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直播平台“刷粉”成本暴漲10倍

倪明

2016年11月04日08:32  來源:廣州日報

今年初以來,針對直播平台的監管政策密集出台。今年文化部下發了第二十五批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名單,從7月份公布的處理結果來看,文化部查處了23家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共26個網絡表演平台,共計關閉嚴重違規表演房間4313間,處理違規網絡表演者16881人。其中,熊貓、斗魚、六間房等12家公司被責令整改。

9月,廣電總局下發《<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審批事項服務指南》,申請單位需滿足的條件需要“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注冊資本應在1000萬元以上。這也意味著,大部分的直播平台均不具備上述資質。

行業門檻高企:

視頻牌照炒到2000多萬元

據記者了解,在眾多知名的直播平台中,已經拿到“視聽証”的公司僅有YY、映客等少數直播網站及騰訊、愛奇藝這樣的成熟視頻網站,而截至目前,斗魚、熊貓直播、花椒直播、全民直播、陌陌等直播平台尚未在網站底部公示視聽許可証。

對此,一下科技副總裁陳太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視聽証”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最大門檻。“各家的做法都是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即收購一家有牌照的公司或與他們合作來解決。”據他透露,目前視頻牌照的價格已經炒到2000多萬元。

另一家直播平台咸蛋家也表示尚沒有取得“視聽証”。“不過2015年我們已經在申請,目前處於審批狀態。我們也在等廣電總局更為具體的內容出台,屆時看是否能夠對直播行業有所傾斜,同時通過合作的形式盡快解決牌照問題。”

刷粉成本暴漲:

刷粉起步價5元

直播主播刷粉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回訪發現,監管政策出台后,刷粉成本“水漲船高”。前日,本報記者在淘寶上以“直播刷粉”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300多家相關店鋪提供刷粉行為,尤以針對映客、花椒的為多,美拍、快手、B站、酷狗繁星、YY等也有相應刷粉賣家。不同店鋪提供的價位、套餐有所不同,帶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刷粉”業務主要包括點贊、評論、轉發、漲粉、增人氣、提高播放量等,更為高級的則是保証“上熱門”。

記者在一家號稱“映客定制 團隊設計”的某天貓旗艦店看到,在該店可用1元購買映客直播500粉絲量,聲稱“下單之后10分鐘左右開始,安全穩定,永不掉粉”,並且該“產品”的月銷11160筆,但報價已是兩個月前的10倍。客戶回復說“因為后台漲價了”。而在另一家“安全高效實惠”的網店,刷粉起步價是5元,刷5000粉絲的價格是之前的45倍。

從聯系賣家至粉絲全數到號,從0粉絲到500粉絲,記者體驗的這整個過程隻用了10分鐘。而昨日再次登錄,粉絲數量也沒有下跌。記者注意到,1元購買的這500“粉絲”普遍是有頭像、有昵稱的,在直播平台上可“以假亂真”。

行業觀察

B端市場“悶聲賺大錢”

日前,映客直播投資方昆侖萬維擬以2.1億元出售映客3%的股權。以此計算,映客的估值高達近70億元,相比年初的3.78億元,8個月時間內身價暴漲17倍。然而,高估值下C端直播行業的盈利問題仍讓業界“迷茫”:如果在線人數每達到百萬人,直播平台每月僅帶寬費用就至少要花掉3000萬元左右,廣告和打賞成本不足以覆蓋。 “直播這條路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經過市場驗証的盈利閉環,很多平台在融資后都開始給自己准備一條后路,萬一直播走不下去,也可以轉型。”作為第一批進入直播行業的某直播平台資深高管唐薇(化名)向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發現,身處風口的直播企業轉戰C端市場。直播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用來作為新興的營銷陣地,各種企業發布會都添加了主播直播的因素。一位來廣州“趕場”的上海的網紅直播告訴本報記者:“一個月能接三四單企業發布會。”某公司人士昨日表示,主播參與的企業邀約活動越來越多,量級最高的主播出場費高達十幾萬元,最低的網紅也要一兩萬出場費。

“相較於C端市場的‘賠本賺吆喝’,B端市場一直在‘悶聲賺大錢’。”易觀智庫互聯網娛樂分析師王傳珍分析,直播在過去的一年內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但C端市場和B端市場呈現出迥然不同的發展態勢。C端產品百花齊放,僅秀場娛樂直播就佔據視頻直播應用市場44.5%的份額,但C端直播平台目前整體處於且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處於燒錢階段。

“直播一定會回歸價值直播”,保利威視CEO謝曉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商業模式大多數仍在摸索階段,整體營收乏力﹔而B端直播為企業提供專屬服務,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專注在線視頻教育直播的廣州易方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公司僅僅創立半年就開始盈利。發力商務直播市場的微吼直播,截止到2016年9月份直播活動場數突破200萬。

據透露,目前B端視頻直播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視頻直播基礎服務費用﹔第二是視頻直播增值服務,如精准數據邀約、活動推廣和數據分析等。對直播平台而言,將巨大的流量向B端變現,一方面可以將頂級主播隻帶人氣不帶利潤的情況有所改觀,另一方面相比於C端,B端顯然更容易進行商業化。

(責編:胡曉、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