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消息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上月底已經向8家銀行及非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發出通知信,虛擬銀行牌照申請已經進入下一輪甄選。除了香港金融科技公司WeLab外,有望入圍的還包括渣打香港、眾安在線、騰訊和螞蟻金服等機構。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則表示,該局不會公布申請機構名單,包括已被甄選的申請人。另外,在發牌數量上沒有設下名額,但會以審慎原則處理虛擬銀行牌照申請,外界不應假設所有進入下輪審視階段的申請人,最終必定獲批牌照。
《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此聯系螞蟻金服、騰訊、眾安在線等多家機構進行詢問,這些機構均表示,不予置評。
“公司不便評論未來牌照事宜,如有任何公布定適時通知市場。”眾安在線方面表示。
2018年12月時,香港金管局公布,在2018年8月底前共收到約30份申請書,當中約有三分之一未有就發牌准則下的一些關鍵項目提交足夠的資料,金管局已經通知這批申請人,表示不會進一步處理它們的申請。至於余下的申請,金管局會甄選當中約三分之一進入下輪的審視。這批申請人應具備較其他申請人為理想或優勝的營運模式、科技平台、財務實力等,更具條件去達到金管局引入虛擬銀行的政策目標,包括發展金融科技、提供新客戶體驗、促進普及金融。
據悉,香港金管局爭取明年首季開始發出虛擬銀行牌照。金管局沒有對發牌數目定下名額,最終發牌多寡要視乎金管局的進一步審視和盡職審查。
所謂虛擬銀行,泛指不設實體網點隻依靠網絡或手機提供服務的銀行,普遍針對個人及中小企客戶。金管局指出,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的一個主要目的是促進普及金融,借助這些銀行的資訊科技平台,減低吸納新客戶的成本。
虛擬銀行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全部銀行服務,這就要求經營者需要有很強的金融科技能力,包括大數據分析、eKYC、人工智能等的全部金融科技能力。因此,業內人士預計,盡管目前申請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機構不少,但是最終能在首批通過的應該是極少數幾家,甚至隻有一兩家而已。
盡管如此,各家金融科技企業對該牌照的熱情始終高漲。分析認為,企業持有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具有國際資本市場和吸引海外資金優勢。同時,在產品和服務方面,除了自營金融產品,金融科技公司也會與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合作,拓寬產品范圍,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創新金融服務;在技術方面,進入虛擬銀行業務能拓寬平台金融科技的應用邊界,充分發揮大數據、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基礎技術的應用,提升金融科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