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飛速發展的2016年,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在當年年底入選了“2016年醫療創新領域代表人物”的十大年度焦點人物。此前,在當年9月由《第一財經周刊》主辦評選的“中國商業創新50人”中,與王濤一同領獎的還有悅跑圈創始人梁峰、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王曉峰等。評委會認為,他們在商業模式上都表現出了一致的創新性與戰略性,平安好醫生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實現醫患實時溝通,悅跑圈打破了馬拉鬆賽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摩拜單車克服了硬件和運營挑戰做成了自行車版的cartogo。
短短兩年間,將平安好醫生打造成為平安旗下的第二家獨角獸公司,王濤到底做了些什麼?
並非孤獨奔跑的獨角獸
王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描述了平安好醫生的未來模式:讓平安好醫生連接用戶、保險公司、醫保、醫院、診所、檢驗檢測機構、新興智能設備及各類健康服務提供商,構建互聯網健康管理“+”醫療生態圈,打通疾病預防、疾病醫療、疾病支付、病后療養的各個環節,由此拓寬移動醫療領域的收入來源。一句話,這並不是一個在孤獨奔跑的獨角獸,它在奔跑中,拉動了一個產業鏈。
王濤認為,平安好醫生旨在打造O2O健康管理一攬子服務的流量入口。隨著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生多點執業的普及,醫生同醫院平台分離而與商業健康保險深度結合后,平安將以平安好醫生為連接用戶的平台,自行主導對“醫院-診所-醫生-藥店”的全產業鏈覆蓋及整合。在這個O2O閉環裡,通過線上的免費咨詢吸引用戶,線下的一攬子增值服務黏住用戶,最后以多種多樣的商業產品和服務體現價值,實現盈利。
2016年,王濤交出了一份十分令人滿意的答卷:2016年3月,在國內所有移動應用中平安好醫生的活躍用戶數(DAU)排名41位。第一位是微信,排在平安好醫生之前的是樂視視頻﹔2016年5月,平安好醫生順利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達到30億美金,單筆融資創造了行業最大紀錄﹔2016年6月,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超過8000萬,日咨詢量25萬次,位列中國Top50最活躍APP。截至2016年6月,平安好醫生的月度活躍用戶(MAU)達到2774萬,同比增長率為1052%,線上消費活躍率達到62%﹔2016年7月,平安好醫生以月活躍用戶近三千萬上榜Quest Mobile 年中APP實力榜百強榜單。年中盤點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已經成為國內覆蓋率最高的移動醫療應用﹔2016年8月,平安好醫生用戶數突破1億,全方位覆蓋用戶需求﹔2016年11月,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數突破1.3億。這一連串數字,就是平安好醫生在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優勢的體現。
王濤介紹說,平安好醫生發展初期致力於打造全職醫學服務團隊建立線上核心服務。而現在,隨著O2O服務架構的完善,服務涵蓋多層次細分需求的付費產品,形成了一個個性化醫療、海外體檢、在線直播、互聯網醫院、醫藥電商、全科診所等一系列新型醫療服務的綜合性平台。從產品角度來看,如果單純從一個或兩個點去切入,醫療應用的使用頻率終究不高,企業很難不依靠外力生存,無法形成商業模式,就沒有造血能力。正因如此,平安好醫生選擇與專業領域的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多元化服務,將產品切入到用戶的服務半徑內,通過多樣化的平台服務產生更多的交互機會。
保險“+”醫療有個“保險爸爸”有什麼不一樣
作為帶著保險系基因的平安好醫生,王濤坦言,在中國,主要的醫療服務體系的支付是由政府醫保完成的,與商業保險的關系非常少。而商業保險也很難通過和醫院體系的打通實現控費。
