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達沃斯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工業革命4.0拼創新 中國制造2025受熱議

孫任鵬

2017年06月28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達沃斯論壇現場展示的無人機。

  人與智能如何相處?該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實現可持續、更高效的生產方法和工藝,以轉變工業生產?在顛覆性科技創新中,怎樣才能讓社會實現包容性增長?6月27日,第十一屆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在中國大連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在為期3天的會議裡,人工智能將是被反復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各國政要、知名企業首席執行官、青年領袖以及專家學者等將圍繞這些新議題展開討論。一些全新觀點和視角將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

  中國“智造”

  在2017夏季達沃斯現場,有一個展區頗引人注目,這就是華為氣懸球展區。用5G無線網絡連接的兩個機器人(機器手臂和攝像頭)在打氣懸球,機器人反應時間僅為1毫秒——比人類大腦向手臂發出指令的速度快10倍。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低端到高端,這些年,中國企業的進步越來越不可小覷。馬雲、任正非、馬化騰、孫丕恕等互聯網企業家先后在世界“舞台”上發出屬於中國的互聯網“好聲音”。

  “2025年人工智能市場將達到2萬億美元。”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10年后幾乎所有應用和服務都會包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應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仍處於醞釀發展之中。技術與創新是促進社會繁榮與包容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作為科技與創新的焦點,無疑受到熱議。

  前不久,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埃森哲也在大連向媒體公開了其最新研究。該研究顯示: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該研究的結論是:當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而不只是生產率增強工具,將有潛力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增長機遇。

  相處之道

  “我們正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主要特征是各項技術的融合,並將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數學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間的界限。”施瓦布說。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成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中堅力量,從政務到商用,到民用,智能機器人進入到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自上而下地改變著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科技能創造繁榮,也能帶來失業和其他不利后果。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給人們帶來便利、高效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人類與機器之間博弈所造成的恐慌情緒。當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后,一些工作崗位會消失,人類怎麼辦?在本次論壇中,人工智能對宏觀經濟與就業的影響被廣泛關注。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馮雁、百度總裁張亞勤、美國印孚瑟斯公司首席執行官史維學等業內人士在本次論壇中深度討論了這個話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賦予人工智能更高自主性的同時,也要確保其決定符合人類的利益。埃森哲大中華區信息技術服務總裁陳笑冰認為,“人工智能將會提升原本東西的效率,而非要把原本的東西‘滅掉’。”

  技術創新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下,現有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模式都將發生根本性改變。各國應該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尋求全球經濟的平衡與增長呢?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認為,“創新正對世界未來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運用得當,創新將幫助世界重新回到可持續增長的狀態。”很多業內人士也認為,在當今世界正經歷各種錯綜復雜轉型的背景下,技術創新是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核心舉措。

  孫丕恕在論壇現場發言時表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他說:“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下,對企業的要求更高了。以浪潮為例,本來是新動能的企業,卻要轉變成以大數據為核心的企業。”據悉,為了適應發展潮流,浪潮集團基於大數據的實踐和積累,獨創了“公司+創客”的模式,即圍繞“數據生產—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的產業鏈條,以天元大數據為依托,支撐A創客即從事大數據應用和開發的創客和B創客即從事大數據採集的創客創新創業,形成完善的大數據雙創生態鏈。

  不斷創新給中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很多企業並沒有將自己的成功經驗秘不示人,而是推廣到其他國家去。以浪潮集團為例,該集團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更多國家建立雲計算中心,把自己的好產品、好方案、好經驗推廣到其他國家,在為其他國家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一個創新的機會和平台的同時也為企業自身創造機會,取得雙贏的結果。

  在科學與創新方面,中國的研發投入已超過歐盟,預計將在2020年前超過美國。在制造業方面,“中國制造2025”旨在加快發展十大戰略性產業,包括機器人、電動車和新一代技術。在談到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時,艾德維坦言,中國在基礎科研上有大量投資,也擁有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前沿性的科技等,中國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優勢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脫穎而出。中國是全球對話的一部分,可以探討制定一些標准以開啟科技的改變。

        推薦新聞:

        系列報道二:避免《王者榮耀》們遇上“熊孩子”,游戲企業應擔負起主要責任

        蘋果在華下架10萬App 騰訊、網易均中槍

        美媒:勝過麥當勞!小龍蝦產業規模在中國正迅速擴大

        茅台市值沖破6000億元 高薪招工熱度堪比國考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