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 吕永奇)9月7日,以“推动天然气交通应用,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主题的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天然气发动机燃料论坛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揭幕。
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为本次论坛致贺辞
作为“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天然气发动机燃料汽车拉力活动的一部分,本次论坛围绕天然气交通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等内容开展技术交流、分享经验心得,旨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响应中国政府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特别是以天然气为发动机燃料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俄哈三方绿色物流大通道建设。
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为本次论坛致贺词。他表示,此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共同举办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天然气发动机燃料汽车拉力活动,既是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助推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国际交流的重要实践,也是打通中国到西欧的交通走廊,建设一带一路国家“绿色物流大通道”的务实举措,将更好展示天然气作为车用清洁能源,在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也将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公路运输领域清洁绿色发展。
专家指出,中国正大力实施的能源消费革命是中俄哈油气合作的重要契机。
论坛期间,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嘉宾对论坛的举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小丽等11位专家学者围绕天然气发展机遇与挑战、交通领域应用天然气现状与前景、天然气重卡发展现状与展望、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优势和潜力等主题进行演讲,不仅为加快推进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打造绿色物流大通道进言献策,也为中、俄、哈三方共同建设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提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中石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关企业在油气领域广泛深入开展合作。中俄原油一线、二线分别于2011年和今年初投入商业运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计划明年投产(2024年达产后年输气量将达到380亿方);亚马尔LNG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极地蓝金”成功登陆中国,明年起每年将向中国提供约40亿方天然气。中哈油气合作历经20余载,中哈原油管道自2006年投产以来,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超过1.1亿吨;哈萨克斯坦天然气于去年10月进入中国,截至今年8月已供气53亿方。一系列成功的国际油气合作案例,既给有关各方带来共同利益,也助推了中国油气市场的稳定供应和健康发展。
中俄哈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凌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局长兼处长米哈伊洛夫·亚历山大、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运输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乌鲁姆巴耶夫·阿乌耶兹汉等众多国内外行业资深人士参加会议并积极发言。此外,中俄哈天然气发动机汽车拉力活动车队也代表参加论坛。据了解,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该车队已行驶1200多公里,9月7日后将离开西安继续向西,依次穿越定西、兰州后到达武威,之后经霍尔果斯出关,穿越哈萨克斯坦后到达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