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唯一还值得骄傲的便是创造力。然而,人工智能最新的发展也许会剥去人类这件“独尊”的外衣。据报道,首部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影片已于近期制作完成,目前正在募集2.2万美元的众筹资金来帮助其发行上映。
此前,已有不少科技公司尝试过让人工智能进行创作。例如谷歌的产品“深梦”可以进行绘画创作、隶属于“谷歌大脑”的Magenta项目可以谱曲等。此次由“增强的人工智能软件工具”参与创作的电影名为《不可能的事》,讲述了一名失去女儿的母亲在超自然力量的影响下发疯的故事。主创人员表示,人工智能通过分析认为一部既有幽灵又有家庭关系的电影比较符合当前观众的口味,并且电影预告中要出现钢琴和浴缸。
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瞩目,特别是最近几年大有加速的趋势。深度学习不仅让人工智能具备了特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其成为世界顶尖棋手,甚至被聘为创意总监。人工智能进行创作,意味着带有创造性的深度学习迈向了一个新高度。有“第一风投资本家”之称的吉姆·布雷耶预言,未来,人工智能还会在电影的选角、预算等工作上表现出色,继而彻底改变电影行业。
不过,如果深究人工智能的创作过程便能发现,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当“编剧”,但其创作原理仍旧和人类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的种种卓越表现都是基于对既有经验、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人工智能通过分析观众观看电影时的反应,帮助人类编剧设计出观众想要的效果。而人类的创作不仅是艺术家经验、阅历的写照,更是灵感和激情的展现。
那么,人工智能的创作究竟算不算创作?
这就将我们引向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艺术品与其载体是什么关系?例如,撕毁诗集能否意味着消灭诗歌?扮演林黛玉的演员能否与书中的林黛玉形象等同起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也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类设计出的程序,虽然它的算法是数据化的,但是其“经验”均是人类的智慧成果。这样一来,人工智能所谓的创作,也只不过是对既有人类作品的重新解读罢了。
人工智能究竟会不会进行创作,对这个问题的纠结恐怕来源于人类内心的恐惧。作为人,我们并不愿意承认一个被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东西”,各方面的能力都超越了人类。特别是当人工智能学会了创作——独立于人类的自发性活动时,距离人工智能拥有意识、脱离人类控制还远吗?或者说,当精神不朽的人工智能可以胜任所有人类的工作时,囿于肉体躯壳的人是否面临被淘汰?
人工智能创作出的作品是否以人类的审美标准为标准,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即便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可以自由进行创作,它的作品恐怕是我们人类欣赏不来的——也许在人工智能看来,电流的噼噼声才是世上最美妙的旋律呢。
一系列的是否,在当下都难以回答,需要放在历史中检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5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