分基因組樣本進行了測序和分析,有助於揭示基因與生育的聯系,以及了解中國人口基因結構。

其后不久,某微信公眾號經營者通過其公眾號及微博發布“細思極恐”一文,后又發布文章《華大基因,我不是謠言自媒體》(以下簡稱“華大基因”一文)。

對此,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稱,其並未將14萬基因數據泄露至任何境外機構﹔華大科技公司受科技部行政處罰一事發生在2015年,且已整改完畢,而被告發表的文章混淆相關事實,誤導公眾產生錯誤認識,即原告因泄露14萬基因數據而遭到科技部處罰﹔公眾受被告誤導后,在文末評論區的留言也系被告侵犯兩原告的名譽權。因認為這篇文章侵犯其名譽權,遂將某微信公眾號經營者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細思極恐”一文的標題及部分文章內容及相關文章“華大基因”一文部分內容有誤導公眾,認為兩原告將基因檢測數據非法泄露到國外的情況,被告將其發布在互聯網上,使得兩原告的社會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名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侵害,應當認定被告發表的“細思極恐”一文及“華大基因”一文構成了對兩原告名譽的侵權。

近年來,自媒體侵權的案例不時見諸報端。其中,較受關注的一起便是知名企業家王健林訴某自媒體侵權的訴訟。最終,法院認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判令被告向原告致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公証費。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認為,這是一起比較典型的自媒體侵權案例。在這起案件中,涉案自媒體不僅侵害相關人的名譽權,還侵害了姓名權、肖像權。“此外,自媒體侵權還可能涉及隱私權、著作權等。”

上海恆衍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艷輝也認為,自媒體作為新興的一種傳播方式,目前對其監管尚未形成完善的流程,因此自媒體時常涉嫌侵權。除了侵犯名譽權外,比較常見的還有侵犯著作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另外肖像權也是自媒體侵權的重災區。

利益驅使追逐熱點

唯流量論甚囂塵上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媒體侵權現象屢屢發生?

鄭寧認為,自媒體侵權現象之所以高發,主要有三個原因:自媒體多以盈利為目的,在流量經濟時代,侵權是一種成本較低且又能吸引眼球,帶來經濟效益的方式﹔一些自媒體法律意識淡薄,對他人的人格權、知識產權缺乏必要的尊重﹔侵權賠償數額相對較低,導致維權成本高、收益低。

王艷輝認為,因為自媒體的門檻較低,缺乏傳統媒體嚴格的採編體系及規范,其中不乏一些因為缺少基本法律知識而“無心”的侵權行為。這種侵權行為往往不具有主觀故意,僅因為對某些文章、圖片或者音樂、視頻感興趣而發表在自媒體中,這一類自媒體一般也不具備盈利性質,因此造成的侵權后果也相對輕微。

另外一類則屬於以流量換取收益的自媒體賬戶,這類賬戶需要爆點、話題來增長瀏覽量,因此往往主觀上存在故意,通過復制、轉載一些熱門文章,或者發布熱門圖片等吸引流量,更有甚者,通過一些惡搞經典來制造噱頭,這類侵權基本上可以認定為被利益驅使。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不少社會熱點事件成為自媒體追逐對象。“如果自媒體發布的內容涉及科技等專業性較強的內容時,因為缺少專業知識,往往會採用復制、轉載專家文章的方式,這樣很可能就會發生侵犯知識產權的情況。”王艷輝說。

在王艷輝看來,自媒體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當提高法律意識,厘清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范圍,建立知識產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意識,在需要使用他人的作品時能夠通過合法渠道取得授權以保証自己發布內容的合法性。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針對科技領域的專業性傳播這一問題,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就明確指出,宣傳報道科研進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關機構和人員進行核實,聽取專家意見,杜絕盲目夸大或者惡意貶低,反對“標題黨”。

引導規范迫在眉睫

侵權成本亟待提高

不管是無心之失還是惡意為之,對自媒體進行引導、規范已經迫在眉睫。

鄭寧認為,面對日益嚴重的侵權問題,國家將陸續出台舉措進行監管。如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共同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劍網2019”等專項行動。

“針對洗稿、抄襲等網絡侵權行為,內容平台也開始了各種積極嘗試。騰訊旗下重要的一站式內容創作運營平台企鵝號,就結合自身優勢率先為行業帶來很多可借鑒的案例。比如,通過發布報告《創作者生存指南之維權篇》,找出行業維權的核心痛點,以及呼吁行業共同維護版權。”鄭寧說,具體而言,對自媒體的規制應當從以下幾點考慮: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預防和懲治侵權﹔提高侵權成本,從司法角度加大侵權賠償力度﹔加強行業協會自律。

王艷輝建議,相關部門首先應當結合自媒體發展的形式制定符合自媒體特點的法律法規並且加大宣傳力度,以提高維護他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其次要加強監管力度,對於違法、侵權的現象嚴厲打擊,絕不手軟﹔最后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官方組織的自媒體賬戶,加大積極正面輿論的引導力度。同時,對於一些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賬戶,應當賦予一定的社會責任,既然通過自媒體的方式賺取了大量利潤,那麼也應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作出表率。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姜 珊

(責編:黃玲麗、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