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創業者,資本眼中的AI、新零售和共享經濟是什麼樣子的?

黃盛

2017年10月26日13:09  來源:人民網-人民創投

如果問近兩年創投圈什麼領域是“風口”?新零售、共享經濟和AI絕對算得上。近兩年來,這三個領域出現了不少模式新穎、創意十足的創業項目,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涌入,得到了不少媒體的關注。那麼,作為創業者的幕后推手,“風口浪尖”上的投資人怎麼看待這三個行業的火爆?在投資機構眼中,這三個行業在“風口”中經歷市場洗禮后又將走向何方?

對此,在10月25日由清科集團、投資界、新芽平台舉辦的2017V武林大會VENTURE50上,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達晨創投合伙人齊慎、德同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田立新、GGV紀源資本合伙人徐炳東就各自對新零售、共享經濟和AI投資的思考和未來發展,進行了交流。

AI投資熱,真的有泡沫嗎?

牛奎光:AI項目的相關業務發展得快,估值上升得更快。總體來說,我覺得有點適當的泡沫,對於整個創業環境來講是一個好事。人往往都是有一個傾向,高估短期的影響,低估長期的影響。現在AI處在短期高估的時候。

AI是一種革命性的東西,短期內能改變的事情很多,同時也有很多人在不斷探索AI的大規模應用。如今,比較成熟的AI運用是在人臉識別、語音等方面,在自動駕駛上也有很多投入。但在其他一些地方,AI處於一個發展的早期,還剛剛開始。

從投資角度講,我覺得大家往往低估行情的溢價,會突然有好多公司冒出來。所以AI也是類似情況,要有一點耐心。

接下來,AI在一些垂直行業的應用會是一個挺好的重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中國的創業企業有很多優勢,人多、數據多、用的時候自由度還比較高,所以比較容易出現風口行業。

技術給創業公司提供了好的窗口期和一定的技術壁壘。具備有AI應用實力的人,會在AI垂直領域理解行業,用AI技術的窗口期,上大一個台階,打磨競爭核心能力。如此,一些企業最終有一個持續的、比較好的結果。技術創新的企業一定是要在窗口期內,第一把自己發展起來,腰先粗起來,第二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人才團隊的搭班子。

BAT本身有很大的數據壁壘,是AI最大的受益者。AI是一個技術,長期的壁壘不容易,可能有的企業能做到。所以說,創業企業還是要在垂直行業形成壁壘,這比較重要。

田立新:AI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想象無窮。AI在國內有頂級的科研院、科學院,在國外也是已經被証實的技術,德同資本投資了技術力量較強的inside公司,還關注視頻圖片類等民營AI項目。德同資本選擇AI項目時的想法是要挑最好的技術,要在中國有市場,還有團隊的執行力。

齊慎:AI的領域很廣,數據、人臉識別、視覺計算、神經網絡等,創業者能夠在某一領域將AI和環境應用結合好,就非常不錯。在達晨創投投資中,我們發現視覺、制造反應以及用於檢測的AI公司不錯。

一些行業應用大數據的公司,其實是和AI底層技術的結合。這代表了一個新的技術趨勢,很多的資本都會關注這個領域,泡沫肯定有,這第一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第二為創業者提供更多資金的支持。處於泡沫中間,投資的難點在於尋找真的有技術的公司。

徐炳東:GGV紀源資本是中美兩地的項目同時看,美國AI發展走在中國之前,美國AI領域中最頂尖的創業者有三分之一是華人,這些人不僅容易溝通,還有可能回國創業。目前,講AI概念太多,通用型的AI還需要一個行業。AI不只是技術范疇的事,AI+很多行業都在發展,我們認為AI在教育行業、在出行和自動駕駛的領域,已經處在風口上,而且應用層面是也得到大家認可。

 

新零售是否過熱?

徐炳東:新零售是否過熱不好判斷,但新零售相對門檻低。因為零售場景線下太大,想象空間確實比較大。

線下的豐富場景,利用技術和渠道終端的概念,原來在不存在的領域也推出新零售,比如辦公場景,中國便利店的網絡遠遠沒有成熟,不僅覆蓋率還有集中度。另外,中國在很多領域超出了發達國家,在零售方面,日本曾經領先我們幾十年,但從用戶便利程度和行為變遷的程度來看,我們可能會反超他們。

創業公司永遠在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看到新型零售方向是正確的,便一擁而上。這一前提是現在的技術並不成熟,因為技術不成熟才為小公司創造了創業的空間。

零售是一個供應鏈,加上運營、資本等的綜合能力,其實是非常難玩的東西,對創業的門檻特別高,對資本的要求特別高。

創業公司有機會的領域,一定是灰色的領域,要麼技術上是灰色,包括政策上是灰色的。很多不管是政策上或者是技術上不可能的事,結果都出了大問題。

田立新:德同資本投資了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販賣機。如果沒有技術,你想改變一個東西是很難的,其他技術如果不是中國的,也很麻煩。我們投資的看似是傳統無人販賣機行業,但我們引進了技術,控制了物流、現金流和信息流,這就是所謂的新零售。

齊慎:新零售在中國市場上會有很多的需求。新零售便利店,不管無人還是有人,核心是要解決三點供應鏈成本是不是更低、商品品類是不是更好更全、用戶的體驗效果是不是更好,這三點做到了,新零售還是有機會的。

牛奎光:IDG投資了兩家無人販賣機公司。新零售現在是一個跑馬圈地的過程,從性質上來講,與直播的發展類似。中國很多零售商在訴求上,可能已經開始超越日本,現在一些新改變,對整個零售行業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催化劑或者是觸角。但是新零售往下走,終究得回到賣貨的本質,供應鏈、選品、運營很重要。

 

共享經濟的模式,是不是好的?

牛奎光:從共享的角度來說,共享充電寶的基礎是存在的,因為它確定在一個地方做了之后,可能每天會有三四次的使用,技術場景是存在的。但是從共享充電的本身,從切入點和壁壘來說,切入點是可以,壁壘性不強。再到后來,共享充電可能是一個能源網絡,有很好的想象空間。同時這個行業也有不錯的團隊在做,有優質的資源在投資,現在企業其實是正在實踐的過程中。

徐炳東:共享有很多路徑,但哪個路徑更快捷、哪個路徑在邏輯上更順暢?對此,早期投資人的想象力很重要。

共享經濟一定是大趨勢。在中國的共享經濟,用戶在體驗上不是第一的,但是在成本上帶來了極大降低,擁有了一個接近的體驗,共享經濟為什麼在中國和全世界方興未艾?因為這個行業的邏輯可能是對的。

齊慎:共享經濟是一個趨勢,人都有自己的訴求,哪些是大的需求、哪些是真實的需求需要弄清楚,其中共享出行可能是大的方向和趨勢。但是共享經濟是有地域的,不可能所有的行業產品都可以共享。共享對應的是私有,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能共享。

田立新:我們看重共享的模式,投資了小電、共享雨傘、神州租車,這幾個項目都有共同的特點——非常早期。我們的看法一是摸著石頭過河,二是希望投資大額金錢的人有人跟著。共享經濟模式的確是一個創新的模式,具體到各種形態,充電雨傘和充電寶、共享汽車等,都是我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模式。

不過,我們看到,很多的共享模式是不是真的共享,其實很難說清。共享經濟模式是好的,但最終要看落實到哪個場景、哪個細分的行業。

(責編:黃盛、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