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徐小平:天使投資充滿風險 我會投到生命終點

2016年12月02日15:23  來源:人民網-人民創投

人民創投網12月2日電 (記者 陳鍵)12月1日,“洞見·未來——2016中國天使投資峰會金投榜頒獎盛典”在北京新清華學堂成功舉辦。知名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演講中表示,天使投資就是一個充滿風險、勇敢者的游戲,盡管錯失過好項目、失敗過很多項目,他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以下為徐小平演講摘要:

剛才(清華控股)徐井宏董事長說到徐小平投資失敗的項目很多,大家熱烈鼓掌,我不知道你們什麼意思。假如你們是贊同他的話,你們的鼓掌是對的﹔假如你們是安慰我,你們的鼓掌也是對的。天使投資就是一個充滿風險、勇敢者的游戲。天使投資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助人為樂的項目和行為。我做了十年天使投資,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我是一個活雷鋒啊!太激動人心啦!中關村是個神奇的土地,我也希望我能投到一萬倍的項目,我會一直投下去,投到生命的終點。也許一萬倍會先來,也許生命的終點會先到!但是無論如何我都要堅持下去。

今天挺激動的,十年前,我都不太好意思說自己是天使投資人,因為沒多少人知道天使投資人是什麼﹔但是十年后,我還是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天使投資人,因為連鳳姐都做天使投資人了。但是早期創業的這種興旺發達,那種熱情是不可否定的。我認為天使投資應該要有更多的人投入,天使投資都是有錢人,把錢給沒有錢但有夢想、有追求的年輕人怎麼做都是好事。一個偉大的公司總是有起步的那一刻。天使投資可以說是整個經濟繁榮的源頭活水。

徐井宏董事長剛才說我是中國天使投資人的“先驅”,其實我是“先驅”之一。前陣子蔡文勝說我跟李開復、徐小平成立的天使會,裡面投的項目沒有一個是成功的。我很生氣,但他說的是事實!那麼天使會基金有幾個最有名的投資人在,為什麼還是不成功呢?

簡單來說,天使會是有個基金,我們有13個創始人,一人放了100萬進去當會費,它是個俱樂部,它不是基金。我們每半年聚一次,每次聚會大家就看幾個項目,然后放點錢進去,大概放了七八個項目后就不再放了,因為確實沒有人負責,沒人負責找項目、管項目、追蹤后來的發展情況等等。哪怕有個年輕人去負責,這個天使會基金也會是投資回報最好的基金。但是我們就真是一個公益組織的天使會,真是一個促進中國天使投資發展、鼓勵年輕人創業的一個組織,真沒把它當投資基金來做,所以蔡文勝委托我,今天演講要為天使會正名。

下面我要講講我跟蔡文勝不得不說的往事,2012年的時候我跟蔡文勝、楊向陽等人去西班牙旅游,到了巴塞羅那的聖家族大教堂,全世界最宏偉的教堂,建了一百多年了還沒完工。在教堂底下蔡文勝說,那時候Facebook花了10億美金收購Instagram。而2012年的時候,美圖秀秀隻值2億人民幣,當時一個機會就在我的眼前,我沒有珍惜,錯過以后才知道后悔,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投,結果現在,美圖秀秀值至少幾十億美金,很快也要上市了,而且他們的天使投資人們相約好了到時候去香港慶功,我當然也會去,隻不過一定是“強顏歡笑”的祝賀他。我又會想起在西班牙聖家族教堂下的話:上帝為什麼沒有給我啟迪去投資美圖秀秀。這也是天使投資的迷人之處和殘酷之處。但是天使投資一定要有良好的投資心態,去支持敢於冒險、敢於放棄的年輕人。

現在我要講講我過去十年做天使投資、過去五年做真格基金的深刻反思,真格基金的投資哲學是投人。我們都會反復問,為什麼要投他?我們的依據是什麼?理論是什麼?我們的理論就是投人,我們發展出一整套哲學,比如說我們不投模式、不投數據、不投成長,不投未來,我們隻投過去,過去這個人做的怎麼樣,我們就投他。后來變成了,投人“隻投牛”,一個人很牛,但是他沒有團隊,所以我們有個說法叫“投牛,而且隻投二牛”,就是看他的聯合創始人怎麼樣。整個這一套東西包括這個人的創業成本多少、放棄了多少,如果一個人本來就飢寒交迫,找不到工作,最好他先找到工作吃飽飯,對不對。但是這一套理論發展到最后,我們回首去看,其實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背離了真格基金自己的投資理念。

回首往事,每一個在座的投資人,一定都有那種痛心疾首的時刻,錯過了好的項目。想起來我這種情況其實不太多,但是有一個項目,一直給我帶來巨大的痛苦。2012年我去硅谷,當時有一個年輕人給我一個名片,他說要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顯示屏。當時就看了他給我的那個產品,看不出有任何激動人心的地方。他跟我講,他們是清華的畢業生,都在斯坦福讀了博士,其中有3個在IBM年薪都是幾十萬美元,他們現在出來要做一個項目,目標就是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顯示器。我就想,投他吧。但是我一問估值多少,他說是A輪,另外一個清華校友已經投了他,A輪要3000萬美金。我一聽,A輪的項目這麼貴,雖然我是個光榮的天使,但是我丟不起這個人。也許我當時是嫌他貴,也許是嫌那個柔性顯示屏看不出什麼東西,沒前途,最后沒投,他們就是后來市值達到200億的柔宇科技。最重要的原因是我違反了我自己的投資哲學,你想他們3個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中國最優秀的人才,放棄了最好的工作。這種人,3億美金我也應該投啊。

