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在人民創投今天主辦的“鏈·未來,2018春季區塊鏈技術論壇”上,部分嘉賓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分布式共享賬本,行業人士應該冷靜而適度地看待它的落地場景,消除預估泡沫。
Trust Note 創始人Jeff Zhou認為,區塊鏈歸根到底是信任記帳工具,無法解決技術以外的問題,它不僅難以替代監管,而且難以真正創造財富。
他進一步指出,區塊鏈技術還處在發展的初期,比如,難以解決高並發、高用戶量的問題,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探討未來兩、三年甚至於五到十年才能落地的場景,為時過早。對於行業出現的過度投資問題,他認為一方面要“適度”,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它創新發展。
北京泛融科技創始人譚宜勇稱,自己對區塊鏈的認識經歷了非常肯定——否定——不斷肯定——再不斷否定的過程。他意識到,區塊鏈其實是密碼技術、P2P技術以及智能合約技術的整合,並不萬能。“對於比特幣、以太坊、DPOS算法,大家會爭辯誰真正實現了去中心化,但你會發現,它們其實都隻衍生出幾個礦池。”
作為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早期經歷者,創大資本董事長、全球移動 Java 標准起草人之一的許洪波表示,區塊鏈產業部分領域出現的特點比較符合97、98年互聯網的特征。但他提醒,從產業角度說,99%的鏈解決的都是偽命題,很多需求都可以用分布式數據技術去滿足。
Higgs Block 區塊鏈金融集團 CEO鄧柯提出,當前,整個市場可能有超過一百種供應鏈技術,但到今天為止,實體經濟仍然難在區塊鏈上落地。鄧柯舉例,在嘗試做跨境信用區塊鏈解決方案時,便遇到了很多困難。“區塊鏈產業前途很遠大,現實骨感。”
極路由創始人王楚雲指出,在硬件環境建設層面,區塊鏈行業要改進的空間也很大。他說,用路由器做POW挖比特幣還很難,“利用家庭用戶的存儲帶寬和算力,把設備連起來去記帳,是很難實現的。區塊鏈目前是缺少基礎建設,不僅體現在公鏈算法上,還體現在具體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