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张亚勤:互联网发展终要回归技术

郭宇靖

2016年12月16日08: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两年前张亚勤离开微软,加入百度出任总裁时,曾被业内解读为PC时代的结束。

  今年他刚刚步入知天命的年纪,同时掌管百度技术体系和新业务群组,不仅对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科技趋势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深刻见解,更对未来中国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踌躇满志。

  瞄准全球顶尖技术,今年50岁的张亚勤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速前进,开拓新的航海时代。

  1978年,12岁的张亚勤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1989年,23岁的张亚勤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时,张亚勤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也是该协会百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完全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企业家。”这是张亚勤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最近两次见到张亚勤,分别是在今年11月中旬的互联网大会和11月底的百度云智峰会上,每次交流他都充满了对技术趋势的探究感,想尽办法向记者阐述最新的科技趋势。

  以“ABC”重新定义IT时代

  采访张亚勤时,他刚刚主持完一场百度的重要发布会,这是百度发展云计算战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年前张亚勤离开微软加入百度时,曾被业内解读为PC时代的结束。连原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都在微博上称,“一个时代的结束!”

  面对记者,一身深色西装的张亚勤主动谈起对新时代的看法。与纷繁复杂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现在互联网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即代表着“云智数”的“ABC时代(AI、BigData和Cloud-computing)”已经到来。这三个要素中,人工智能(AI)将如同电力一样无处不在,大数据(BigData)像石油一样成为资源,而云计算(Cloud-computing)则是基础运营商,这三者结合形成新时代的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技术的背后,正是云计算的高度发展。张亚勤回顾历史,云计算进入互联网界视野约在十年前,那时亚马逊、微软、谷歌开始建造云计算平台。此后,云从概念名词发展为20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十年前国内讨论云计算发展前景时,我还在田溯宁(现亚信集团董事长)家里争论了一个晚上。”张亚勤回忆道,那个时候,一谈到云计算,还有人不看好说是“晕计算”,光打雷不下雨。记忆力惊人的张亚勤还清晰记得李德毅院士曾讲过“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区别”,此后的2008年,李院士作为负责人在我国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如今的事实验证了彼时的判断,云计算已如破竹之势,占据了全球IT发展的高峰。当下美国20%的IT花费都投入在云中,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50%多的利润都来自云,其股价也从2015年初的300美元左右飙升至如今的近800美元。

  张亚勤在讲云计算时,坦诚回答了“百度现在做云服务还晚不晚”的问题。他认为,第一,百度出生的云端基础好。搜索是云最大的应用,还有很多视频和网盘等业务都在云上运行。第二,云的大浪潮才刚刚开始。以往云计算领域竞争更多在基础层,这种如同水电一样的资源竞争,拼价格多过拼技术。现在开始,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还要融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就是说,云计算的大幕才刚刚开始,其中的应用增长突飞猛进,真正的创新和市场恰逢其时。

  未来属于人工智能?

  “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和阿里的运营”是互联网圈内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三家互联网企业之一,百度近年技术研发进展值得关注。在今年乌镇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一语“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人工智能”更是引发热议。

  此前,阿法狗战胜李世石已然点燃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憧憬和恐惧。张亚勤表示,移动互联网第一阶段靠拼流量粗放式的竞争已经结束,经过5年发展,目前全国7亿网民用户中80%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未来移动互联精细化运营一定离不开人工智能。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也曾表示,人工智能门槛颇高,仍是互联网最尖端的技术。

  由此,中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力量也备受关注。

  面对人才和研究的竞争加剧,业内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判断也有着不同看法。有言论认为,中外实力相差无几, 目前全球华裔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占到全球40%以上,中国甚至在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也有言论认为,其实两者的水平差异仍然很大,特别是在基础研究的创新领域,几乎全部的突破性、创新性研究都来自海外。

  张亚勤认为,从算法理论来看,中美两国研究实力还存有差距,最创新的东西仍然体现在美国的研究中。

  人工智能如今可谓百花齐放,就连高盛都在一份长达百页的报告中指出,“这是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这是一种可以变革全球经济的技术,是提高生产力并结束美国生产率停滞增长的驱动力。”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助教中隐藏着一个机器人助教,解答大学生的疑问,没想到这个答题机器人在半年后竟被评为最佳教师,且没有一名大学生看出来它并非人类。”张亚勤引用这个例子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神奇。

  当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和浮躁,对于人工智能的热炒也未曾停歇。张亚勤认为,大家往往对新的公司给予了太多赞誉,但总爱忽略老牌强者。比如IBM的Watson(沃森)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这些公司20年前就在从事人工智能,其中里程碑事件就是由IBM的深蓝计算机创造的,而Watson读取医学影片、判断肿瘤的准确率甚至超过医生。

  张亚勤透露,百度正在向人工智能全面转型,除了技术积累外,最重要的是将这些能力很快应用到产品中,未来处于应用层面的人工智能公司会有很多。百度的远景是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全球巨头之一。

  百度搜索引擎仍有大发展

  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粗放的发展模式必将改变。张亚勤直言,以前互联网发展还是流量主导的模式,拼规模,抢用户,是实现连接的过程,但连接之后,随着数据量增大,计算能力无限增强,仅靠连接获取的红利将消失,互联网终要回归技术。

  对于百度搜索的问题,张亚勤认为,百度的搜索引擎看起来像是走到平台期,但其实还会有大的发展,特别是增加了“信息找人”。以往是发起命令“人找信息”,现在则是信息主动推送给人。“最近几个月后者的流量增长20多倍,可以看成是‘搜索引擎的plus’。”张亚勤说。

  在和张亚勤的交流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他对于未来百度重心的判断——人工智能。“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精细化运营离不开人工智能,且全球的‘Big5’科技公司,对未来的预测和战略方向惊人一致地都指向人工智能。”

  张亚勤解释说,百度拥有的数据很独特,种类丰富。其中搜索数据包含每天50亿次搜索请求,百度文库等内容也是比较全的知识图谱,还有大量定位数据,包括每天400亿次定位请求,以及O2O交易数据、行为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建立起的用户画像和挖掘,可直接为用户服务。

  “传奇电影发行公司发行的魔兽电影,就是根据用户画像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在得到‘会看这部电影’、‘不会看这部电影’和‘有可能会看这部电影’的三类人群画像后,定下了针对最后一个群体的营销策略,使得影片上映后效果翻倍。”张亚勤说。

  可以看出,百度对于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开辟正在不断提速,而百度的转型和张亚勤的表现也同样值得期待。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