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本不是騎行的黃金季節,但一抹橙黃裝點的摩拜單車在一些大城市的街頭雨后春筍般地出現,時尚有設計感的車身載著城市中的人們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共享單車,改變著人們短途的出行方式。
2017年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2.1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D輪融資,由騰訊、華平領投,攜程、華住集團、德州太平洋、紅杉、高瓴等機構跟投,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在本輪融資中,摩拜單車算是正式插上了雙翼:戰略投資者攜程和華住酒店集團正式入局,又有互聯網巨頭騰訊的加碼,還有國際一流PE基金德州太平洋和華平的站台,坐實了獨角獸的估值預期,也給市場留足了想象空間。
為什麼是摩拜單車?為什麼摩拜備受市場矚目、屢獲資本青睞?人民創投網獨家專訪了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摩拜單車的投資人祥峰投資執行董事趙楠,以及摩拜D輪融資的財務顧問華興資本董事周亮,試圖破解摩拜融資背后的成功密碼。
得道者多助:做一件正能量的社會性事業
“我們的想法既單純又宏偉。交通一年比一年堵,道路資源是有限的,把坐車出行的人轉化為騎車出行,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王曉峰談到公司成立的初衷時這樣說道,他認為摩拜做了一件偉大事,“騎車出行不但能部分解決一些擁堵問題,還少造成一些霧霾,還能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讓人們重新建立起騎行的習慣,摩拜從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用“共享”的模式解決了怕丟的問題,二是用每半小時0.5元或1元親民的價格讓普羅大眾不用去算經濟賬,三是把車型設計盡可能時尚美觀,讓人們騎起來還有面子。
“丟車問題、安全問題、霧霾對騎行的影響、佔道問題等等,從一開始我們聽到了非常多的質疑”,王曉峰坦承摩拜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非議和困難,“但我們反問自己,我們做的這件事情究竟是否有意義?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那我們就做,有意義的事情往往都是困難的,如果太容易一定有人都做了。在做的過程中,很多疑慮也慢慢被打消了。”他介紹說,尤其后來摩拜單車受到了媒體、政府以及廣大民眾的關注,整個騎行事業正變得越來越積極。
關於公益和盈利的權衡問題,王曉峰對人民創投網表示:“我們一定要把社會性放在商業性之前,就是想做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事。至於盈利問題,我們呼吁不要太早下定義、用過去的思路去看待,新的業務模式也會有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更願意花一些時間找到一個新型的盈利模式,而非照搬其他的盈利模式。”
摩拜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頻獲知名機構的巨額投資,被問及其中的考量和秘訣時,王曉峰認為一個提供有社會性產品的公司一定會找到錢的,產品做對了一定會有很多用戶喜歡,也一定是有生命力和格局的。
“投一個上門美甲,隻美化了兩萬個北京白領女性的生活,很難說是有社會性的。但投一個影響一百萬人改變城市出行方式的項目,顯然對投資人來說更具吸引力。”王曉峰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術和智能是基因
摩拜單車是個技術立身的公司,王曉峰表示技術在摩拜發展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摩拜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智能自行車鎖。通過如GPS芯片、智能鎖、大數據技術等手段的運用,摩拜能讓用戶非常方便地找到車,減少運營成本。”同時實名制、大數據后台系統,也方便找到違規用車者,甚至能統計出城市的騎車出行情況,給交管部門和研究機構提供數據支持。
摩拜單車還在車身材料上做了文章:經典款的摩拜運用了航空鋁材料,堅固且不易生鏽,不會像普通自行車一樣,放在外面風吹雨淋兩三個月后就會出現生鏽、掉鏈子等現象。
