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银行转型扎堆攻零售

卫容之

2016年09月12日08:18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经济下行、资产配置荒背景下,如何以更少的资本消耗获得较高盈利增速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不少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转型目标,但背后隐现的贷款集中风险、竞争结构高度同质化等问题令人担忧。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当下,向零售业务转型成了不少银行努力的方向。

近几日,记者梳理发现,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已经做了一些向零售业务发力的举措。

而从各大银行最新交出的上半年“成绩单”来看,各家银行在收入结构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零售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度普遍上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经济周期运行影响,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直接融资的渠道逐渐被企业所重视,对公业务开拓遇天花板。在这种背景下,零售业务的优势逐渐凸显。

发力零售业务

银行零售业务一般主要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家庭或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存款、融资、委托理财、有价证券交易、代理服务、委托咨询等各类金融服务的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一站式打包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途径。

目前在这一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招商银行,由零售业务带来的利润已占据半壁江山。招行2016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269.57亿元,同比增长36.68%,在业务条线的税前利润中占比达49.27%,零售贷款利息收入超过对公贷款。这一高比例使得招行成为中国首家零售贷款余额过万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平安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根据平安银行半年报数据,在2016年1月至6月期间,公司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2.12%,而零售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1.72%;在报告期内,该行不含贴现的公司贷款类平均收益率为5.24%,而个人贷款的平均收益率达9.40%。

兴业银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也透露,自2015年以来,在深入研究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正确预判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基础上,兴业加大了对零售贷款的支持力度,实现了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跨越式增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指出:“2016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类业务快速发展有助于支撑盈利增长,银行业盈利结构正逐步由传统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类业务并重转变。”

多因素驱使

银行从“大进大出”的对公业务转向零售业务,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首先,从整体经济环境来看,对公业务遇天花板是迫使银行不得不逐步转换盈利驱动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 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调整及产能过剩治理仍将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导致银行业投资风险上升,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将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上述报告指出,零售业务快速发展有助于支撑银行盈利增长。

其次,从银行本身来看,零售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和配置能力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撰文指出,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实现银行服务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商业银行整合外部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的有力推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相对来说,银行的零售业务有一定基础之后,业务的波动性不大,客户的稳定性也较强,而公司业务往往会因为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等其他的因素,波动较大,所以说发力零售业务是银行夯实业务基础的措施之一。”

“同时,拓展零售业务也是体现银行服务下沉的措施。”游春进一步指出:“零售业务是服务于个人的,由于直接面对的是居民的金融需求,如买房、买车等民生金融、消费金融。其风险相对较低、可持续性较强。而一笔大款项的公司业务一旦运行失败,就会造成大笔坏账,对银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则对记者指出,近期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旺盛需求也是驱使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警惕背后风险

银行零售业务的蓬勃发展给目前不良贷连连攀升的银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但扎推房贷业务背后的风险也在悄然滋生。

研究多家银行的2016年中报发现,上半年各银行零售业务的飙升和个人住房贷款有很大关系。

今年上半年,招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比去年底增加了1075亿元,增幅达23.55%,而同期招行贷款余额增加了2000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招行超过50%的新增贷款来自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据兴业银行相关人士透露,2016年上半年,兴业银行零售信贷新增规模中超过60%也属于个人按揭类贷款。

另外,工行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增加了3454亿元,增幅达到13.7%;中行上半年新发放了接近4400亿元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其中首套房的比例高达90%。

孙立坚指出,对公业务的下滑还有一个此消彼长、对冲的过程。而目前来看,在整个零售业务新增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据较大比例,这致使风险集中在一个地方——房地产。

“房地产一旦出现调整,又遇老百姓按揭债务偿还能力下降,银行收回抵押资产(房子)后却卖不出去,这些资产最终还是会演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孙立坚称。

游春则对银行业的同质化问题提出质疑,“如果每家银行在寻求转型时都重点向零售业务发力,这会造成的另一个现象——银行转型的同质化。”游春认为,银行转型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有的适合拓展零售业务,而有的银行可能更适合去重点拓展对公业务。

(责编:陈键、胡晓)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