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聚焦底层技术,布局四个领域,51VR如何在寒冬中寻找商业化之路?

李威

2017年05月03日0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创投

“要有能够挣到钱的公司,也要有能够融到大钱的公司,这个行业才会真的起来。创业不就是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吗?市场一直在变,就看谁能够反应够快,跟得上市场。”

2014年Oculus被Facebook收购之后,51VR创始人兼CEO李熠在硅谷第一次接触到了Oculus DK2,“感觉很奇妙,在2014年你第一次感受到VR,就是一种在视野和思维上的冲击。”

这种冲击不单纯是硬件设备的升级,而是通过一个图形设备就能让人身临其境,而且这种感觉会非常真实,“他知道那是假的,他的腿仍然会发软。”

在李熠的判断中,VR技术如果可以继续发展下去,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真的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任何种类的场景。回国之后,他开始探索VR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

VR+房地产是切入点

“感受到一样新的科技,我就很容易去想到,如果这项科技应用到我熟悉的领域,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价值大不大?是不是可持续的?”这是李熠确定将房地产作为第一个切入点的基本逻辑,“(不一定)我要走的商业化之路就是适合大家的,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径才是最合适的。”

李熠大学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当代置业,24岁成为第一商业总经理、第一资产CEO。丰富的房地产行业从业经历,让李熠清楚地知道房地产行业的痛点是什么,VR+房地产是在创业初始就已经确定的商业化之路。“我很懂那个行业,我要解决的难点就是怎样去找到技术很好的人,帮我们把房地产行业在VR方面的诉求通过技术表达出来,解决现在房地产的问题。”

在李熠看来,利用VR技术打造的样板间是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必需品。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家买卖的往往都是期房,向顾客展示要么是实体搭建的样板间,要么只是一张图纸,如何更好的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在房地产领域变得十分重要。VR样板间所解决的,正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搭建体验感更强,还可以灵活机动地在各地进行销售的样板间。

而且,51VR是当代置业内部孵化出来的项目,当代置业内部在全国的几十个房地产项目就很自然地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先得让内部的能用起来,然后论证这个是可行的,然后打包产品,做出了这些案例,然后再给到其他开发商,就很容易就可以打开前面的市场。”

技术是最大的门槛

给51VR带来最大挑战的是技术,而不是市场,既有行业的局限,又有人才的需求。

2015年开始创业的6个月之后,51VR就做出了一个可以拿出来展示的产品,但是实现产品的量产推广却是在2016年的4月份,因为承载内容所需要的商用化的VR设备是2016年3、4月才实现了消费者版本的量产。“迫不及待等着那个消费者版本量产,真的是迫不及待,机器都没研发出来,你怎么再研发?每天都很着急,天天都希望这些厂家快一点。”李熠说道。

同时,在前期的产品研发过程中,51VR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就连官方的SDK都能找出上百个bug,“没有任何人给你教程,一切都是未知的”。当时51VR的技术团队是收购来的几个人的小团队,而且只有一台样机,大家需要24小时轮番工作,一个人睡了,下一个人接着做。

到现在,51VR的团队有120名工程师。但是,李熠依然告诉人民创投(ID:renminct)他在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找人,“主要通过推荐,去找到这个领域最好的人。”VR的圈子不大,李熠进入这个圈子之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认识行业里的拔尖人才,然后通过他们,去找到自己想找的人。然后通过不断招募优秀人才,来解决技术上遇到的难题。

在51VR内部,这些技术人员会享有一定的自由度,被鼓励进行内部创业。如果一个员工对某个项目很感兴趣,并且BP被通过之后,就可以立项,获得三个月的孵化期,“就是说三个月之内,你不为公司做贡献,然后你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要做成了就很棒,没做成还是可以继续回来工作。”王辰康介绍道。

找到最适合的商业化之路

在房地产业务逐渐站稳脚跟之后,51VR又分别涉足了教育、汽车和游戏业务。

“找到这个领域最厉害的人,他会有一些自己的资源,然后我们给他配一个很专业的VR的团队,通过事业合伙的方式,让这个事情更容易做成一点。”51VR产品总监王辰康告诉人民创投(ID:renminct)。51VR在汽车领域的合伙人找到了宝马的一个研发负责人,利用他的资源与51VR提供的技术,已经做出了在上海车展上进行展示的第一款产品。

“我们的逻辑是VR在哪些行业能够生根和落地,就是这种低频交易,重决策的行业,越是那种在传统的生产线上经过复杂流程生产出的东西,越是VR的需求所在。”李熠认为这样的行业会希望用更低的成本,让大家体验到自己产品更真实的情况,这正是VR技术所擅长的。

51VR的底层技术都是相通的,通过模块化的组合,将底层技术包装成每个行业不同的产品,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跑商务、跑市场,去做销售。“我们想做VR的SAAS平台,希望帮大家非常简单地创作VR内容。你自己开发可能需要10天。因为我们的这一些底层技术和给你的支持,你可能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开发出来。”李熠表示。为此,51VR还推出了VR内容制作平台51Creator。

李熠并不认为VR游戏能够立即带来可观的商业回报,但是51VR进入游戏领域,也并不仅仅是李熠所说的“做着玩的”。虽然现阶段并没有期望游戏业务能够很快就带来收益,但是游戏业务对于51VR的意义正如王辰康所说,“游戏本身是属于VR里面研发难度比较高的。他们做过很多,趟过了很多坑,然后积累下很多技术,都可以反哺到我们的其他行业。”

下注5到10年后的超级产业

VR行业寒冬的来临,让更多的创业者开始考虑将业务从C端市场转向B端市场,但是李熠确认为现在这么做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B端市场)看起来门槛不高,你要真做到这个里面的第一,把它垄断,门槛还是很高的。”

B端业务往往需要更多行业指导,这也是51VR引入事业合伙人的原因,需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最后的关键还是得有钱,能够维持B端业务较长的现金流。“这么一下来,大部分都只能是小公司,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在李熠的判断中,这样的小团队还会迎来一场淘汰赛。

因为真正的大玩家还没有入场,李熠认为很多都停留在刷存在感的阶段,“投了多少钱,和是不是深入去做,是两码事。”李熠认为钱能够量化一个行业的趋势和发展。现在来看,大玩家们的大部分VR产品都还停留在实验室以后,商业化之前的一个阶段,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

这似乎是每个VR创业团队都需要提前进行思考的问题,当真正的大玩家入场之后,我们该怎么办?从李熠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身在其中的矛盾处境,一方面,希望越多的人做越好,毕竟现在整个的VR在基础行业上的应用才占到了一点。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时的提醒自己,在大玩家入局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其实要有大玩家才能把行业推得更快,我们并不惧怕大玩家,我们还希望大玩家一起来做。”李熠表示,“要有能够挣到钱的公司,也要有能够融到大钱的公司,这个行业才会真的起来。创业不就是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吗?市场一直在变,就看谁能够反应够快,跟得上市场。”

李熠相信VR和人工智能这样的产业都会是5到10年之后的超级产业,就像今天的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一样,“5到10年以后才开始做,那你就没机会了”。对于现阶段的VR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活下来,积累到人才、资源、经验和钱,等到行业爆发的那一天。

“所有人都有一个梦想,至于能不能成真,那不知道,总会有成真的。但是,你没有一个梦想,谁会跟你去赌未来?” 

扫码加“人民创投”公众号

(责编:黄盛、陈键)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