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洋垃圾”禁令强制断粮 新三板企业影响几何?

吴志

2017年08月07日08: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宣布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

  我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由来已久,国内也有不少从事固体废弃物进口、加工的企业。在新三板,也有部分资源回收企业主要原料依赖进口,此次禁令是否会给它们带来挑战?

  禁入“洋垃圾”

  早在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有关实施方案。时隔3个月,该方案正式发布后,又引起热议。被重点关注的,是将在今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的4类固体废物。

  根据媒体披露的名单,4类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中,生活来源废塑料共有8种,包括铝塑复合膜、PET饮料瓶(砖)等;钒渣4种,包括冶炼钢铁产生的钒浮渣、五氧化二钒等;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分别有1种、11种,总计24种固体废物。

  从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禁止4类固体废弃物原因基本一致——环境危害较大。

  有从事钒研究的人士告诉新三板论坛记者,钒渣被禁主要是因为它属于有毒危废,如五氧化二钒为剧毒物质;另外,我国钒资源较为丰富,并不需要从国外进口,限制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也十分有限。

  在禁止进口的生活来源废塑料中,铝塑复合膜名列其中。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李建明(化名)告诉新三板论坛记者,铝塑复合膜的主要来源是牛奶包装所使用的利乐包,它是铝、塑料、纸的结合体,还含有油墨、胶合物等,处理起来复杂,环境代价相对较高。

  除上述4类24种固体废物外,近日还有消息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分会已接到通知,2018年底将禁止进口“废七类”,包括废电线电缆、废电机马达,散装废五金等。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该消息属实。

  对此,安泰科张芳博士表示,禁止“废七类”,主要是因为这类固废实物量很大,但纯粹的金属含量很少,价值不高。同时部分进口料夹杂严重,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国家从环保的角度,对它进行了限制。

  多家企业依赖进口

  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调查发现,在新三板,使用进口原料的资源回收企业并不少见。

  目前,归属“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的新三板企业共有65家,其中有28家主要从事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据记者统计,65家企业中,在公开转让说明书或年报中披露使用进口原料的企业共有8家。

  其中祥云飞龙(837894)、巨东股份(834815)、万兴隆(831025)3家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资源回收加工;陆海环保(834562)、龙福环能(833766)、百川科技(835634)、利达股份(833329)、福泰资源(871463)5家企业主要从事废旧塑料加工利用。

  从对进口材料的依赖程度来看,各企业差别明显。如百川科技的主要原料废旧PET瓶片全部源于进口;利达股份近三年进口原料的比例均超过90%;万兴隆也有超过70%的原料来源于进口。相比之下,祥云飞龙目前进口的原料已经降低到10%以下,且在进一步降低。

  从企业经营的品种来看,被禁止进口的钒渣、废纺织原料对上述新三板企业并无影响,主要受影响的可能是废塑料加工企业,尤其是国内尚无稳定供应的原料品种。

  比如在生活来源废塑料中,铝塑复合膜就在禁止进口之列。记者发现,陆海环保正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正式批文可以进口处理铝塑复合膜的企业。该公司年报显示,目前其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铝塑复合材料,上述原材料在国内没有批量的供给,尚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工业处理需求。

  在李建明看来,此次禁令对废塑料行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他甚至认为这是一次“彻底的洗牌”,部分企业如果没有其他原料代替,就很有可能熬不下去。

  对于禁止“废七类”,张芳博士认为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据介绍,禁令实际影响的实物量本身不多,折合成铜金属量更没多少,所以对中国的原料供应没有太大的冲击。

  减少依赖是趋势

  从国外采购原料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企业可能面临汇率损失、政策变化、原料稳定性等问题。正因如此,多数依赖进口的新三板企业,都把原料采购列为第一大风险,许多企业也在逐步减少进口原料的使用。

  祥云飞龙是目前新三板废弃资源回收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一家,位于云南大理,主要以二次物料为原料,生产锌、精铅、铟等金属。近年来,祥云飞龙一直在降低进口原料的使用比例。

  据祥云飞龙证券事务代表丁宝寅介绍,公司自2015年11月起便逐步减少进口原料采购,转而使用国产原料,目前进口原料占公司原料的比例在10%以下,而且主要是前期未履行完的合同,未来将全部使用国产原料。

  对于这种选择,丁宝寅认为是行业趋势。据介绍,祥云飞龙使用的主要是含锌、铅等金属的二次资源。此前国内没有成熟的回收渠道,国产原料难以满足需要,而目前国内逐步形成了消费、淘汰、回收体系,因而转用国产原料。

  与祥云飞龙完全放弃进口原料不同,有企业采取的办法是稳固国外进口渠道,同时拓展国内渠道,如万兴隆,该公司在主要从事固体金属废料分解、拆解及加工。

  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万兴隆表示,除了稳定和逐步扩大进口货源外,还着手开拓国内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减少对国外资源依赖。2016年,万兴隆原材料70%以上为进口,在该年度内,公司已经尝试增加国内采购量,减少对外原料依赖。

  此外,从事废旧金属、废旧电器设备拆解深加工的巨东股份表示,公司正致力于开拓国内废弃资源回收市场;从事铝塑复合材料加工再利用的陆海环保表示,正在积极发展国内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与国内企业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大力拓展国内原料渠道,“走出去”也是一种办法。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副秘书长周开庆介绍,近年来已经有很多资源回收企业去国外开设工厂,将粗加工转移到国外,把造好的原料进口到中国来。

  在上述新三板企业中,就有多家企业在境外设有子公司。总体来看,拓宽原料来源渠道,降低进口原料依赖已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

  机会大于挑战

  此次颁布的方案,除了提到“禁止洋垃圾入境”,也提到了要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多数从业者认为,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行业发展。

  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快国内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高国内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弃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础设施,促进国内固体废物加工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清洁化发展。

  回收体系正是目前我国资源回收产业链存在的最大问题。

  张芳博士告诉记者,回收体系直接决定了回收率、循环利用率,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建设回收体系,但是总体来说,“非正规”的规模太大了。正规的、环境好的来源又比较受限,很多都有“吃不饱”的问题,回收体系需要重点研究和改善。

  从政策层面推动国内回收体系建设,可能给企业带来福音。据记者了解,不少企业使用国外原料的原因,一是国内原料不足以供应规模化生产;二是国内回收体不规范,很多原料不如进口原料好用。

  周开庆认为,禁止进口“洋垃圾”是必经之路,行业要转型升级,就要做出一些改变。对于禁令短期内产生的影响,周开庆认为无需过于担心,在他看来,目前从国外进口原料的企业,都是有合格资质的企业,有这么好的资质,要转向使用国内原料其实比较容易。

  在原料供应方面,随着国内渠道逐渐完善,回收量也将逐步提升。以有色金属为例,永平资源(836960)年报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废物资源化可提供再生有色金属资源2000万吨以上,相当于对外依存度降低20%~25%。

  2016年,我国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再生资源较2015年已有所减少。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公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四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3990.4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降幅最大的废有色金属同比下降8.5%。

      推荐阅读:

    自助洗车也玩共享,O2O“借尸还魂”考验谁的智商?

    富士康赴美建厂 中国制造业该反思什么

    两款低价版iPod退市 世界不再需要音乐播放器了?

    男子网上理财投403万 网站升级维护一周后消失

扫码关注“人民创投”公众号

(责编:黄盛、陈键)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