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马云:“讨厌互联网”是缺乏远见的马车夫思想

人民网记者 陈键

2016年10月21日13:27  来源:人民网-人民创投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中)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中)

一个人要成功,靠情商,一个人要不败,靠智商;几乎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很多人讨厌互联网,这是缺乏远见的落后思想,是马车夫思想。这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发表的观点。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马云走进清华EMBA课堂,分享他对商业、对文化、对未来的看法:

成功靠情商,不败靠智商

我是一个老师出身,学的是师范,在大学教了六年书,创业的过程中,我有一个东西从来没丢过,那就是当老师。我花了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个CEO都要多的时间,在外面交流、讲课、聊天。

可能没有一个像我这样高调“到处去讲”的人,这是职业病。老师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分享自,很多知识不是老师的,但是你必须要去分享。我在大学里面教了六年书,其中做了三年班主任,当班主任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当老师学到了两样东西:

第一,老师永远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当CEO的一定要有的一个素质。天下的老师都希望这个学生当老板,那个学生成为银行家,有的学生成为县长、书记,还有的学生当优秀的科学家。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这个学生被“双规”了,那个学生破产了,还有的进了监狱。所以,老师最佳的产品就是学生,学生越好,老师才会越好。

这是我当老师学到的第一样东西,这么多年来,伴随我整个生命。我真正出来创业是在1995年,那一年我离开大学,但是“当老师”是我永远的一种职业病,我希望加入阿里巴巴的员工每个人都超越我,都超越自己,这是骨子里的东西。

第二,老师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经验分享。不管别人要听不要听,你要自己知道的要跟大家分享。即使我不懂,很专业的事情,我也要学会之后再分享。老师还要不断学习,在中国企业家里面,这方面估计我应该排前十个。创业以来,我没有再回大学认认真真坐下来听过一个月的课,但是我跑了很多国家,很多公司。

比尔·盖茨、巴菲特……只要是全世界今天还活着的那些“老大”、企业家、政治家,有机会我都愿意见,这都是学习,并非只有坐在校园里面才是学习。我书确实看的不多,这点我承认,但我从来没说过读书无用。

一个人要成功,靠情商;一个人要不败,靠智商。你情商很高,搞定一个人,搞定一个机会,也许就起来了,但是你要不败,一定是靠智商,提升智商就要你不断地学习。

智商低的人,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干的;情商低的人,是没有办法管理一批智商高的人。智商高的人有时候是很难管的,你如何用情商?我所说这个情商不是用来跟人斗。

一个老板要成功,绝大部分要有三个“商”,第一情商(EQ),第二智商(IQ),这两个之外,还有一个爱商,大爱之商。如果你没有对未来、社会、人有一种爱心的话,真正的人才不会跟着你的。这三个“商”合在一起,你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

我自己觉得,“老师”这个身份比我另外一个身份重要。你们看各种各样的老师,老师的成功往往是从学生当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过去觉得,自己可能跟其他企业家的区别在于,我喜欢把人当书去看,而不是把书当人看。有些书我看了第一页或是前面几页,就知道后面的故事。你是能够感觉到一个人的境界,一本书的境界。有些书,我翻了就扔掉,有些书像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可能看十年,有空没空都要看,短短几十个字,我可能看三四个月,还在翻来覆去的看,中间是要慢慢去体会的。

“会战者不怒” 企业家要有文化自信

最近大家都在讲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上个月,我在美国纽约参加一个很有名的机构的座谈,我是一个中国人,他们把所有的高管叫过来跟我对话。大家都提到一个问题,中美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我听到他们都在批判我们中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我说:中国是以“儒释道”文化为基础的,请问大家都在批评中国,在座二十几位,请问谁看过老子的《道德经》?孔夫子是你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在座的有没有人看过一篇《论语》?有没有人看过一篇我们的佛经?这些老外们说“没有”。我告诉他们,我看过五遍《圣经》。虽然我没在美国读过一天书,但是我在大学时候学英文,把《圣经》当作英文教材来看。我们的“儒释道”文化之强盛是老外没有体验到的。对另外的文化不了解,你就没有资格批评。

几乎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而文化的根源是跟宗教、信仰是有关的。什么是中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家而言,我们当然可以学日本、韩国、欧美,但人家是有文化根基的,欧美这套体系有基本的基督教文化,以色列企业有自己的文化,日本的企业也是有自己的文化。多年以前我开始觉得,如果阿里有一天能够成功的话,必须要在中国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根基。

所以我才会去听听道家讲的,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大家明白没有?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我的理解,“无为”就是你明知道没有结果仍为之。说透一点,不管你多牛,来的地方不同,但去的地方一样,全是火葬场,人都要死的,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企业也一样,从企业成立第一天起就要想好关门的那一天,但是仍然要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道家还讲究和谐,跟自然的和谐。

关于企业管理,很多人都在学习MBA课程。这么多年了,我觉得MBA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东西,它的体系很好,但是不要以为学好了MBA课程就一定能做好生意。另外,MBA课程讲了太多成功案例,我认为企业家应该多学习失败案例,商场如战场,商战是没有演习的,冲出去,来一遍行不行,不行,失败就破产了。做生意的人都是聪明的人,那么多聪明的老板倒下了,为什么有人就没有倒下?

