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網絡直播貓膩多:通過色情等吸引觀眾 合謀套利潤

2017年02月14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上海一個13歲的小女孩偷偷用媽媽手機給網絡主播打賞,2個月花掉媽媽銀行卡裡的25萬元存款。此前更有媒體曝出,有人挪用360多萬元公款“刷禮物”。

  “野蠻生長”的網絡直播,在打開一個新窗口的同時,頻發的天價打賞亂象,也引發各界關注。網絡主播究竟有何魅力,讓眾多網友沉迷?巨額打賞的背后,又暗藏哪些“漩渦”?

  粉絲打賞,套路不少

  來自沈陽的小鹿是直播平台“一直播”的主播。不久前,小鹿辭去了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工作,從公司白領變成了專職主播。2016年2月,聽朋友說直播很賺錢,小鹿開始嘗試。隻要閑下來,她就坐在手機屏幕前與粉絲互動。小鹿直播的內容很平常,但憑借出眾外表、甜美聲音,還是吸引了眾多粉絲捧場,一年下來已經收到粉絲送出的價值100多萬元的禮物。

  “就是純聊天,唱唱歌,教化妝,我也不理解粉絲們為啥愛看我的直播。”小鹿透露,大家直播的內容都很雷同,“美女+聊天+賣萌”幾乎成為直播的標配模式。

  小鹿說,主播最直接的收入來源就是粉絲送的禮物。而粉絲也分三六九等,那些動輒送千元、萬元禮物的土豪粉絲就被稱為“大號”。為了吸引“大號”們持續給自己刷禮物,多數主播盡力維護與他們的關系。

  “大號給你刷了禮物,就會對你提出要求,甚至想控制你。”在小鹿看來,“大號”們雖然稱自己偶像,實際上卻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有時候還得和他們一起吃飯、看電影,甚至每天晚上在微信上說‘晚安’。”

  映客平台的主播婷婷告訴記者,平台明文規定“嚴禁傳播具有性行為、性挑逗或性侮辱內容”,但有的主播會在主頁注明“榜前十可加微信”,加了微信倆人就算聯絡上了,有的粉絲就會在微信上要求裸聊、見面。“一些人靠直播平台這個渠道,就隱蔽地把這種交易完成了。”

  多方合謀套利,監管仍需落實

  為了迎合觀眾的需要,一些主播不惜突破道德底線,通過色情、暴力內容吸引觀眾掏錢。一些直播平台還和經紀公司、主播三方合謀,從普通網民觀眾身上“套利”。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部分經紀公司低價大量購買平台的虛擬禮物,再刷給自己的簽約主播,通過“天價打賞”噱頭、水軍造勢等手段把主播捧成“網紅”,最終吸引大量普通網友打賞。整個過程,隻有掏出真金白銀的普通網友的利益受損,直播平台、經紀公司和主播隻付出了少許成本,就能按比例分得巨額利潤。

  “直播經濟打破了明星對‘粉絲經濟’的壟斷,讓普通民眾也有機會從中受益。”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說,問題在於,如果隻注重觀看數量和網紅的打賞額度,而缺乏進一步提升其內容質量、深耕平台與服務方式,直播經濟最終隻能淪為泡沫經濟。

  天價打賞、內容違規等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關注。2016年4月,文化部查處了26個網絡表演平台,有4000多個涉嫌嚴重違規的表演房間被關停。此后,《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陸續出台,從政策上對直播進行規范。

  “政策能否發揮實效,關鍵要看落實。”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表示,直播經濟發展極快,相關部門應根據最新情況制定政策實施細則,讓直播更加健康有序發展。

  (據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楊洋)

掃碼加“人民創投”公眾號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