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幣圈至暗時刻,鏈圈期待黎明

馬志強 劉保奇 黃盛 陳鍵

2018年09月10日10:32  來源:人民網-人民創投

9月7日,鏈圈又掀起一波區塊鏈自媒體封停風波,繼8月21日“幣圈大號”集中被封后,今天包括點幣成金、區塊鏈王子、區塊鏈第一哥、阿凡提等“幣圈公號”再次被永久封停。

這幾個月來,區塊鏈市場的日子一直不大好過。

區塊鏈“媒體”創始人陳一帆不止一次埋怨“行情不好”:業務量呈斷崖式下滑,營收銳減,而公司員工也對前景堪憂,大批“圈內”人員跳槽。

在投資人、區塊鏈媒體、交易所和社群的這個生態體系中,ICO破發成為常態,新幣發行驟降,交易量銳減﹔項目方募資的資金大幅縮水,研發費用被砍,正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一度活躍的社群儼然已成死群。

用陳一帆的話來說,“幣圈”迎來至暗時刻。

“幣圈”哀鴻遍野,“鏈圈”方興未艾。浮華褪卻,價值凸顯,技術應用落地重新詮釋區塊鏈。

封禁

陳一帆常嘆入局太遲,因為他的公司成立不到兩個月。

早在2018年初,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社群發布一條“擁抱區塊鏈”的分享:“希望大家行動起來,在立足自身業務,做好現有模式的同時,了解區塊鏈,理解ICO,進入區塊鏈時代。”

后來,徐小平解釋,區塊鏈技術伴隨著ICO的亂象,不希望他對區塊鏈的看法被人誤解為是對ICO的觀點。

這條分享徹底引爆區塊鏈行業。

這從招聘信息上能窺見端倪。2018年6月份,北京某知名財經媒體記者李立,被朋友推薦給一家區塊鏈媒體,職位是內容總監,薪酬豐厚。

“70萬年薪,外加期權。” 李立心動了。

“這個行業的前景受政策影響太大,風險很高。”李立不敢冒險。

“你不用擔心,薪酬不滿意,你再開價。” 老板勸李立。

這讓搖擺不定的他,最終放棄高薪工作。李立說,70萬年薪對當地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者來說很有吸引力,但這家公司沒招到人,說明區塊鏈行業風險大,大家都不傻,應該看到這個行業的不穩定性。

兩個月后,李立的擔心被証實。

2018年8月21日晚,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深鏈財經、大炮評級、火幣資訊、每日幣讀、TokenClub、吳解區塊鏈等涉及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領域的自媒體公眾號遭微信官方封號處理。

騰訊方面表示,此次封停為永久封停是: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 ICO 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永久封停。

實際上,2017年9月4日,央行、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代幣發行(ICO),並清理整頓ICO平台以及組織清退ICO代幣。對於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關閉網站平台及移動APP,對移動APP在應用商店做下架處置,並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不瞞你說,‘媒體’打著區塊鏈的名頭,實際是為ICO做宣傳。”原本,陳一帆打算借區塊鏈的風口大賺一筆,他沒想到行業進入漫長熊市。

破發

區塊鏈的從業人員也深感寒冬已至。

虛擬貨幣的泡沫沒持續太久,比特幣、以太坊等幣價不斷下滑,不斷破發的ICO項目,以及枯竭的“韭菜”,這些變為赤裸裸的現實。

據BlockCC數據統計,自2018年6月1日起至今,火幣Pro、OKEX、幣安、HADAX、Kucoin、Gate.io六家交易所共上幣153個,上幣數分別為18個、29個、19個、19個、27個、41個,破發率分別為94.4%、100%、100%、85%、87.8%,平均破發率達到了93%。

張菲是北京某區塊鏈公司負責人,她曾目睹一家ICO項目破發率達80%。因破發項目多,新幣發行少,且交易量少,韭菜們被割了。她說,最近,韭菜們建立多個維權群,但這根本就沒用。

張菲說,2017年,部分人都賺到錢,炒幣利潤大,且誘惑性高,雖然現在區塊鏈行業處於熊市,但有些人依舊不會退場,他們心裡總想著賺更多,“這可能就是人性吧。”