我走访过很多老兵,老兵很有意思,他会告诉你,要知道哪个位置有冷弹,哪个地方有地雷,你得搞清楚,保存自己才能活下来。类似的,我们也必须学习其他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千万不要把MBA给神化了,MBA课程能让你在看公司的战略时更加清晰,但它只是一个工具,不要以为有了工具你就能成功。

儒家思想在中国是最牛的。儒家思想讲社会管理治理体系,讲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你能从这中间能够学到很多牛的管理。真正的管理是什么?管理是管理人性。我对技术了解“很遥远”,但是,对人性的理解,对社会未来趋势的把握,是可以学习的。儒家思想很了不起,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靠的是儒家思想,它有很多东西在里头。大家要认真的去体会。

佛家思想讲究人与心之间的配合,你在佛家思想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你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佛家思想是不行的。如果你在竞争之中没有道家思想,也没有机会赢。如果公司长到一定程度,你不懂得儒家思想中组织体系建设的思路,你没有机会能够持久。当然你要在走向全球,如果你不懂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文化,也是没有办法走遍世界的。

我自己觉得做生意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员工,你的企业,就不可能有创新。如果你不去了解你的竞争对手,你的企业永远不会成长。

道家讲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不是不尊重对手,而是真正尊重对手,才懂得我的对手在更高位置。如果有这种状态,你的企业自然会做得不一样。关于竞争思想,基督教更多讲到的是黑与白,而道家讲的是黑白交融。如果你做生意,碰到竞争,火气特别大,恨不得把竞争对手按到马桶里,你是做不长的,因为对手到处都在,按死了这个,还出来一个,你就变成了一个“职业杀手”,你成不了大事。

我们在竞争过程当中,要尊重对手,“会战者不怒”,真正会打仗的不会生气的。为什么计算机会超过人类?因为计算机没情趣。我下围棋,一定找比我技术差的人下,因为就是为找乐趣。如果被人家“杀”得痛苦,何必呢?所以会战的真正的高手是没有情趣的。好不容易搞起来了,被他拦腰砍断,我会生气,会输。做企业也一样,如果你动不动发员工的脾气,甚至对竞争对手深恶痛绝,你的企业是做不大的。

谁都有可能是你的对手,小有小的对手,中有中的对手,大有大的对手,国家有国家的对手,时代有时代的对手,如果竞争过程中,你越来越痛苦,对手越来越高兴,你一定做错了。应该是对手越来越痛苦,你应该越来越高兴,那就对了。竞争我们是要去思考的,你如果担心竞争就不要做生意,担心失败就不要做生意。谁保证你一定不会失败?你要担心死就不要活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么多年下来,阿里这帮人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不管别人怎么激怒我们,我们尽量做到不怒,不管市场多么混乱,我们要冷静,在外面特别冷静的时候,我们内部得搞“混乱”,这个是一种调整心态的策略。所以我想,我们在整个商业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文化,学习组织的方式。我们要学习儒家组织好自己,适应社会,学习道家应整个自然环境,学习佛家如何把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统一起来。

每个做企业的人,面对的是巨大的市场与竞争,面对员工、客户、股东、政府的监管,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未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强大的内心文化,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需要放弃什么,就没法做好企业。企业如人,要想明白,你们企业有什么,要放弃什么,没想明白自己要放弃什么的人,根本不明白自己要坚持什么。这些思考都是从文化积累中出来的。

讲了这些以后,我想讲一些未来,我对未来的想法相对比较感兴趣。我刚才讲了,学习MBA课程是积累知识,你要想不失败,一定要靠知识,但你要想成功,也许情商管用。

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将超乎想象

对于未来,大家知道我对经济学家意见挺大的,我尊重经济学,但是我不尊重今天的很多经济学家。我跟很多经济学家聊过,我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很多经济学家讲得跟脱口秀一样。经济学家是做研究的,是根据数据来研究发现昨天的规律,以便未来的人决策时做参考。在中国,数据是最缺的。另外,有些经济学家讲的很多话其实是让人不太听懂,还在电视上面胡说八道。

