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识别92.7%的公交小偷,大数据如何做到

——专访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熊辉

本报记者 王丽颖 实习生 朱猛飞

2016年09月05日08:12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大数据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将是未来两年最前沿的研究。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之处在于,传统人才管理主要靠经验和主观意识判断。而大数据背景下,会做到让人才与岗位更加匹配。就像找结婚对象一样,讲究‘门当户对’。”

  8月中旬,第22届国际顶级数据挖掘会议(KDD2016)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吸引了2700余位知名学者,其中就包括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熊辉。

  在大会中,熊辉发表的一篇名为《Catch Me If You Can: Detecting Pickpocket Suspects from Large-Scale Transit Records》的研究论文指出,根据北京市2014年4至6月600万乘客的约16亿智能公交一卡通数据记录,通过研究北京公交、地铁上乘客的出行规律,已成功地识别出了92.7%的小偷。

  用途广泛

  在谈到利用大数据进行犯罪分析时,熊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公安部门已与他取得联系,将具体推广这个项目。不过,未来这项技术还有更广泛的用途,那就是用于“社会维稳和反恐分析”。

  不过,熊辉表示,大数据涉足犯罪分析只是他研究的其中一个课题,他主要从事的还是商业大数据分析研究。

  “1999年,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开始做‘数据挖掘’研究。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大数据’,‘大数据’的说法是后来才提出来的。”熊辉说,“数据挖掘”最早是由沃尔玛提出来的,当时,沃尔玛运用海量交易数据分析问题,更好地进行产品经营、推广、广告,以及沃尔玛的选址、优化物流等。

  熊辉目前是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正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大数据与商务智能课程的主讲教授。他还与Citrix Systems Inc、IBM、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开展过重要的商务智能合作研究项目。因在大数据/数据挖掘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影响力,熊辉于2014年当选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杰出科学家。

  在熊辉看来,研究大数据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行业都需要运用到大数据。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老百姓的舆情,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在通信行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客户进行分层,找出其中的价值客户和非价值客户,以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覆盖,提高价值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加用户体验。

  甚至体育领域也在运用大数据。熊辉表示,美国NBA在选秀的时候会运用大数据,以分析哪个球员更有价值。

  在网络犯罪领域,熊辉认为,大数据不光是对小偷的挖掘,对于一些通信欺诈,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犯罪,都有很大帮助。“在美国,这项运用已经成熟。根据暴力犯罪分布的情况,合理地调配警力,或在犯罪热点地区安装摄像头,把区域光线变得更亮,或重新规划警察的巡逻线路,这都是在运用大数据帮助改善城市安全”。

  在证券市场上,熊辉认为,中国的大数据运用要比美国落后很多。美国80%-90%的证券交易都是智能化的交易。美国金融市场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特别大,无论在前端(怎么交易,交易规则)、后端(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还是投资组合资产配置,都是靠大数据来实现的。大数据渗透到美国证券交易的各个环节,包括监管层面,找内幕交易、老鼠仓,各个行业的压力测试、咨询等,很值得中国学习。

  打破“信息壁垒”

  熊辉表示,美国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行各业就开始进行数据整合,尤其是政府对大数据的整合。进行大数据分析首先必须有数据,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平台的建设。美国在数据化、信息化的建设中相对比较领先。中国这两年也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在数据化建设和平台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

  不过,熊辉认为,国内和国外的大数据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国内的数据属于“分散型”,各环节并未完全打通。在美国,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编号,这个编号可以查到他所有的信息,如信用卡消费记录、上网的情况、所有的交易情况、贷款情况等。而中国目前还存在“信息壁垒”:虽然信息收集上来,但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分享这些数据。

  但熊辉同时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努力打破这种壁垒,增强数据的一体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也是一个比较艰难和长期的过程”。

  此外,中国的大数据发展还面临人才的问题。熊辉表示,各行各业大数据的落地,需要既要有技术知识又要有理念知识的“通才”。“学校是不培养‘通才’的,这需要不断地学习。换句话说,商学院的学生既要懂数学,又要懂计算机,还要懂市场,这对人才结构的复合性要求非常高”。

  而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大数据发展绕不过去的坎。由于中国早期建立起来的系统对数据质量的控制不够,导致现在的很多数据都有问题,比如有缺失、有噪声、收集不够全面等。

  熊辉认为,各行业要运用大数据,首先要从数据质量下手,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收集平台和数据整合平台。

  人才招聘更加门当户对

  在谈到未来的研究时,熊辉表示,“大数据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将是未来两年最前沿的研究。”

  他分析道,“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之处在于,传统人才管理主要靠经验和主观意识判断。而大数据背景下,会做到让人才与岗位更加匹配。就像找结婚对象一样,讲究‘门当户对’。”

  熊辉称,“所谓的‘门当户对’就是一种匹配关系,各类人才也有档次和等级之分。工资开支也会根据人才等级制定,避免‘杀鸡用牛刀’的尴尬。大数据介入后,未来的人才都在一条食物链上,企业可以提前进行人才储备,可以根据大数据科学地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不用过分担心人才过剩或者人才欠缺。”

  熊辉把人分为三类:即人员(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标准化流程性的事情)、人才(需要有一技之长,且有团队精神),以及人物(除了具备人才所有的特质外,还有能够看到未来发展方向的眼光)。

  熊辉认为,无论从企业、国家还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角度来看,最早的企业比如传统制造业,拼的是标准化的流程和作业,在这种企业工作的绝大多数是“人员”。而现在很多有高价值的企业,比如BAT、谷歌,堆积的则是“人才”。

  “我认为未来企业堆积的是‘人物’。”熊辉说,“任何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高价值的,一定是创新性非常强的方向,这需要靠‘人物’来完成。但这些‘人物’都很聪明,怎么管理,怎么设定机制,做到合理评估价值分配,相互协作、配合,而不是相互内耗,这就涉及很多管理学的问题。这种管理上的问题靠传统HR经验型、对面化、模糊化、控制性的管理是跟不上的,所以一定要有大数据智能化的人才管理才能做得到。”(图为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熊辉)

(责编:陈键、胡晓)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