在瘋狂的利益驅使下,張菲用一個“亂”字形容區塊鏈行業。

8月初,在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的區塊鏈媒體社會責任論壇上,人民大學教授向鬆祚也對區塊鏈亂象猛烈“炮轟”,警告區塊鏈將成為下一個P2P。很多區塊鏈公司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不知道做什麼業務,有些區塊鏈公司打著區塊鏈名義的項目行騙。向鬆祚認為,區塊鏈確實是一次新技術革命,也革掉了一批投資者的命。

現如今,區塊鏈行業的輝煌早已不在。

張菲說,目前,區塊鏈行業處於熊市,比如以太坊都下跌了五分之四,之前募資也在大幅縮水,以致項目方研發費用吃緊。

但項目方正試圖轉移戰場。張菲說,現在項目方和交易所都在做投資,或者研究新項目,因為他們通過ICO,前期賺到一大筆錢,資金充裕。圈裡人篤信,熬過漫長的熊市,牛市一定還會回來。

張菲說,交易所憑借上幣費、交易手續費和投資盈利,牛市時期,項目方到交易所ICO,上幣費高達數千萬。

“現在倒過來了。”前段時間,一家交易所聯系上張菲,邀請她公司到交易所免費上幣,這是交易所給自己做宣傳,希望重振牛市雄風。

逃離

2017 年底,自區塊鏈風口爆發后,多家區塊鏈媒體誕生。

IT 桔子數據顯示,從 2013 年到 2018 年 6 月,國內共成立 155 家有進行工商注冊的區塊鏈媒體或社區公司。從成立年份分布來看,這波區塊鏈媒體主要集中在 2017 年以及 2018 年創辦,佔比近五年來整體超過 67%。

根據IT桔子的數據,僅僅在 2018 年上半年,區塊鏈媒體便獲得了大約 11.39 億的融資額度。

彼時,一切似乎都很瘋狂。

張菲就歷過區塊鏈行業的瘋狂時期。那時,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公關媒體蜂擁而至,他們通過媒體平台,為區塊鏈和ICO做宣傳推廣、發軟文和舉辦活動等。

“你知道?一篇軟文都開價到10萬。”張菲伸出食指,在她朋友眼前晃了晃。

據新京報報道,一篇閱讀量2000左右的軟文,收費在8000元-16000元左右。今年二三月份,區塊鏈自媒體的高峰期,有自媒體的軟文收費最高達到7萬元一條。那時,區塊鏈自媒體泡沫很大,隻要想做自媒體,錢(投資)就找來了,一般做區塊鏈自媒體都能融到500萬-1000萬元左右。

張菲說,區塊鏈自媒體存包裝ICO項目、運營社群、撮合交易、代投等"灰色交易"。區塊鏈行業火爆時,媒體和項目方合作,一天一個峰會,這也是媒體主要盈利手段。但是,這個財路最后也被堵死。

8月22日,北京朝陽區叫停虛擬貨幣推介活動。與此同時,江蘇省金融辦全面梳理省內各類金融風險,整治領域從互聯網金融拓展到虛擬貨幣、ICO等。

“現在大家習慣性的聚在一起,不過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有音樂、有紅酒、有‘項目’...”一家被騰訊封禁的區塊鏈‘媒體’員工王莉,把那一天比作末日,“同往常相比,那一晚出奇安靜,大家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那天過后,王莉和圈裡人聊天內容不再是項目,而是政策、大環境的方向和揣測政策的動向,以及區塊鏈媒體的行為是否涉及刑法。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對人民創投表示,對於參與“幣價”虛假信息和項目方非法集資等宣傳工作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關鍵看宣傳單位與幣圈項目是否有“私下勾結”。

肖颯稱,有些項目方本身就是自媒體背后的老板或股東,刻意影響某幣走勢,誘使用戶購買某幣,協助“幣值管理”,這些行為顯然是違法行為。

肖颯還稱,就具體法律責任而言,“幣圈媒體”的責任依附於背后的項目方,如果項目方涉嫌詐騙,則作為“幫助方”可能構成共犯﹔如果項目方構成民事欺詐,宣傳單位可能會成為共同被告。

這也讓區塊鏈“媒體”從業者出現離職潮,月薪幾萬“職業寫手”,徘徊在職場 “十字路口”。

“圈裡很多人離職了,我打算下周就跳槽”王莉說,跳槽原因主要是大家覺得各自都“踩在雲端”,好像生活在一個“虛幻”的空間裡,現在大家都在逐漸了解法律、揣測政策動向,以免走上歧途。

