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貝克曼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喬納森·吉特仁說,吉米·威爾士是人類知識史上最偉大的創造之一,他不僅是一位互聯網企業家,更是一位向往自由的理想主義者。
與其他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互聯網企業家不同的是,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是一名印第安那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博士。1966年,吉米·威爾士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名叫漢斯維爾的偏僻小鎮,童年在母親及祖母經營的小型私校受教育。1994年,威爾士離開學術界決定從商,並前往芝加哥發展,而直到1998年恰逢萬維網的蓬勃發展時期,吉米·威爾士移居聖地亞哥並開了一家網絡公司,才算是正式開啟了他的互聯網之旅。
威爾士對於“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在線百科全書”這個概念非常迷戀,他的童年是看著父母的貼滿了書簽的世界百科全書長大的。1999年一則轟動一時的關於《大英百科全書》全卷上網供人免費查詢與下載的新聞帶給他啟迪,令他萌生了建立一個真正“開放、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的想法。雖然最終這場《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的免費午餐未能持續太久——僅兩年后,網站便由於經營困難而不得不向用戶收費。但是,在吉米·威爾士的努力下,一個全新的免費在線百科全書網站由此誕生,這便是維基百科的前身。
然而,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威爾士在網站上線之初發現精英路線走不通時,一直飽受困擾。直到不久后,當他發現了維基——一個源代碼開放的合作軟件時,這一切問題才迎刃而解。2001年1月15日,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全書正式問世了。
如今的維基百科已經有了285種不同語言的版本,每個月有超過200億的瀏覽量和約5.16億個獨立訪客。它是世界上訪問量排名第五的網站,排名僅次於谷歌、雅虎、微軟和臉書。據相關人士估算,如果維基百科要刊登廣告,其價值最多可達50億美元。可是,如果要把維基人無私奉獻的勞動成果公然地進行商業販賣,這便背離了威爾士創建維基百科的初衷。
紐約科技顧問公司的主管兼雅虎董事之一的邁克爾·沃夫說,“這件事矛盾的地方在於,阻止維基百科發展成為一個富有的盈利企業的東西,正是那些讓它如此有價值的東西。”作為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及世界上最著名的宣傳互聯網自由的巡回演講者,威爾士被評為“全球青年領袖”的稱號,甚至登上了《時代》雜志所評出的“2006年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的榜單,可是他的個人淨資產隻有100萬美元左右,與其他身家過億的互聯網企業家們賺的錢相比不值一提,他也因此被人笑稱是唯一一個舉世聞名卻不是億萬富翁的互聯網家。
雖然創立維基百科未能讓吉米·威爾士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但是威爾士依然會為了他理想中的互聯網——一個不被企業或政府的私人利益禁錮的世界而奔走,宣傳關於自由互聯網的言論,以求得到更多人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