“摩拜第一代是通過動能轉化為一部分電能,用戶會吃力一些,但同時無鏈條也有助於降低維護率。而第二代Lite版本,用太陽能發電,用戶騎車就會輕一些。”作為股東方代表,祥峰投資的趙楠解釋了摩拜單車的供電系統,趙楠堅信摩拜堅持的“無樁”理念,讓自行車觸電、聯網,這恰恰是摩拜單車的核心競爭力,用科技的力量給與用戶更好的體驗。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公共自行車這個老產品上發新芽
公共單車服務其實並非摩拜首創,很多城市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有樁自行車體系,如杭州的公共單車系統和美國紐約的花旗單車,要麼就是政府支持,要麼是通過站點廣告和車身廣告的模式來維持運營的。
王曉峰用谷歌改變門戶網站廣告模式的例子來解釋摩拜為何不考慮傳統的商業變現模式:互聯網興起伊始是門戶網站的天下,而門戶網站的盈利模式是賣展示類廣告,背后的邏輯是希望用戶能在網站上停留更多的時間從而有更大機會點擊廣告。如果谷歌也按以往的思維考慮自己的業務模式,則更應該降低搜索引擎的效率,讓用戶盡可能停留更多地時間。谷歌顯然沒用這樣做,還是盡可能讓人們最快地找到搜索的結果,最終逼迫自己探索出一條按點擊、轉化付費的廣告模式,也成就了一代搜索引擎的傳奇。
“摩拜也是一樣,我們創造了一個讓人想借就借、想還就還的新的產品模式,就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向政府要錢,或是靠站點廣告、車身廣告。現在我們更願意花點時間找到我們自己獨有的盈利模式。”
天高任鳥飛:做好自己,不懼競爭
共享單車概念火了之后,參與者、競爭者、效仿者也紛紛入場,資本的推波助瀾更將這場運動推高到了“百bike大戰”的高度。面對同樣發展迅速、資本雄厚的競品ofo以及其他眾多的競爭者,摩拜王曉峰顯得頗為淡定:“第一摩拜想做一個社會性的事業,希望改變人民短途的出行習慣,哪怕不是摩拜做成了這件事,我們也樂見其成,畢竟是摩拜引領了這個潮流。”
“第二這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行業,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有競爭對手的app對摩拜單車存在像素級的模仿,但是競爭對手就算用最低成本的車和鎖,每進入一個城市,沒個三五千萬的入場費是干不成的。而摩拜在資本方面的厚實顯而易見的。”談及競爭,王曉峰並不擔心,“可能很多公司都是來跟風找個存在感,摩拜甚至已經接到了兩家競品公司被收購的意向。”
除去一些規模較小的競爭者,ofo小黃車一直被認為是摩拜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同樣獲得了一系列明星機構數輪的巨額投資。“ofo現在其實是一家彈密碼+搬運的公司。他們App和車體本身不聯網,算不上是互聯網公司,也不能用互聯網的高倍數去估值。”趙楠告訴人民創投網,他並不看好摩拜的頭號競爭對手ofo,“現在ofo由於沒有GPS,用戶找不到車,所以需要人力去搬運車到人多的地方,這就是很落后的方式。即便ofo重新開始做GPS,相當於還需把摩拜走過的路重新走一遍。”
旁觀者說:來自中國本土的原創
“摩拜單車所創造的共享單車模式是第一次海量地連接了人與物,無論是微信、新美大還是滴滴Uber,其實本質還是人與人的連接,”作為摩拜D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華興資本主導此次融資的董事周亮重新定義共享單車為一種場景,一種人與物大規模相連的場景。周亮供職的華興資本主導了中國互聯網領域裡大量的融資和並購,見証並參與了中國互聯網新經濟的發展。
周亮認為,摩拜單車也是一個物聯網公司,首次規模化地人與物的連接過程中探索了識別、防盜、通訊、准確率等多個方面。“摩拜在開創這麼一套人與物互聯互通的范式,這一點是摩拜最大的創新,也是獲得一流投資機構青睞的重要因素。”他說。
堵車一直是困擾各國已久的城市病之一,同時中國又是一個自行車的大國,周亮認為,摩拜單車的業務模式令其有機會成為一個源自於中國的全球化企業,想象空間較大。同時,周亮表示,“中國互聯網大潮中,其實已有的大多數企業都能在美國找到原型,摩拜則是一個完全中國本土原創的商業模式創新。”
“摩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第一輛自行車,”王曉峰談到一個令他感動的場景:一位父親通過摩拜單車教她的女兒學騎自行車。“摩拜的安全性受到了家長的認可,而且摩拜省去了家長貿然花千余元買個自行車給小孩試騎的費用。”王曉峰似乎有點動容,“這些小的場景非常讓人感動,更真實也更能打動人,遠比掙多少錢更有意義。”
摩拜從零開始,發展到多個城市,數十萬輛的規模。在創新創業的大潮下,摩拜是一朵潮頭的浪花。身處這個偉大時代,無數有志之士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創意和勤奮,借助資本的力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PC用戶掃碼,手機用戶長按二維碼加“人民創投”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