死群

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生態體系中,區塊鏈“媒體”更像是掮客。

張菲說,區塊鏈“媒體”盈利來源是給項目方做報道,有些“媒體”甚至收數字貨幣,作為報價。另外,區塊鏈媒體建社群,幫項目方做私募,然后收所謂的私募費。這個費用其實收得挺高,這就是導流、割韭菜。

張菲一直覺得社群是一種假繁榮景象。

她擁有超百個區塊鏈群,每群人數超400人,“群是很多,但裡面人重疊率很高,各群有一大半人相互認識。”

張菲回憶,牛市時,她早上一睜眼,微信上就有幾千條未讀信息,社群異常活躍,大家討論的大多是:國家又出台什麼新政策,這個項目怎麼樣,哪個項目又要上交易所……

而如今,這一切都變了。

“你看,這些群幾天都沒人發布一條信息,都變成死群了。”張菲打開手機微信,打開數個微信群,群內僅有寥寥幾條內容,也只是雞湯文章、新聞鏈接和部分區塊鏈企業宣傳。

“沒盈利空間了,他們也就沒那麼大熱情。”張菲曾對這群人進行過研究,年齡30歲左右,男性佔絕大多數,教育水平偏低。他們不關心區塊鏈技術,主要以炒幣為目的,眼裡隻有幣的漲跌。

社群的沉寂跟政府出台接連出台相關政策有關。

去年9月15日,北京監管機構宣布關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並要求於15日晚間24時前發布公告,明確停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並立即宣布停止新用戶注冊。此后,比特幣中國、火幣、OKCoin等多個平台宣布停止虛擬貨幣交易業務。

2018年1月26日,互金協會又發布境外ICO風險提示,稱有部分投資者轉向境外開展相關活動。

此后,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轉戰海外,換個國家注冊地繼續從事相關業務。一批因炒作虛擬貨幣、ICO而暴富的圈內大佬也紛紛“逃到”海外,至今未歸。

“你問區塊鏈老板在哪?圈裡人都不會告訴你,這是忌諱,他們都‘躲’在國外,希望熬過這個漫長熊市后,再殺回國內。”張菲說。

並購

現如今,區塊鏈行業也開始抱團過冬。

2018年以來,區塊鏈行業發生的收購事件越來越多,其中有區塊鏈項目之間的收購整合,也有區塊鏈行業外與行業內項目的雙向收購,整個行業已經進入第一次洗牌整合的階段。

近日,區塊鏈行業傳出重磅消息,火幣創始人李林耗資約6億港幣收購港股上市公司桐成控股73.73%股份,成為其實際控制人。對於此番收購的目的,坊間議論紛紛,有人認為火幣意欲“借殼上市”,也有人認為火幣意欲布局全球化。

自區塊鏈行業處於熊市后,收購也愈發頻繁。

8月18日,Coinbase宣布收購數字身份項目Distributed Systems﹔8月17日,Penta基金會宣布收購澳交所主板上市公司CCP Technologies﹔8月16日,Bibox宣布收購瑞士金融科技服務公司Chain Capital﹔8月1日,幣安宣布收購以太坊錢包Trust Wallet。

更早之前,還有波場收購BitTorrent、Coinbase收購多家証券交易商、Monex收購Coincheck、Circle收購Poloniex等重大並購案例。

顯然,區塊鏈行業正在迎來一波收購戰。

縱覽今年發生的收購案,美國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至少發起了6起,涉及証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數字身份認証項目等方向,同時幣安、火幣、波場等主要區塊鏈項目都發起了至少一起收購。

張菲並不看好區塊鏈公司並購現象。

她說,前期,區塊鏈公司基本上都會ICO,募集大量資金,由於資金充足,這在國內很難出現並購現象。

但區塊鏈媒體人王莉不贊同這個觀點。她說,除了像金色財經這樣的大公司,其它很多自媒體都在尋求並購,一些項目的投資人也都在辦理國外護照,以防國內政策收緊,觸犯到刑事責任。

“區塊鏈技術是好的,但被一些區塊鏈‘媒體’過度炒作、惡意利用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涉幣公號被集中封號是給行業打上了一劑清涼針,或將為亂象不斷的行業帶來洗牌機會,合規行業信息服務平台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會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應採訪者要求陳一帆、張菲、王莉、李立均為化名 ) 

(責編:黃盛、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