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智能出行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不過,近年來,車聯網市場競爭激烈但發展緩慢,由於接入網絡的車輛越來越多,各種車聯網產品不可避免地集體遭遇了數據信任、安全以及可持續性的難題。那麼,如何有效地處理這一龐大的數據、如何創新“激活”車聯網企業成為了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
區塊鏈賦能車聯網的“小試牛刀”
車聯網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從車聯網概念誕生開始,就一直受到了資本和行業巨頭的追捧,無論是傳統的汽車產業巨頭寶馬、奔馳還是BAT等互聯網企業,都早早地開始了車聯網行業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今天,車聯網行業的資本運作總額已經超過3萬億人民幣。
龐大的市場需要好的激勵機制來刺激消費,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一定程度上為車聯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希望。但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目前在落地應用仍存在諸多瓶頸待突破。
質數鏈網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簡稱質數鏈網)CEO鄧柯對人民創投說:“盡管市場上已經有超過100個不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但大部分基於實體經濟的業務依然非常難於運用在區塊鏈基礎設施之上。”
因此,在當下區塊鏈概念遍地開花的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尋求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機會,工信部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產品總監高睿之前就提到,區塊鏈在車聯網中的應用場景可將用戶、員工、數據貢獻者、創意貢獻者等都納入到車聯網的應用體系中,而區塊鏈賦能車聯網的新科技產品,也試圖探索其重生道路。
駕圖信科技有限公司CEO葛建東對人民創投表示,如果在智能車鏈中植入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讓大數據價值歸數據生產者獲得收益,這樣的“鏈能經濟”將會成為車聯網行業中的新商業模式。
人民創投了解到,為突破技術落地的探究,質數鏈網創新推出了小貸監管鏈、供應鏈金融鏈、數據資產交易鏈等六大區塊鏈技術應用,並運用於“駕圖盒子”車聯網等項目上試水,從而助力實體經濟轉型。
區塊鏈重塑車聯網的價值鏈和生態鏈
“以前,雖然大部分車聯網產品都有故障檢測、行程分析、油耗記錄等諸多功能,但仍然很少有人會自己花錢主動購買這種類型的產品,畢竟對於絕大部分私家車車主而言,汽車出現故障的概率很低,而其他的查詢需求都屬於弱需求”葛建東說。
人民創投了解到,傳統車聯網產品安裝在車裡后,車主可以通過手機APP對車輛進行遠程定位,並獲得車況檢測、違章提醒、保養保險提醒等數據綜合服務,然后獲取積分獎勵。這個積分可用於兌換平台派發的油卡、車套、洗車卡等禮品。然而,以贈品回饋的方式難以做出更大的市場規模,產品很難“取悅”用戶。因此,一直以打造OBD為戰略核心的駕圖決定為其升級的蜜糖版盒子介入區塊鏈,希望能夠創新出更為有效的激勵機制來開拓新的車聯網世界。
“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夠用積分及數字通証的形式幫助用戶真正實現數據資產化,這樣一種模式在回饋C端用戶的同時,也使得智能車鏈用戶規模的指數型增長成為可能。”葛建東對人民創投表示,“區塊鏈+”這一舉措在新老用戶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新加坡IOV非營利性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大的汽車大數據共享平台智能車鏈(SCC,Smart Car Chain),這個平台首次亮相於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IOV基金會主席柯偉德向人民創投表示,在智能車鏈平台上,OBD盒子和保險公司以及更多機構都能有很強的業務關聯。比如通過汽車獲得停車熄火的即時狀態,車聯網把握推送保險信息的精准時機,車主停車后有查看手機的天然習慣,通過基於對人、車、信息從數據維度做精准同步,從而把握最佳銷售時機,順暢完成了一次保險需求與服務的無縫銜接,最終實現超高的商業轉化率。
這樣一來,車聯網產品企業讓用戶享受車聯網服務以外,還能贏取收益,降低出行成本。
落地應用仍有諸多挑戰
區塊鏈為車聯網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但仍有諸多問題需要未來進一步解決。
數字資產是區塊鏈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發現,比特幣雖然稱之為數字通証的“先祖”,但在技術上仍有其不穩定因素。而在當下“數幣並發、泥沙俱下”的環境中,如何避免成為“韭菜”是一項頗為考驗眼力與腦力的事情。
在車聯網和區塊鏈的融合中,通過基於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中派發激勵的應用場景,企業能夠為用戶提供一種創新型的數字化激勵,在企業的市場化運營過程中,其價值將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增長。但想要完全激活這種高效的激勵機制,目前仍有諸多課題需要攻克。比如數據主要源自汽車后市場,數據何時能夠實現出廠上鏈,以及軟硬件不匹配的問題等。
從政策法規層面而言,一些區塊鏈項目仍然存在發幣募資的行為,這在國內現行法律框架內是難以為繼的。雖然能夠在海外謀求發展,但若想進入中國市場,如何正確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激勵機制,合理使用激勵機制,仍是區塊鏈創業者必須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