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初获得由立讯精密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后,专注于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产品研发的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枭龙科技;英文:XLOONG)完成了由京东方(BOE)集团领投的最新一轮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这家15年6月份成立的年轻公司——枭龙科技XLOONG,从成立至今一年内便完成了天使,A和A+三轮融资,估值已达数亿人民币。发展如此快速,其90后创始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能获得资本方的投资?他又是怎样的90后创业者?
90后创业者 史晓刚,1990年生于天津,2013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专业,曾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智能手机产品硬件研发。2015年5月创立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天使轮融资,同年12月,获得A轮融资,16年9月,获得京东方(BOE)集团领投A+轮融资。带领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了AR运动智能眼镜的研发、量产及上市。高中期间,曾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大学期间,曾担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主席,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北理工“世纪杯”竞赛特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等奖项,曾参与军用某型号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发。
创业历程
早年时期
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家里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和测量仪器,从高中开始对电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三时除了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外,还制作了一个自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装置,并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大学生活
2009年,史晓刚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开始拼命地做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竞赛。入学之初就开始提前自学嵌入式软硬件方面的知识,用了两年时间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架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大二时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大学期间,史晓刚还担任学校科技创新基地的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和项目的管理,学校专门为他配备了一间独立办公室,此后,史晓刚吃住基本都在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上过课,没有回过宿舍。大三回到本部后,史晓刚又陆续参加了很多其它项目和比赛,毕业设计时,做了一套“基于DSP+FPGA的雷达信号处理系统”。
工作
本科毕业后,史晓刚进入了华为,从事智能手机硬件的研发工作。
在华为工作将近两年时间里,史晓刚学到了很多关于技术,研发流程与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的知识,这对他的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大。工作期间,他接触到了智能眼镜,在与公司多名专家交流探讨后,史晓刚认定AR将是一项真正改变人类未来的技术,于是在2015年从华为离职开始正式创业。
离职创业
离职后,史晓刚开始组建技术团队并寻找资金支持,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组建团队,获取种子资金,开发原型机,包括外观&结构,硬件,光学,系统&驱动,UI&APP 等几大技术领域,全部自主研发。
2015年1月,枭龙科技获得深圳亿觅科技种子轮投资,同年5月,枭龙科技正式成立,获得创势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15年12月,完成了由立讯精密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 A 轮融资,2016年9月,完成由京东方(BOE)集团领投的A+轮融资,估值已达数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