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14日,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将调高50到75个基点。对此,全球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早就作出了反应,美元升值、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最敏感的美国股市也随之起舞,不是遵循“加息-利空-下跌”这种教科书式模式,相反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上涨。截至12月8日收盘,道琼斯、标普、纳斯达克分别收于19614点、2246点和5417点,全部刷新历史纪录。
美股为何不惧加息?最近美股的上涨该归功于特朗普吗?中国GDP增长率6%-8%,比美国高出两三倍,为什么美股屡创新高而A股还离2010年的6124点遥不可及?这是困扰不少A股投资者的一个问题。
美国经济不行,但美股确实牛!以标普500指数为例,2009年一季度标普于667点见底,到2013年一季度就突破危机前的最高位1576点,随后继续大涨小回,新高不断。这种上涨全是泡沫吗?目前标普指数的市盈率为25倍,虽然高于历史平均值,但考虑到当前极低的利率水平,这一估值也不算太离谱,推动美股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盈利。美股走势对企业盈利极度敏感,中国的GDP增速虽然是美国的2-3倍,但从上市公司盈利角度看,却没有太大优势。标普企业的ROE平均值约为15%,而A股公司的整体ROE在很多年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一些中小企业虽然收入和利润获得了很快增长,但对外延式资本投入依赖大,所以,GDP增速与股市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企业盈利与股市关系密切。
其次,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美国经济虽然不可能出现高增长,但它市场化程度很高,经济周期规律清晰,作为晴雨表的股市轨迹也很清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大经济体中,目前唯有美国实现了市场出清,美国楼市、股市、就业市场都经过了彻底调整,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释放了矛盾,基本面开始周期性恢复。全球范围看,目前美国经济大的方面是最好的,除了公共债务/GDP指标偏高外,消费、投资、就业等其他指标全都趋好,最重要的失业率指标从2009年时的10%下降到目前的4.6%,接近充分就业,表明当前经济处于自然增长率附近。通常的规律是,加息特别是一个加息周期的头几次加息,反映出经济处于良性扩张中,所以,股市做出正面反应不奇怪。
尽管媒体不断唱衰美国未来,在今年的竞选中,关于工作机会流失、居民收入低落、贫富差距严重等话题占据了媒体版面,但美国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者心态稳定,政治上喧嚣对股市的影响很有限,也不存在什么捕风捉影的政策概念板块。特朗普的政策有正反两面的效果,说这一波行情是特朗普行情,未免失之片面。最近一个月来,美股创新高的动力主要来自金融板块,其他行业基本不动,而金融板块走高动力有二:一是加息将改善银行的盈利预期,过去数年的低利率环境严重挤压了银行盈利空间,12月即将加息并且2017年将加息两到三次的预期,无疑对银行形成利好。二是特朗普声称要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目前看这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放松监管最终还是可能的,这也对金融业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