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最严监管年私募“收骨头” 逾万家空壳被注销

2016年12月26日09:04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16年,私募基金行业“收骨头”。

  在高压监管下,私募机构备案门槛全面抬高,大批空壳私募被清理注销,非法失联私募机构被列入黑名单,私募基金业已发生巨变。

  大泰金石识基研究院核心分析师王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管理期货类私募产品表现出色,1月至11月CTA基金(期货投资基金)累计平均涨幅超过19.48%,位居各策略榜首。

  同时,王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了今年对私募行业发展影响最重大的三件事。

  逾万家“空壳”被注销

  事件:2月5日,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该《公告》指出,对于已登记的私募管理人,若其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备案私募产品,协会将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公告》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打击诸如利用私募管理人牌照自我增信、非法经营其他业务等一系列违法行为,维护整个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净化行业环境。

  影响:该公告发布后,六成以上私募面临整改,私募行业掀起“保壳”大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第一阶段注销“大限日”,共有1902家空壳机构被注销;8月1日是第二阶段注销“大限日”,有超过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未在协会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机构,最终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公告》实施后,累计超过1万家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7+2”全方位规范

  事件:2016年私募基金行业迎来最严监管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业密集修订了7个自律管理办法和两个指引,对私募管理人备案、风控、信披、基金合同、投顾管理、托管、外包、从业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全维度地做出规范,形成了全方位的私募监管版图。

  影响:规范私募市场健康发展,淘汰虚假私募和空壳私募,通过透明的注册登记标准、明确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测处罚,保障市场主体间的博弈秩序和博弈环境,让私募基金行为真正回归市场,步入健康轨道。

  “3+3”引新一轮牌照危机

  事件:7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升级版资管“八条底线”),该办法对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依法设立的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发行产品的杠杆、投顾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影响:《暂行规定》实施后,“3+3”的条件限制使很多私募管理人被排除到投顾名单之外;私募机构积极申请中基协会员资格;为维持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部分私募机构积极申请私募管理人资格;私募管理机构关闭不合规的投顾产品,减轻运营压力。

  12月中旬,基金行业协会公布了10家私募机构进入做市业务试点的现场验收环节,私募新三板做市进入新阶段。王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于私募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私募参与做市,可以扩大做市商的规模,改善目前少量做市商服务新三板近万家企业的现状。另一方面,这一举措既增加了进入新三板的增量资金,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又可以让做市的私募机构报出公允的价值,更加市场化”。

  除此以外,王骅认为,在资产荒、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今年银行委外资金大量流入,稳健类私募产品(例如债券、量化对冲等策略)受到银行资金的青睐。“不过,银行资金总体对私募产品的要求较高,要进入银行白名单,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合规、历史业绩、投资范围、产品形式等方面均有较高标准。”而随着监管层“控杠杆”政策频出,私募结构化产品受到限制,大量银行优先级资金受限。

  最后,王骅表示,2016年有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积极寻求公募牌照。“随着监管层对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积极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其中不乏重阳投资、博道投资、朱雀投资等知名私募基金。”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