后來我問了很多朋友,他們說,“這個人不行,將來有風險。”“三星也會做、索尼也會做。”這是廢話嘛!天使投資,你隻能投人,因為他什麼都沒有,隻有時間能夠証明,而未來就在這幫創業者的手裡,所以說這件事是我唯一真正的遺憾。

想起來我們除了錯過的項目,還犯了一些其他的錯誤,這些錯誤也與我們的投人哲學有點關系。我們在直播領域是第一個投的,在出行分享領域也是第一個投的,在健身應用領域也是最早投到的,但是最后他們都沒做好。關鍵是,我們后來也沒有跟上去,看到行業真正的Winner走出來了之后,我們沒有去追。因為我們總覺得,我們投的企業就是最好的,我們要支持我們投的創業者。所以就在競爭者崛起,就在我們幫助創業者的時候,夢想著希望他們能走在最前面的時候,漸行漸遠,錯過了機會。

去年10月份,有一次我從飛機場出來,遇到映客的天使投資人鄭剛。他見了我很激動說,“小平,你知道映客嗎,我投了。”他當場拿出手機來,我立刻看到有人給他打賞,鄭剛他一個月能在映客上掙4000塊錢。鄭剛長得那樣“可愛”,居然一個月能掙4000塊!可見這個東西的生命力有多強。但是我想,你用你的映客吧,我有“在直播”。就是這種“自戀”,或者對創業者無條件的愛,回想起來我覺得是一種錯誤。因為投資人支持創業者的目的還是要投出行業裡的領袖來,還是要追求一萬倍,沒有一萬倍,也要給我一百倍的回報,而不是自娛自樂。

當我們看見競品,應該嚴肅地跟創業者對話,去逼迫他們,給他們資源,讓他們提升。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作為投資人,我認為對創業者真正的熱愛,是支持行業裡最優秀的創業者、跑在前面的、最有希望的創業者,而不是拖著耗死。這也是我們自己在不斷反思的東西。

稍微總結一下,真格基金引以為豪的,甚至起到顛覆性作用的投資方法,就是投人,什麼都不管。我至今跟王強心理上都不認為自己是投資人,我們是優秀年輕人的發現者。

投資人每天在做的都是“發現優秀年輕人”的事。唯一的不同是,在新東方,我們發現優秀的年輕人后,“拿他一點錢”﹔在真格基金,我們發現優秀的年輕人后,“給他一點錢”,這是“替老俞還債”。

這是我們工作的本質,所以,記住投人哲學,當我們忘記這一點的時候,當我們把自己當天使投資人的時候,就會迷失方向。什麼估值啊、模式啊、競品啊,其實過去5年,要有什麼經驗教訓要分享的話,就這些東西。

第一,投人哲學沒有辜負我們,但是我們自己經常會被“蒙住雙眼”。比如有一次一個項目,一些一流基金已經給了offer,看著兩個創始人我自己就笑,覺得這兩個人是不應該投的,但是這兩個一流基金我又不能夠不尊重他們的專業性。雖然知道這兩個人一定做不成,最后還是投了,然后他們真的就做得不好,給他們投資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數據最高點。一旦你的產品做好了,競爭就滾滾而來,本來沒有做的人現在做了。所以創業他們說是個馬拉鬆,我覺得不是,我覺得創業是一個“馬拉鬆式的拳擊運動”。所以投人哲學,最終還是要堅持,看這個創業者到底怎麼樣。至於怎麼看人,我講過很多,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寫成文字,全面的說出來。

第二,投人哲學要發展。像柔宇科技,如果我一開始不給自己加一個天使投資人的框框,就當早期投資人,假如我就把它當成一個300萬的項目,就投30萬美元,我拿一個點,今天這個點也值兩個億了。所以我們發展了一個戰略,去年年初我在內部提出來的,叫ATA,from angel to Pre-A,因為天使投資是在暗處,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偉大的人物,“未來的馬雲”要創業了。等到他拿到錢,成品出來,這時候已經是Pre-A了,所以假如我們把眼光放到Pre-A的項目裡去,我相信我們的成功率、命中率會大幅提高。這是我們心態的改變,也是投人哲學的發展。

第三點,投人哲學要拓寬,從跟隨一輛賽車到跟蹤整個車隊。即使他翻了車我們也要把他的輪胎,賣到回收廠去。一個領域的優秀創業者,他們都應該是真格基金支持的對象。當然,這樣會有一些具體問題,你投了這個項目,再投一個競品,創業者會很痛苦,但是我認為這是投資者哲學、投資思想、價值觀的拓展。天使投資人的職責就是投到最好的項目。

有人說過,“對於一般的項目最好不要花時間,因為他會浪費你的精力。”去扶持真正優秀的項目,對於我們真格基金來說,我們是以“創業者最好的朋友”聞名的。但是當一個項目明顯不行的時候,我覺得應該給他各種各樣的診斷咨詢幫助,如果不行的話,應該大膽去找業內同一賽道上的優秀項目。這個我還沒有完全想好,但是毫無疑問,這是真格基金過去幾年相繼錯過滴滴、映客這幾個特別優秀項目的主要的教訓。

總之,過去5年,中國天使投資行業從非常早期到現在逐漸走向世界,這是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過程。創業當然有春夏秋冬,有波浪起伏,但是中國的創新創業是充滿無限的歡樂的。所以,盡管創業有挫折、遺憾、失敗和痛苦,但是每天醒來,我都會為今天可能發現的、見到的,未來的商業領袖而激動而振奮,而充滿活力。

(責編:賴悅、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