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1日電(高曉锳)一起起因校園貸引發的自殺悲劇還歷歷在目,禁止“任何網絡貸款機構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的指令還言猶在耳。然而近日,仍有媒體曝光,玖富萬卡依然通過“校園貸”形式向高校學生放款。
在中新經緯客戶端調查中,多位用戶反映,玖富萬卡除了涉足校園貸以外,其利息也遠超國家規定標准,收取各種服務費,利用“陰陽合同”涉嫌變相發放高利貸。
無須學歷審核 借款流程“暢通無阻”
在新京報報道中,一位來自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的學生陳曉曉介紹說,借款當日在玖富萬卡APP申請借款時,需要填寫的信息包括身份証、住址、學歷、收入情況、緊急聯系人等信息。另外,該APP還會要求獲取借款人的通訊錄等權限,不授權就無法完成填寫及借款。
然而,作為學生的陳曉曉,在玖富萬卡APP申請借款時,“對方”並未向她提出查詢學信網相關信息的授權,就連玖富萬卡APP要求獲取她的手機定位時,陳曉曉也還“正在學校准備畢業的事兒”。在這種情況下,陳曉曉的一萬余元借款依舊發放到了她的賬戶上。
對此,中新經緯客戶端下載了玖富萬卡APP后,按照提示流程進行了注冊后發現,開卡過程中不但沒有學歷核實,且即便定位在學校也並未有任何身份、學歷方面的詢問。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平台拿到的借款額度
雖然玖富萬卡APP首頁滾動欄中標有“禁止在校學生進行申請借款”的提示,但定位在學校的中新經緯客戶端依舊拿到了一張價值一萬元的借款虛擬卡。在APP開卡攻略中,如果繼續認証淘寶賬號、信用卡、芝麻分等信息后,借款額度還可繼續提升,並未提及是否為在校學生的驗証流程。
2017年,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曾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網貸機構一律暫停開展校園貸業務。2018年5月7日,銀保監會、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央行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再次對“校園貸”發出警告。
在市場嚴打情況下,為何玖富萬卡依舊能夠“頂風作案”?據玖富集團官網介紹,玖富萬卡APP是由珠海玖富消金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理,是玖富集團推出的智能信用賬戶產品,類似於個人虛擬信用卡。玖富萬卡與其關聯方網貸撮合服務平台玖富普惠以及其他機構開展導流合作,促使用戶獲得資金提供方的資金。
玖富萬卡股東情況 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資料顯示,珠海玖富消金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9月18日,注冊資本3000萬元,玖富集團(即玖富金科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該公司全資控股股東。截止2019年5月,玖富集團共累計借貸筆數達3477.19萬筆,借貸金額為3543.38億元。
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政協副主席王連靈曾公開表示,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需要政府不斷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金融監管部門、網貸平台、學校以及警方可借此契機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對可疑人員、可疑問題進行及時預警,在提升學生理性消費意識、信用意識的同時,保護學生遠離罪惡黑手。
貸款過程現“陰陽合同” 被指變相高利貸
“我當時要借的是1.5萬,但是后來合同生成后的數字是1.8萬還多”,陳曉曉向媒體回憶道,“我給(玖富萬卡)客服打過電話他們就說服務費之類的。”
其實,像陳曉曉這樣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玖富萬卡收取高額“服務費”的情況並非個例。中新經緯客戶端在聚投訴平台上看到,集體投訴“玖富萬卡平台擅自改寫借款合同,收取高額利息及高額服務費”的已有近百人,涉及玖富集團的投訴量達1.12萬件,解決率為64.52%。
玖富萬卡集體投訴情況 來源:聚投訴
據集體投訴發起人逯先生描述,玖富萬卡在未通知借款人的情況下,制造虛假合同,擅自添加修改借款賬單讓借款人還款。逯先生介紹說,借款后借款人不僅需要償還本金及正常利息,還需支付服務費以及服務費利息,以各種方式變相收取高額費用,欺騙借款人。每月償還本金、利息、服務費以及服務費利息,按照分期等額本息方式計算,實際償還總利息超過國家規定標准年利率。
賈先生的借款單 來源:投訴人
“借4萬元三年要還8萬多”投訴人賈先生在聚投訴上說,借款實際到賬4萬元,合同上的借款金額卻寫的是6.9萬元,分36期還款,每期還2311.11元,還款總金額累計達到8.32萬元。
賈先生稱,“之前向客服投訴過一次,當時回復說除非一次還清才可減息,可一個星期后又說不能減息了,沒辦法隻能先還著了。”中新經緯客戶端通過某銀行個人貸款計算器計算后發現,按照賈先生的借款金額,其還款年利率高達近56%。
個人貸款利率計算
陳先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在玖富平台的借款利率已高於國家規定的36%,同時貸款存在合同詐騙,現在玖富催款電話打來,稱不還款就威脅本人以及家人。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肖颯說,按照《民法》邏輯無法保護受害人權利,必須通過《刑法》來對相關平台或人員進行制裁。也就是說,該類案件屬於公訴案件,老百姓需要到公安機關報案解決,如果在催收過程中遭受暴力等情況,也可以報警。
針對上述問題,中新經緯客戶端向珠海玖富消金科技有限公司發送了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