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定位》最新中文版譯者、定位落地專家顧均輝,吾銘國際創始人、前偉達公關亞太區副總裁兼中國董事長葉鈺,以及正陽公關創始人賈大宇在一場“定位兩極化時代,你站哪一邊”的主題沙龍上,共同探討了新時代定位理論的適用性以及當今企業的品牌建設之道。
“在競爭中,大公司總有更多機會。很多大公司請專業人士做定位咨詢,砸上億廣告公關費用。而創業公司在這方面則先天不足,請不起定位專家,也未必用得起公關公司,這類創業公司隻能坐以待斃嗎?”顧均輝表示,創業公司的成功是存在的,大公司不一定會贏。
他認為,之所以有很多創業公司能夠最終實現逆襲,是因為大公司不會總是處於理想狀態,會犯很多錯誤。“比如說他看不起你,他特別看得起他自己,也就是說如果大公司能夠正確、平和、平等地看得起創業公司,也看得起他自己,創業公司永遠沒有機會。”
“成功需要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精心設計。”顧均輝為創業公司指出的第一條躍遷之路就是“和老大對著干”,不和老大做一樣的事情。“它往東你就往西,它適合乘坐,你就適合駕駛,千萬不要跟老大做一樣的事,做一樣的事你就一輩子活在他的陰影下。”
“不要做多要做少,千萬不要看不起小。”是顧均輝指出的第二條路。顧均輝在為甘其食包子品牌做定位時,堅持“做少”,憑借差異化定位以及環環相扣的配稱,甘其食在一年內迅速在杭州擴張到一百家店鋪,銷售額從3000多萬猛增至1億多元,而且收益良好。品牌價值也由4800萬元上升到近3億元,從鮮為人知到杭州包子鋪第一品牌,實現了小企業的品牌大逆襲。
顧均輝強調,定位的第一步是“找到消費者購買你而不是買競爭對手的理由”。“全行業往左我們往右,所以在杭州我們變成了一個奇葩,所有人看我們都很怪,因為這個行業不是這樣做的,因為我們是奇葩,記不住別人就記住了我們,因為我們做得很少,我們就可以把一些很少的事情做得很好,當你什麼都做就會做得不好。
在進行觀點碰撞時,葉鈺從傳播角度談及了對定位的理解。每個企業都應考慮初心,初心直指企業存在的價值,相當於企業的“基因”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實效”﹔定位則是企業的“個性”,有了初心,有了定位,企業才能進入成長期。“然而現狀是大企業才會更多地考慮初心,小企業迫於競爭和生存壓力總會先考慮賺錢再談初心”。而顧均輝認為,商業競爭中贏者才有話語權,“成功者才可以無限演繹自己的過去”,強調“先贏再談價值觀”。
定位理論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裡斯(Al Ries)與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其核心是以“打造品牌”為中心,以“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強調要在預期客戶的頭腦裡給產品定位,確保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裡佔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地位。
PC用戶掃碼,手機用戶長按二維碼加“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