研究昨天的人和研究未来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视角,经济学家原则上是研究昨天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判断未来。我希望企业家一定要对未来进行判断。

我告诉大家的是,今天,人类面临历史上第三次技术革命,它会远远超过我们在座人的想象。第一次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冲击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煤成为了主要的动能,人的力量比不了机器,结果是国家间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

每一次技术革命出来以后,人类往往根本没有准备。例如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来的时候,汽车出来了,第一个生气的应该是马车夫,必须把汽车给砸了,要不砸了它他们就没饭吃,那时候马车夫是白领技术活,汽车来了,就没有马车夫了。马车夫到政府抗议,怪汽车破坏了他们的就业。欧洲曾经出过一个法律,说汽车不允许上路。我小时候,修皮鞋可是技术活,裁缝也是技术活,我爸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一双鞋,当然要修。结果来了一个流水线革命,这些活都没了。

我告诉大家,未来三十年,今天的很多技术活都会消失。人类发明机器,要明白机器会比人的力气大,人一定跑不过火车、飞机。人类发明电脑,要知道电脑一定比你“聪明”,否则你发明它干什么?

我告诉要大家一个“悲剧”,电脑会越来越聪明,电脑会让机器变成“人”。过去二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二三十年我们把机器变成了“人”,机器会越来越聪明。机器要做人做不到的事情,要解决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牛。二三十年以后,我们要记住,昨天的机器只是我们的工具,未来的机器将会成为人类的合作伙伴。我们必须对未来有判断,必须要知道我这个行业会不会改变。

很多人讨厌互联网,认为它摧毁了传统机制,这是缺乏远见的落后思想,是马车夫思想。你怎么讨厌都没用,这是一场革命。而且我告诉大家,这个车已经发动了,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要五十年,前面二十几年一定是纯技术公司在折腾,未来三十年是技术在社会各方面的运用。

到现在为止,互联网的成长刚好二十年上下,无论Facebook也好,谷歌也好,腾讯也好,阿里也好,都在折腾来折腾去,但最关键的是未来的三十年,如果这些公司不能参与社会变革,不能帮助更多的企业和老百姓走向未来的数据时代,这些企业都会死掉。不要赢了一场战役,丢失了一场战争。未来三十年,90%的企业都不得不变数据化,未来三十年,数据将成为真正最强大的能源,这个变革绝大部分人没想好,包括大学教育,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刚才看清华的资料,挺有意思,清华还是很有远见的,已经开始进行互联网教育。未来的大学教育,你当然可以继续教知识,但是机器比你厉害不知道多少倍,机器不生气,没情趣,不怕饿,插上电“死干”。围棋高手能想到二十步就已经是顶尖的了,但机器这哥们两万步都算好了,你没脾气。所以你要拼知识,很难,未来的大学要多关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但是中国今天有多少大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与机器拼知识,我反正放弃了,就等于你要跟火车比谁快,跟飞机比谁能跑远。人和机器未来的角逐要在智慧、使命、价值观上面。

学校的学习是什么概念?学习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词,“教”教的是知识,“育”育的是文化。知识之间的差异不多,但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可大了去了。文化是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未来的孩子不在文化上多花时间,不在琴棋书画上面努力就完了,你最后也会越来越沮丧,必须为我们后代思考这个问题,要强化“育”的部分。

我们最差的中学学生放到美国都是“好”学生。“教”我们不差,但“育”很差,“育”越差,会让我们越来远离世界,世界会变得非常冷酷。

所以教育、学习是两个概念,“育”和“习”是相对文化来说的,“教”和“学”是相对知识结构来说的。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来说,未来三十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MBA课程设置也要思考这个问题。商业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两个之间如果不结合,麻烦就大了,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希望大家思考,未来的企业,讲的一定不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一定讲的是数据时代的个性化与定制化,未来的企业拼的一定是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当中,知识很重要,但是文化会变得更重要。如果你觉得未来不行,是你的想象力不够,如果你认为未来就这个样子,也是想象力不够。MBA该怎么样,企业该怎么样?你今天的选择奠定了未来三十年的基础,未来的三十年,很多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每个人都想想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孩子,重新设计,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个挑战,这是一个机会,关键在于你怎么改变自己。社会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会加速进行。从历史看,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昨天强的人转瞬之间就会变得弱,当年大清王朝是很牛的,英国算什么,后来倒过来了,结果英国还没坐稳凳子,美国强大了,现在形势又变了。这是我想要强调的,不是危言耸听。它正在发生,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