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三节课后显慧:一名产品经理的教育情怀是将服务做到极致

李威

2017年12月04日12:41  来源:人民网-人民创投

“做教育的人心里面一定有一种情怀,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能让这件事变得更好,一定比我赚到很多钱来得更重要。”

在创立三节课之前,后显慧(Luke)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十年,历任智联招聘产品经理、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世纪佳缘产品总监、百度产品架构师等职,如今他更多的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位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者,用自己的努力为互联网人建立一所在线大学。

11月26日,已经创业两年的后显慧在三节课举办的首届“有可能”互联网大烩的现场,宣布将与科特勒中国、《增长黑客》作者范冰合作发布市场营销和增长黑客两门新的在线课程。同时,三节课还在现场展示了从近30万份学生作业中挑选出来的73份优秀作品,进行了一次互联网人学习成果的展示。“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梦”又离后显慧近了一步。

三节课不是知识付费

在三节课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付费也随着在行分答、知乎Live、得到、喜马拉雅等的推动而成为了创业者们竞相追逐的一个风口。后显慧却并不认可有人将三节课也归入到知识付费的浪潮中,他更愿意将三节课定义为一家主营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在线教育公司。

“我们是有好的内容加好的服务。三节课在这里,比较明确的就是我们做教育的。”后显慧在接受人民网创投频道(ID:renminct)采访时表示,大部分的知识付费项目都是通过去研究思维模型,来提升用户的认知,增长他们的见识,而三节课是通过研究能力模型,来提升用户的能力。

正阳公关创始人贾大宇为此次活动策划了优秀学员作业展认为,三节课的定位比较清晰,在知识付费的热潮中抓住了一个让用户痛不欲生的痛点,就是能够为用户学以致用提供保证,是在进行一种比较系统的教育,而不是只给用户提供了谈资。

目前,三节课的在线课程分为三个层级:P1课程主打认知、概念,P2课程主打方法论、体系化、还原、分析和复盘,P3课程进行创造和规划。大部分用户学习的是前两个层级的内容。第三层级的创造性内容,则需要用户在拥有几年实践经验之后再继续学习,后显慧将这一层级的课程称为CMO训练营。

作业任务重,整个过程痛苦是三节课的一大特色。对于每一个来报名参加课程的人,三节课都会提醒他,不要去想找干货,想找干货趁早就走,这里只有“虐和作业”。课程的第一周会开放给用户,适应不了,可以直接选择退出。

“基因不一样,假设也不一样。他们(知识付费)要求的是不要训练,要不断发掘新内容,一定是要让大家的眼球跟着你走,发现好内容且能够把好内容给买回来,这是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是做好服务能力,一对一的服务、班主任的服务、点评标准化课程的逻辑很标准化,加案例方法基本不变。”后显慧表示。

但是,三节课也不像一家传统的职业教育公司。后显慧和团队引入了知识付费和社群的玩法,用户不必完全脱产,社群里有人讨论学习,还有助教为其答疑。“这是在知识付费和传统教培中间的一种模式,我们很难去简单的定义化。” 后显慧说道。

做教育“慢”一点比较快

后显慧认为,想成为一个专业人士、掌握一个专业技能,必须有刻意的练习。而对于教育机构而言,确保用户能够进行刻意的练习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想做出一定的成效,就需要搭建一套合适的教学和服务体系。

三节课会将课程分为三种:大道理、有逻辑和可训练。讲“新零售”等大道理的课程,三节课现在不会去做。对于知乎和喜马拉雅上的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内容,如果能够与可训练相结合,即老师出过书、做过线下课程,且这些课程能够被三节课转化称可以训练的方法论,会被选择成为三节课的内容。

“我们是录播课,我们要选择好的IP,这个IP能够把它变成可复制训练的方法论。”在后显慧的介绍中,一个课程往往会包含三个部分,方法论、案例包和作业包。整个课程打磨的过程从立项到上线需要6个月的时间,老师先打磨3个月,三节课的团队再进行3个月的内测和迭代,“能够真正把它做成体系化,不脱一层皮是做不了的,比出书还难呢。”

同样需要进行细心布置的还有三节课的服务体系,这是三节课最重的那个点三节课有两个标准化,一个是上述课程内容的标准化,另一个就是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形成了选择助教、培训助教、考核助教、激励助教、淘汰助教一整套标准化的流程。然后通过后台系统的辅助和激励机制的实行让整个系统正常运转下去。

“助教在我们这就是小行家。比如我们两个人上课,我们可以去选择我们喜欢的助教,一个好的助教很容易被抢走,后面来的人想进来,就需要给助教发红包打赏,助教就会很开心。”三节课过往的一些优秀学员是他们最好的助教,因为他们知识有盈余了,就开始追求成就感。

从课程的标准化到服务的标准化,在后显慧看来,三节课之所以选择这种比较重的商业模式,是因为这也是三节课构筑壁垒的一种方式。课程服务体系搭建好之后,会让课程的效果发挥得更好,保证老师的口碑和品牌,这样好的IP也自然会更倾向于与三节课合作。

“我经常说在教育公司来说慢一点比较快,慢慢做比较快,快了做不行,当我有100万用户的时候,回过来再做服务这件事情,会跟不上。”后显慧说,“(移动互联网上)轻的事情已经没有了,都是重的事情了,我们以前叫一分耕耘十分收获,现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者两分收获。”

下一步是大学生市场

三节课目前有B端和C端两方面的业务,其中B端占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C端占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在B端,三节课会将一些课程卖给京东、唯品会、滴滴、58同城、链家、招商银行等客户去做内部培训。在C端则是服务现有的用户。后显慧表示,创业两年之后,三节课已经基本实现了盈利。

在后显慧的计划中,未来三节课要做三件事:第一是把现有的人群继续扩大;第二是把服务继续加强,这是三节课的核心壁垒;第三是把三节课的触角往大学生市场去延伸,这是我们新的市场。“前两个是守住,第三个打开新的市场”。

后显慧认为互联网能力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正在慢慢下沉到传统行业中,同时,互联网从业者又面临着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的问题,即将走上职场的大学生则在如何掌握互联网能力方面显得需求更为迫切,也更加具有学习的动力。

在他看来,大学生从校园到职场之间有一条职场能力的鸿沟,欠缺了实战性的面向职业能力的教育,这是三节课的机会所在,“大学里面教育的目标,是让人成其为人,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成其为某种人”。而且,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三节课能够做好在线运营和社群的经营,这是大学生们比较适应的。

“大学市场太大了,一年800万毕业生,我们拿10%,在中国的职业教育里面,应该是非常的重要的一家公司了。”后显慧认为,“很多时候做教育的人,也不一定能够被所有的市场接受,所以我们恰逢这个时代,看到了这个机会,正好也能用上,这就是一种幸运。”

(责编:李威、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