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深圳又一次站上新起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涌流
深圳是中国首个经济特区,一直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窗口。2019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深圳改革开放开启新篇章。
此次《方案》出台,正是将这一重大决策落实落地之举。《方案》明确,将支持深圳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方案》针对要素市场提出多项措施,促进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充分涌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具体看,土地要素方面,《方案》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等;劳动要素方面,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探索特殊工时管理制度等,完善劳动力流动制度;资本要素方面,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等;数据要素方面,完善数据产权制度,试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等。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认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圳赋予更多自主权
看《方案》内容,“授权”“试点”等成为屡次出现的高频词。
围绕“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的指导思想,《方案》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等。
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在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方面,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
在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方面,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扩大航运业对外开放。在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方面,赋予深圳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设立和撤销权限,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赋予省级电视剧审查等管理权限,完善文化体育运营管理体制。
在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方面,赋予深圳占用林地省级审核权限,提升城市空间统筹管理水平。
新时代深圳特区再出发
此次对外发布《方案》,选在了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专家指出,《方案》的出台将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之际,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在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部署。”
《方案》制定的改革措施及各项授权事项,后续将如何展开?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分批次研究制定授权事项清单,按照批量授权方式,按程序报批后推进实施,有关方面也将按照《方案》要求和经批准的事项清单,依法依规赋予深圳相关管理权限,改革有望实现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同时,广东省和深圳也将落实地方责任。《方案》明确,广东省要将加大多个方面放权力度,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圳要担负起试点主体责任,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调合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指出,深圳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优势,把握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发活力、抢占先机、应对挑战,为全国层面深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