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實施三年 競爭性不足等難題待解

左永剛

2017年08月25日10: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8月25日,曾帶動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起飛並達到沸點的做市轉讓方式落地滿三周年,在做市業務起步階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挂牌公司股票流動性、完善了市場的定價功能,但當前做市業務面臨做市商數量不足、缺乏競爭性報價因素等諸多問題,亟待監管層優化和完善現有做市商制度。

  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做市轉讓方式落地,截至今年8月24日,共有1497家挂牌企業選擇做市轉讓方式,但僅有92家做市商,且均為券商﹔2015年3月18日三板做市指數上線以來,曾飆升至2015年4月7日的歷史最高2673.17點,但從上線(1653.93點)至昨日(1018.92點)累計下跌38.39%。

  “必須認識到,與協議轉讓相比,做市轉讓卻有其獨特的優勢,如做市轉讓能保持交易活躍性,改善二級市場流動性﹔做市轉讓能保持交易活躍性,改善二級市場流動性﹔做市轉讓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做市轉讓能顯著減少企業異常交易的情況等等。”東北証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當前做市商制度也面臨諸多挑戰。

  証券市場一項全新嘗試

  曾激活市場流動性

  做市業務是中國境內証券市場的一項全新嘗試,也是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自新三板市場誕生以后,做市轉讓、協議轉讓、競價轉讓被確定為市場的三大轉讓方式。

  自新三板做市轉讓實施以來,尤其是2014年8月25日至2015年4月7日期間,做市轉讓改善了挂牌公司股票流動性、提高了挂牌公司公眾化程度,完善了市場的定價機制和功能,有力地促進了挂牌公司融資、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業務。

  另外,對於証券公司而言,做市業務開啟了全新的盈利模式,促使券商在推薦業務中更加注重從投資者的視角去謹慎選擇企業,更加注重通過整合業務鏈條,形成與企業共同成長的良性合作關系。對市場整體而言,做市業務有利於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夯實市場化運行機制,理順業務邏輯,提升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增強市場運行的穩定性。

  從做市業務起步階段可以看到,做市業務對股票價格的發現功能有所提升。如做市業務落地第一周做市股票全部有成交記錄,且多數股票形成了連續的價格曲線,並且市場整體漲跌幅和振幅逐日收窄。同時做市業務有效改善了市場流動性,流動性的提升也帶動了投資者的參與意願。

  在做市業務的帶動下,到2014年年底,做市轉讓股票數量已達到122隻。2015年年初至4月7日,做市轉讓熱度躥升,三板做市指數飆升至2673.17點這一歷史最高點,期間挂牌公司掀起一輪協議轉做市的高潮。

  做市股票數量低位徘徊

  三板做市指數處於下跌態勢

  然而,在整個A股市場2015年遭遇異常波動前夕,新三板市場提前出現流動性拐點,但2015年10月份分層制度征求意見稿發布,新三板市場又迎來了第二次活躍期,期間做市轉讓股票的數量仍然在迅速增加,到2015年年底,做市轉讓股票數量已達1100多隻。

  聯訊証券研究院新三板研究組負責人彭海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經歷了做市轉讓帶動市場流動性繁榮之后,2016年,形勢卻出現了新的變化,現行做市制度的弊病開始凸顯,市場對做市轉讓的熱情在逐漸下降。盡管挂牌企業數量繼續突飛猛進,但做市轉讓成交額卻始終在低位徘徊。

  2016年9月份,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私募機構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試點專業評審方案》,正式啟動私募參與做市商的基礎性工作。當年12月份還公布了首批10家參與做市業務試點的私募機構名單。但時至今日,私募做市試點仍未正式開啟。並且私募做市試點並未改善市場對於做市轉讓的低迷預期。

  據聯訊証券研究院新三板研究組統計,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新三板做市轉讓股票數量增長接近停滯,2016年6月底做市股票數量為1570家,到12月底,做市股票數量1654家,總量上僅增加了84家。甚至2016年第四季度做市股票總量僅增加了14家。另外還曾出現挂牌企業扎堆從做市轉協議的情況。

  截至2017年8月24日,共有1497家挂牌企業選擇做市轉讓方式,但僅有92家做市商,且均為券商。另外,自今年3月29日以來至8月24日,三板做市指數整體處於下跌態勢,累計跌幅為12.33%。

  市場期待做市商擴容

  可轉為混合做市商制度

  目前,不僅做市轉讓陷入低迷,而且新三板整個市場也遭遇流動性困境。但有市場人士表示,做市商制度並非簡單地提供了一種新的交易方式,更不能將市場流動性低迷歸咎於做市商制度,因為市場流動性的完全改善受制於諸多因素,除交易制度以外,還包括挂牌公司股份的分散程度、市場可流通股份的總量、投資者結構、投資者的交投意願等。

  付立春表示,“當前市場面臨如做市商數量少,難以形成競爭報價﹔做市商仍以券商為主,多樣性亟待完善﹔做市商盈利模式異化等挑戰。”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8月24日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做市轉讓方式存在兩大不足,一是做市轉讓下的大宗交易不便捷﹔二是做市商數量和做市資金規模不足嚴重制約做市業務的發展。

  對此,周運南建議盡快推出盤后大宗交易制度,彌補做市交易不方便進行大宗交易的短板,同時盡快啟動已獲批的10家私募做市試點工作,為市場輸送新鮮力量。

  “另外可以嘗試推出混合做市制度。”周運南建議。

  付立春也建議,加速完善私募做市制度,如可以考慮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社保、 QFII、 RQFII 等納入做市商范疇中,實現做市商的多樣化,配合大宗交易平台的推出緩解承接壓力。 未來通過在精選層試行“做市+競價”混合交易模式,實現整個新三板自上而下的流動性改善。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