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共享汽車遭遇市場困境

2019年06月20日08:44  來源:工人日報

新華社發 商海春 作

前不久,戴姆勒集團共享汽車平台car2go官方宣布,即將在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

《工人日報》記者注意到,面對國內共享汽車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car2go並非是第一家宣布放棄的。

進退仿佛都在一夜間

點開car2go官網,“嗨,重慶!”幾個字依然醒目地挂在首頁。

不過,在重慶市民程宜卓看來,如今這幾個字不再親切,反而有幾分刺眼。

身為car2go的忠實擁躉,家住重慶市江北區九街的程宜卓自稱是重慶第一批嘗試car2go的人。“當時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經常會在北城天街和時代天街之間往返,而這兩個地方恰恰有大量的car2go停放。”

據記者了解,2016年4月15日,即行car2go正式在中國上線運營,重慶成為其第一個亞洲服務城市。當時,戴姆勒智行交通服務集團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car2go來到重慶,帶來了交通智能化變革,將讓重慶市民充分體驗到更加智能、綠色的私人公共交通服務。”

程宜卓告訴記者,之所以願意嘗鮮,一方面是因為他測算后發現租car2go比打車便宜,另一方面則是取車停車都極為方便,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停車位。“自從租用了一次,就離不開了,car2go讓我的購車計劃推遲了幾年。”程宜卓說。

記者注意到,car2go當年進入重慶引發了極大的關注。許多重慶市民當時都有一個感受:“一夜之間印著car2go標志的smart汽車處處可見。”戴姆勒智行交通服務集團給出的數據也証實了當年car2go的風光——在重慶上線僅4個月,就有超過10萬人注冊會員並開始享受這種全新的出行方式。

然而,從今年4月初開始,程宜卓覺察到car2go的變化。“打開car2go租車軟件,附近可用車輛越來越少,甚至好幾次都處於無車可用的狀態。”直到5月中下旬,car2go官方微信公眾號彈出了一封告別信,決定將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程宜卓這才意識到“car2go徹底無法租用了”。

“car2go一夜之間進來,仿佛又一夜之間離開,從高潮到低谷僅僅隻有3年多時間,這麼短的周期讓人唏噓。”程宜卓說,身邊很多習慣租用car2go的消費者,都有相同的感受。

一串“死亡”名單

“國內共享汽車市場這塊蛋糕很大,畢竟是新興產業,競爭非常激烈。 car2go的退市,進一步說明競爭難度在增大,預示著共享汽車的洗牌期已經來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不過,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3月,艾瑞咨詢發布了《2019年中國分時租賃行業研究報告》,其中提及“據預測,2025年中國共享汽車需求達到300萬輛,2030年需求1200萬輛以上。”

一邊是市場潛力還有待挖掘,一邊是共享汽車運營商紛紛“挂倒檔”,如此左右矛盾的格局也正是當下國內共享汽車市場的真實寫照。

事實上,car2go並非是第一家退市的共享汽車,早在之前,已經有運營商提前出局——2017年3月,友友用車宣布公司解散﹔2017年10月,EZZY宣布公司解散﹔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停止服務﹔2019年1月,途歌被曝退押金難……本該奔跑的共享汽車,卻屢屢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

“運營成本高、盈利難是整個共享汽車行業的病根。”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共享汽車本質上是重資產的分時租賃模式,車輛投放、停車點建設、車輛維修保養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然而在高投入的背后,是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共享汽車依舊停留在“賠本賺吆喝”階段。友友用車創始人李宇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直言不諱:“共享汽車難盈利,費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

業內普遍認為,共享汽車雖然市場前景比較廣闊,但就目前來看,尚未實現盈利並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car2go退出的余波未散,記者又發現網絡上傳出了盼達共享汽車押金退款難的消息。據了解,盼達是重慶首家共享汽車平台,自2015年11月在重慶上線后,先后在杭州、成都、濟源、綿陽、鄭州、武漢、廣州等大中型城市投入運營。有意思的是,在年初發布的一份《2019年共享汽車行業報告》中,盼達共享汽車在行業滲透率數據榜上還位居第三,可謂前景一片光明。不料,僅過幾個月,就因押金退款難問題成為眾矢之的。

集體倒退路在何方?

記者經過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共享汽車運營商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互聯網背景的創業公司,如大道用車、途歌、有車出行等﹔二是車企為背景的運營商,如戴姆勒旗下的car2go、力帆的盼達、上汽集團旗下的EVCARD等﹔三是傳統租車公司背景的公司,如神州租車旗下icar、首汽集團的GOFUN等。

正因此,有業內人士稱,互聯網背景的共享汽車運營商最先出局,現在隨著car2go退出、盼達被推上風口浪尖,說明退市潮開始影響第二類運營商。至於第三類會不會被波及,業界普遍認為情況也不樂觀。

崔東樹認為,共享汽車的弊病顯而易見。首先就是“燒錢”,目前,共享汽車的盈利模式仍然採用“押金+消費”的形式,押金普遍在1500元以上,然后再按照裡程或時間計費,而高押金的模式往往帶來較高的資金風險。其次,目前國內共享汽車的滲透率還非常低,用戶通常以“嘗鮮”為主,缺乏忠誠度高的長期用戶群。“不過,共享汽車還是有需求的,比如在大型校園、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或者針對一些沒有車的人群。共享汽車可以在這些區域建設停車點,將使用場景深入更多細分領域,同時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用戶提供使用便利。”崔東樹坦言,並不能因為運營商紛紛遭遇寒冬,就全盤否定共享汽車不再被市場接納和需要。

艾瑞咨詢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從當前來看,分時租賃產品、服務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及期待,在運營上難以突破需求低頻、隨機和分散的困境,但從長遠來看,出行服務未來必然是一個出行生態之爭,分時租賃、共享汽車作為重要的出行方式的一種,生態融合是其未來發展的最佳路徑。

有用戶在car2go官方微信公眾號留言評論:“戴姆勒智行擁有運營車輛超過10萬,服務范圍包括華盛頓、柏林、多倫多等29個城市,卻在國內玩不轉,到底是競爭太激烈,還是這個市場泡沫太多呢?”

(責編:黃玲麗、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