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又稱“健康維護組織”,是國外管理式醫療的一種形式。通俗理解就是指一種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后,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人群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體系。HMO的核心和基礎是以控制成本為出發點。HMO的概念在美國並不新鮮,但在中國僅僅處於萌芽階段。而HMO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十分重要,“HMO的宗旨之一是通過平時‘預防為主’的保健篩查,減低總體醫療費用。因此,在海外成熟國家的HMO體系中,首先強調的是健康管理,防患於未然,一旦生病,慣常的做法先找家庭醫生,然后再求診於醫院。但我們測算過,如果按照美國的模式建立那麼多全科診所的話,可能要幾十萬家才能實現全民HMO,這既不經濟,也不科學。現在國家也在做分級診療,希望大家先到社區衛生所再到上一級的醫院去,但中國人口太多,而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醫療水平又極為參差,因此我們通過互聯網方式來實現全國覆蓋。”王濤介紹稱。
王濤認為,平安好醫生平台首先是個健康管理平台。“如果是小病,我們希望在線上的醫生能夠幫到用戶。如果線上解決不了,我們也有一鍵挂號預約,從線上再轉到線下。而轉到線下我們也會有推薦,比如有些醫院可能存在亂收費現象,平台上就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避免推薦這類醫院。”王濤介紹,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健康管理、家庭醫生這個環節,然后再到線下。
王濤計劃,未來平安好醫生會從全科出發,接下來打造一些“疾病中心”,做更深層次的專科服務。“當然我們都是線上結合線下,我們自己不會做線下,而是合作伙伴形式。”王濤說。
王濤透露,平安好醫生對於線下仍然非常謹慎,自建或自投診所不是線下的主要策略。因此,平台最近正在與香港地區的盈健診所開始線下業務的合作探索,對於移動醫療公司來說,線下醫療機構的投資,可以實現醫生多點執業、電子處方、電子健康檔案的逐步落地,成為分級診療中首診和分診的重要一環。盈健診所的開業,為平安好醫生全職醫學專家團隊提供了一個線下就診的物理場所,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O2O服務,完善了線上結合線下的分診體系。
平安好醫生計劃未來將在線下接入更多的醫療檢測及健康管理機構合作伙伴,通過平台的線上預診、分診和診后隨訪體系以及大數據運用對接線下檢測或首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就醫解決方案。
此外,在醫和藥結合方面,平安好醫生也計劃結合國家逐漸放開的政策,把服務體驗進一步打造地更加順暢。“我們也看到一些醫保方面的政策,網上醫保的支付,異地的結算,還有一些省在嘗試把互聯網醫療納入到醫保支付范圍,這讓我們覺得非常振奮人心。包括國家對互聯網醫院的支持,很多地方展開了一些試點。有了這些政策之后,我們能讓用戶體驗更加順暢,如果將來還能夠將互聯網醫療的線上服務納入到醫保的范圍,或者醫保支付一部分的話,我覺得對於互聯網醫療市場的拓展會有非常大的機會。”王濤說。
又一個技術出身的移動醫療創始人
好大夫的CEO王航曾經是個IT男,平安好醫生的王濤也是。
從履歷看,王濤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16歲進入南京大學少年班計算機專業,20歲留美攻讀計算機碩士。畢業后加入微軟擔任開發經理,參與windows media、Office等產品的研發。此后他還和雷軍搭檔推出國內第一款大型網絡游戲《劍俠情緣online》,幫助金山軟件成功上市。
2004年,王濤加入阿裡巴巴集團,擔任集團技術副總裁,創建阿裡巴巴B2B、淘寶和支付寶技術和運維平台搭建﹔2007年他晉升為阿裡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兼阿裡軟件總裁,成功創建中國最大的在線軟件應用運營開放平台,被譽為“中國軟件運營應用之父”,是馬雲早期“五虎將”之一。
2013年,受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的邀請,王濤加入平安集團,出任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同時,帶領互聯網精英團隊,創建了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CEO,利用一年時間成功打造了中國移動醫療第一大APP -平安好醫生。
2016年5月,平安好醫生正式對外宣布,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30億美元。此次融資同時刷新了全球范圍內移動醫療初創企業單筆最大融資及A輪最高估值兩項紀錄。王濤用僅僅兩年時間,已經把平安好醫生打造成為移動醫療領域國內外最大的獨角獸公司。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