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辽宁方大集团为甘肃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2020年10月22日08:38  来源:中国网

“搞扶贫项目不同于企业生产,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是比较陌生的领域。但我们顶着压力和挑战,硬是啃下了‘硬骨头’,让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造福于东乡群众。”谈起最初参与东乡县扶贫工作时的情景,辽宁方大集团所属方大炭素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朱良成感触颇深。

2019年6月,朱良成与120多位同事投身于东乡脱贫攻坚主战场,将一腔热情倾注到了东乡这片热土。从那时候起,他们肩负起辽宁方大集团产业扶贫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书写新的人生篇章。他们艰辛付出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后的“幸福指数”。

在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辽宁方大集团听从党中央号召,在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下,2019年入驻甘肃省东乡县进行产业扶贫。要做到精准扶贫,就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实施靶向治疗。怎样找到适合东乡的扶贫路子?怎样找准东乡扶贫的突破口?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方威主席亲力亲为、亲自推动,带领辽宁方大集团旗下7家大企业负责人深入东乡24个乡镇调查研究、现场论证、座谈交流,把“贫”脉找“穷”根,针对性地制订精准脱贫措施,确定了“全面帮扶、项目运作、微利持久、让利东乡”的扶贫模式。在方威主席的亲自指导下,辽宁方大集团旗下七家大企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扶贫工作小组,拉开了东乡产业扶贫的帷幕。

一年多来,方大企业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协作,截至目前辽宁方大集团已在东乡县累计投入资金5.5亿元,落地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7个,盘活运行扶贫车间31个,解决就业9000多人。通过创新扶贫机制,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化,不断提升东乡县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效破解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题。

在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方大人也从中接受了洗礼。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脉搏,方大人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和决心。

“扶智+扶志”——从思想观念上拔穷根

“全国扶贫看甘肃,甘肃扶贫看东乡。”东乡县被称为“地球的肋骨”“大山聚会的地方”,这里海拔高,自然资源匮乏,缺水少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东乡县脱贫攻坚的事业中,政府、社会、企业多发发力,构建起大扶贫格局。

在扶贫实践中,方大企业扶贫工作人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东乡脱贫的难点究竟在哪里?大家逐渐认识到,扶贫工作既不缺项目、缺资金,也不缺人才,最难的、最迫切的是改变当地群众旧有的思想观念。受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有好多人不愿出远门,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勤劳致富的意识薄弱,向政府、社会“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这里的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上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很费劲,刚开始工作开展得很艰难,愿意主动报名到车间务工的人寥寥无几。”一位方大扶贫工作人员介绍说。他和同事们挨家挨户上门做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经常碰一鼻子灰回来。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一天下来,脚磨出了血泡,但他们并不灰心,第二天继续坚持去家访。在东乡县各级干部及合作方的共同协助下,扶贫工作人员逐步克服了与村民语言交流的不便,逐村、逐社、进村入户讲扶贫政策,讲产业优势,动员村民投入车间生产,鼓励村民学习技能,安心上班,早日脱贫致富。

通过不断找方法、补短板,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不断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的实际困难,让乡亲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渐渐地,通过口口相传,群众的积极性逐步被调动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家门,到扶贫车间上班。

对此,今年25岁的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妇女马林红深有感触。自从由方大炭素和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的甘肃本聚手工艺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南阳洼村后,村里的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

“扶贫车间刚开始成立时,只有四五个人报名,我天天到村民家里去做工作,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我将自己的工资表和挣到的钱拿给大家看,许多村民才相信了。”马林红介绍说。后来,马林红动员自己的婆婆到扶贫车间里打工,她的示范带动很有效果,到车间报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村里越来越多的姐妹们主动到扶贫车间打工,现在车间里订单很多,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方大企业在加快帮扶项目落地、提升产业扶贫带贫益贫层次的同时,本着“精准持久、群众参与、让利于民”的原则,注重通过宣传、思想引导、激励带动等各种方式引导务工群众逐步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勤劳致富的意识,帮助他们从思想深处挖掉“穷根子”,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输血+造血”——以产业拓渠道促增收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持久扶贫。方大企业的做法是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把产业扶贫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

在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方威主席的关心关爱、悉心指导下,方大扶贫工作组深入调查、谋划研究、细化措施、加快进程,表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一个个产业帮扶项目迅速落地东乡,展现出了方大速度、方大效率、方大情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方大企业产业扶贫的成效如何,东乡群众最有发言权。

“每个月我会按时领到工资,每月工资收入不低于2600元,而且随着我技术水平的提升,每个月工资还在逐步上涨。感谢方大企业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机会。” 34岁的闵麦乃家住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三塬村,过去她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自从由辽宁方大集团所属企业方大炭素投资兴建的临夏州回味斋食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后,她成了一名产业工人,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方大腾达服饰有限公司天桥扶贫车间主管马春兰说,她喜欢在扶贫车间上班,车间就建在自己家门口,挺方便的,家中老人都很支持。她每月能按时领到工资,家庭生活有保障。她用自己学到的缝纫技术教会了许多扶贫车间的姐妹,让大家跟自己一样凭技术挣钱,一起脱贫致富。自从到车间上班后,她不仅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提高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方大企业的爱心。

“再也不用背井离乡,我在这里工作很开心,从家到单位就10分钟,单位还管吃管住,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呢。” 马艾米乃家住东乡县达板镇,说起自己在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上班的情况她满心欢喜。在车间里,还有很多和马艾米乃一样的东乡族妇女,她们再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员工满勤月收入2600元,计件奖励后最高可达5000元。

增收是脱贫的关键。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甘肃方大富凰东西协作制衣有限公司针对电脑编织机操作岗位,制定了高于行业标准的激励政策,此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该公司河滩镇扶贫车间的藏族员工桑杰草不识字,但她积极主动向汉族师傅学习电脑横机操作方法。现在,在汉族师傅的耐心帮助下,桑杰草已经一人能够操作11台机器,她6月、7月两个月工资都达到4000多元。

方大扶贫项目遍地开花,让许多像闵麦乃、马艾米乃一样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学到技术,帮助她们成为产业工人,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辐射一村”的目标。一个贫困群众的稳定就业,就能改变一个贫困家庭。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又会给其他村民的观念造成冲击,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劳动致富的道路,整个村子有了新的希望。

“内驱力+外驱力”——助力东乡布局发展目标

8月25日,正值东乡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之际,在辽宁方大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方大炭素出租车和公交车扶贫项目公司——东乡族自治县振东致远公共客运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运营,结束了东乡县没有公交车的历史,彻底解决了东乡人民出行难、出行贵的历史性难题。这是方大人为东乡县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别的厚礼。

东乡县终于结束没有公交车的历史,这只是辽宁方大集团参与产业扶贫所取得重大成果的缩影。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奋战,方大企业通过构建“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盘活东乡县内扶贫车间资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方大影响力大、资金雄厚等优势,积极牵线搭桥串联牵引,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成立联合招商组,先后赴广州、深圳等地引进更多龙头企业协力推动产业扶贫,成功招揽了一批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东乡。同时还助推了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在东乡聚集落地,进一步壮大了帮扶合作力量,实现强强合作、产业互补、互利共赢,为助力东乡发展注入了更强劲动力。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进程中,辽宁方大集团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特别是充分考虑到东乡县传统种养产业占比大、附加值不高的实际,按照集中连片、龙头牵引、延伸链条、打造特色的思路,积极配合县上开展种植结构调整、规模效益提升工作,有效破解了传统产业发展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不高等难题,填补了产业发展空白。

(责编:张宏莉(实习生)、王震)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