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总裁刘怡。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是朱自清对时间不知不觉流失的感叹。但对现代人来说,让人怅然所失的不仅是溜走的光阴,还有可能是企业的商机机会和个人的发展机会。
当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层主升浪涌现,企业家、创业者、公司白领焦虑再起,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的总裁刘怡却说:我们有“药”。
黄金时代
今天,新生代中国网民会把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应用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但在20多年前,比尔·盖茨认为“互联网将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一个配角”。中国互联网产业同样有一段青涩的历史。
作为易观的“1号员工”,像刘怡这样的从业者得以有机会感受到那个时代互联网既微小又顽强的“脉搏”,并伴随它走过少年期、青春期、壮年期。
在比尔·盖茨发表“错误论断”之前的1994年的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彼时,远离主城区的中关村还是北京人买电脑、光盘的首选地,站在大街上,到处可见的是拉硬软件的板车、三轮车。
让众多早期互联网创业者反复提及的是,1995年,中关村路边广告牌上有一句激荡人心的发问:“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远?”1999年,中华网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2000年5月15号,浩浩荡荡的互联网创业潮催生了“金矿”边上的“卖水者”——易观。刘怡入职新公司,一个朴素的想法是要做线上网民行为研究。
选工作、创事业,有时像是买股票。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成功有两个关键点:选股、选时。易观拿了一手好牌,但在当时看来,似乎又“生不逢时”。
“我一来,马上就赶上互联网行业第一拨‘泡沫’,包括四大门户在内的所有客户都没了,而我们自己还没形成特别明晰的计划与逻辑,路走不通了,但还要活下去,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就是易观创业团队苦苦求索之时,美国的市场分析公司Gartner的高管正在争论:一派为指责对方“为什么想进中国”,另外一派的答案是“中国市场很厉害”。最后的折中方法是先在中国开展业务,把易观团队当作潜在并购对象来培养。
Gartner的优势在于,他们有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市场的硬件、软件、服务、电信数据,有清晰、完整的创新产业研究方法论,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为打造易观,Gartner的各个分析师甚至从国外赶来培训员工。
“好老师+好学生”,最终让易观脱颖而出,不断赢得发展机遇,从而有机会见证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过程。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让中国在该领域站到了世界前列。到2017年7月,中国3家企业进入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10强,9家企业进入前30强。
在这个过程中,易观的数据与观点成为行业引用的热点,成为评价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标准。作为第三方服务企业,刘怡相信,易观所有努力是有价值的:分析师能为早期混乱、未被定义的创新产业提供专业、理性的智力支持,能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明确方向。
未来已来
不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来了。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留有这样一个待解的设问: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孙正义谈到人工智能时说,目前机器人已在某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未来30年,它们在大多数领域都会比我们更聪明;马斯克说,为避免在人工智能时代被淘汰,人类需要成为“半机械人”……
马云的警告同样惊人:如果思维不改变,30年后,你的孩子将无工作可做。为布局未来,马云将阿里巴巴划归为大数据公司,坚持认为大数据将会对新能源、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进行重新定义。
作为敏感度强的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很早就察觉到新趋势的力量,并不断改变、调整自身,从2012年起,易观开始在大数据层面发力,成立技术团队,提升技术数据的标签含量,用技术去升级原来分析师走通的商业模式。
刘怡强调“重复性强、有规律可循、表现型的内容,越来越依靠机器去采集、分析和挖掘;定量预测性的,需要更及时、准确内容的,要靠大数据技术和机器算法去实现。”
反映在公司管理层面,技术可以取代重复作业岗位的趋势非常明显,很多常规性报告的编辑整理工作开始由程序接手,因为“连贴PPT图表和基本的分析都可以由机器完成了”。目前,易观工程师是分析师的两倍。
刘怡称,报告是一种观点的表现形式,可读性虽然强,但是并不全面和及时,很难快速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现状。在互联网的下半场,易观需要考虑的是为企业提供更实时的分析工具来解决企业的用户运营、业务运营的问题。
数学专业出身的刘怡介绍,分析师要尊重数据、用好数据,一个明显的论据是,海量信息会产大量人类很难察觉的关联结果,如果人们不能理解这种内在的关系,就不能有效商业化。这种关系的发现能力,就是AI很重要的应用方向。机器甚至会触及到“价值观”层面的内容,比如,常接触“逃离北上广”信息的人,会有独特的商业需求。而在数据处理速度上,人更没法跟机器比,一分钟的优势可能会产生效率更高的结果。
易观有个计划,希望基于原有成熟的系统逻辑,更好地驾驭好数据、算法,把更多的数据、技术,以及更快的商业场景部署到合作企业,帮助企业构建好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外的第四张表——数字用户资产表。
这些理念造就了易观现在的产品与服务形态,它的两款重点技术性产品,一个负责给企业的用户运营和管理做“体验、扫描”,叫千帆,一个负责“开药方、治病”提升运营效率的,叫方舟,背后用到的是大数据的资源与算法技术。
设想公司的未来,刘怡更愿意说易观是个人工智能公司。她的想法是,由机器人在家写报告做分析,给源源不断汇集而来的海量数据做清洗、处理、挖掘和预测,分析师则出去演讲、喝茶、谈客户、解读数据,人起到的是沟通界面和思想碰撞的作用。
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某位投资人曾设想过一个宣传口号——“未来已来,爱来不来”,但最终改成“未来已来,欢迎你来”。但像刘怡等这样处于行业前沿的人也许会说,“来与不来,未来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