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啟赴美上市小高峰。繼趣店、拍拍貸、和信貸之后,10月22日,融360宣布以簡普科技名義提交IPO申請,計劃募資2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簡普科技是融360在開曼群島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1日。融360目前收入來源主要是貸款推薦服務,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虧損4.27億,平台對自身未來盈利能力有擔憂。
不同於趣店、拍拍貸、和信貸等互聯網信貸平台,融360的主要模式為“導流”。
平台官網顯示,平台成立於2011年10月,為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產品的搜索、推薦和申請服務,業務范圍涵蓋貸款、信用卡與理財。此外,融360還為用戶提供便捷、劃算、安全的金融信息服務。平台上的金融產品來自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互聯網金融公司等機構。
業務模式也決定了融360的收入來源。作為第三方服務平台,融360目前的收入主要靠貸款推薦、信用卡推薦服務、廣告等。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融360的收入分別為1.68億元、3.56億元和3.93億元。
其中貸款推薦服務佔比最高,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貸款推薦服務的佔比分別為69.3%、67%和79.7%,呈不斷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融360信用卡推薦服務的增長速度也在逐步降低,2016年四個季度信用卡業務的同比增長分別為517.1%、149.6%、107.2%、90.1%,2017年第一季度的信用卡業務同比增長35.2%,第二季度同比增速為88.6%。
值得注意的是,融360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融360的淨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96億元、1.82億元、4904.3萬元,兩年半共計虧損4.27億元。
融360在招股中表達了對未來盈利性的擔憂。融360稱,平台之前經歷巨額虧損,未來這種虧損很可能繼續。在同期,運營方面也出現損失。2015、2016和2017上半年公司在運營方面使用的現金為1.59億元、2.39億元和1.02億元。而上述三個時間段內對應的市場及銷售費用分別佔到收入的156%、107%和86%,平台后續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於這部分費用的控制。
與此同時,作為融360收入的主要來源,平台從借款推薦服務中獲得的收入在逐減少。數據顯示,融360每筆貸款申請獲得的費用收入從2015年的22.27元下降到了2016年的14.21元,今年上半年繼續下降到了10.67元。
此外,融360在招股書中表示,中國網絡和移動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平台2015年推出了大數據風險解決方案,2016年推出“Gold Cloud”。平台運營歷史不夠長,很難評估未來前景以及實現盈利。平台面臨競爭對手,用戶和金融服務提供者難從眾多服務和解決方案中區分出融360。平台在調整策略的過程中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公司未來盈利性問題致電融360,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處於靜默期,不方便接受採訪。對於盈利性問題,招股書中有披露。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融360這些年的發展滯后了很多,重點在於板塊比較紛雜,沒有直接的亮點。
“就好比三合一的洗發水,功能挺全但是都不到家。所以未來360的盈利性,導流要建立在專注的基礎之上。專注於一個板塊,做出亮點在進行植入導流。”上述業內人士直言。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融360做的流量生意具有可持續性,很難爆發式增長,但也不會受到行業層面太大的波及。行業亂象結束后,大的引流平台應該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