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萬達收購DCP失敗 業內:熱錢不宜盲目涌向好萊塢

袁雲兒

2017年03月14日17:17  來源:北京日報

萬達收購美國著名電視節目制作公司DCP的交易泡湯,上影與華樺傳媒注資派拉蒙影業的計劃疑似叫停,最近這兩樁不太順利的並購投資案,仿佛一腳急剎車,剎住了國內資本涌向好萊塢的步伐。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流向好萊塢的中國資本,大多停留在影視宣傳、發行、投資層面,參與影視制作環節的相對較少,也沒有多少話語權。如此合作的結果,既沒能讓中國電影“走出去”,也難將好萊塢先進的經驗引進來。好萊塢“金主”,中國資本不當也罷。

行業景觀

兩樁大手筆交易出現轉折

“買買買”一向是萬達面對好萊塢時簡單粗暴的“土豪”作風。然而這一次,萬達集團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金球獎”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簡稱“DCP”)的交易,已經正式宣布泡湯。3月11日,DCP的所有者埃爾德裡奇工業發表聲明稱,萬達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該交易已終止。他們還提起訴訟,向萬達索取高達2500萬美元的反向終止費,作為違反合同的賠償。

然而,就在去年11月,萬達集團宣布以約10億美元收購DCP100%股權,后者擁有20多項著名IP,包括金球獎、全美音樂獎、公告牌音樂獎、美國鄉村音樂獎等頒獎典禮和紐約新年倒數晚會等超級IP及權益。

無獨有偶,上影集團、華樺傳媒與派拉蒙的融資也傳言遇阻。今年1月,三家公司達成10億美元融資協議,在未來3年內,上影與華樺將為派拉蒙的全片單提供聯合投資和聯合制片,兩家公司將為每一部派拉蒙電影提供至少25%的投資。兩家公司還會在派拉蒙片場設立辦公室,尋求深入合作。但派拉蒙近日透露,盡管曾多次要求支付,但目前尚未收到兩家中國公司首期1.4億美元資金。

近幾年,國內資本以各種形式涌向好萊塢,收購、融資、參投好萊塢影業或大片,屢屢形成話題效應。比如,萬達先后收購美國AMC院線、傳奇影業﹔復興集團數億美元投資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Studio8﹔好萊塢六大公司未來幾年的片單裡,背后大多有中國公司的投資……然而,萬達、上影兩樁投資計劃的變動,或許意味行業出現了新的轉折。目前,萬達、上影和華樺均未做出相關回應。

業內看法

熱錢不宜盲目涌向好萊塢

大量國內資本投向海外,看中的是好萊塢更小的風險與更大的收益。電影產業研究專家蔣勇分析,目前投資國產片的成本不一定比進口片少,國內賺錢的票房檔期也有限,不少投資方覺得與其為收益風險更高的國產片勞心勞力,還不如隨大流跟投一部賣相明顯的好萊塢視效大片,市場收益更有保証。

“國內影視資本向好萊塢進軍,本身是一件好事。”SMG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認為,國內資本與好萊塢的合作能夠促進文化交流,利用中國市場對好萊塢的吸引力,創作出更符合中國觀眾價值觀和觀賞口味的影片。“這一點,從好萊塢大片裡中國演員角色逐漸正面化、主角化就能看出。”

但陳思劼也坦言,涌向好萊塢的如潮資本裡,也不乏盲目投資的行為。“由於投向海外資本的可驗証性相對較弱,也可能會有資本帶著其他目的,包裝一部所謂的大片,回來賺中國觀眾的錢。因此做一些管控也是應該的。”

事實上,本月初開始實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其中也有關於跨境投資的規定:“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在業內人士看來,跨境投資的前提應該是合法、良性的投資行為。

產業反思

好萊塢並未敞開核心大門

無論是像萬達一樣大手筆直接收購公司,還是類似上影、華樺對一家電影公司投資,抑或像中影集團參投《速度與激情7》這樣的單個項目,目前國內資本向好萊塢投資的方式已經多種多樣。但就電影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而言,從宣發層面投資和從制作層面投資,結果卻大不同。

“如果只是單純投錢,對影片制作的話語權很少﹔投資發行、宣傳層面,能從中學到的東西就更少了﹔隻有深度參與到影片制作中去,國內資本才有可能從合作中學到好萊塢的先進創意、技術、管理等經驗。”蔣勇直言,目前國內資本投資好萊塢,大多數只是單純資本注入,或者參與產業鏈下游的發行、宣傳,至於真正核心的影片制作環節,好萊塢仍未向中國資本敞開大門。

就中國文化走出去而言,“買買買”能起到的作用也比較有限。原新影聯院線總經理周鐵東介紹,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已經實現了“資本”和“實體”的溢出,但“內容”的溢出依然任重道遠。“好萊塢的理念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可以把我買下,但你不能把我買走。”他舉例,像哥倫比亞公司早就被日本索尼買下,但在全球影迷心中,它仍是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萬達買下了AMC院線,但后者在發行《泰囧》時,依然按照好萊塢的游戲規則行事,沒有肆意排片。

那麼,國內資本應該怎樣與好萊塢合作,既能讓資本獲利,又能促進本土電影產業的進步,並逐步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在陳思劼看來,華人文化與好萊塢華納兄弟共同成立的旗艦影業,也許是一個可以借鑒的模式。這家“中美混血”的電影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12部新片計劃,其中不僅有針對全球市場的大片《巨齒鯊》,也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醬園弄殺夫案》等,可視為一個中美合作的范本。

PC用戶掃碼,手機用戶長按二維碼加“人民創投”公眾號

(責編:李威、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