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普惠制“被終止”,印度想討價還價

苑基榮

2019年06月04日08:5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印度不會犧牲自身經濟發展以換取小額貿易優惠。作為雙邊貿易討論的一部分,印度已就美國提出的重大要求提出解決方案,以尋求一條雙方都能接受的道路。令人遺憾的是,美國沒有接受。”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在6月5日終止印度的發展中國家普惠制(GSP)待遇的決定,印度商工部6月1日做出上述回應。印度商工部表示,印度將在相關問題上始終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不過印媒分析稱,美國的要求是讓印度做出貿易妥協証明“盟友身份”。

  印度盼恢復貿易優惠

  “印度希望美國恢復貿易優惠。”印度《經濟時報》6月2日引述印度官員的表態稱,盡管美已終止對印GSP待遇,但並不意味著“貿易優惠的結束”。據悉,印美雙方正通過電話和視頻會議定期互動,不過會面的可能性仍需評估。此前印度曾同美國就GSP待遇密集磋商,並推遲對來自美國29種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的最后期限到6月16日。

  但報道也表示,印度尚未正式決定要求美國恢復普惠制的關稅減讓。“我們知道美國的期望,但在有些領域需要平衡國家利益,而不是單純妥協。”印度一名官員說。根據美國法律,一個國家必須符合美國國會制定的15項標准才有資格享受普惠制,例如對美國商品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場准入,限制童工,尊重受國際承認的勞工權利並保護知識產權等。2018年年初美國恢復阿根廷普惠制特權就是通過了類似流程。

  美國發出“警告性射擊”

  過去一年,美國政府持續對印度政府施壓,試圖迫使印度開放市場,購買更多美國產品,縮小與美國的貿易順差。

  印度《經濟時報》6月2日報道稱,莫迪五年前初次當選總理時的首要任務是修復美印關系,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五年后印度新任外交部長蘇杰生的首要任務還是處理由於貿易紛爭受到威脅的印美關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近期訪問新德裡時曾表示,貿易關系應以公平和互惠為基礎,實際上是希望印度加大對美市場開放力度

  面對正面而來的美國貿易施壓,印度《經濟時報》6月3日分析稱,印度需要冷靜對待特朗普的貿易威脅。“在中國和墨西哥后,特朗普雖沒有對印度開辟貿易戰新戰線,但對印度給予‘警告性射擊’,並希望其証明盟友身份”。

  印媒分析稱,今年年初印度出台針對跨國網絡巨頭數據監管的法律,組織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將數據轉移出境外。特朗普政府不願意看到印度模仿中國做法。印美之間的另一個貿易摩擦還在於印度出口的便宜藥品,目前美國有40%的仿制藥從印度進口。

  雖然美國壓力咄咄逼人,但有聲音認為,普惠制待遇的喪失對印度既是一個經濟挑戰,也是一個外交機會。莫迪已經當選,不需要為迎合選民強硬對美國做出反應,相反可以重新考慮監管的機會。印度經濟形勢需要冷靜,莫迪也面臨保護本國企業的壓力。

  “美印兩國彼此需要”

  美國《紐約時報》6月2日分析稱,2018年印度對美出口總額為832億美元,涉及普惠制待遇的出口額52億美元,對印度影響不大,但美國借此透露的信息非常重要 ,印度宣稱印度利益第一,這與“美國第一”產生沖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2日報道稱,盡管面臨貿易爭端,但印度仍是美國的巨大商業機會,“美印兩國彼此需要”。2018年兩國貿易總額為1420億美元,美國是繼中國之后的印度第二貿易伙伴國,印度目前依然需要美國。印度是美國的第9大貿易伙伴國,印度有6億網絡用戶,僅次於中國。巨大的市場讓美國企業無法忽視。近年來亞馬遜、谷歌、沃爾瑪和臉書等美國科技、零售巨頭在印度投資數十億美元。

  有分析稱,美印兩國間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貿易戰。按著法律規定,取消普惠制待遇,需在通知美國國會和相關國家政府至少60天后方可生效,並通過美國總統公告予以頒布。對此,印度官員表示,將在60天內與美國進行對話,以此來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案。在日本本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莫迪將與特朗普就此事進行探討。

  “雙方領導人必須牢記,這些都是必須避免的短期障礙,即使會產生一定程度政治代價。”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兼印度專家羅斯在最近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商業團體也督促雙方解決分歧,美國商業理事會反對特朗普這麼做。

(責編:韓穎、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