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中国平安净利逆势增长  旗下寿险表现抢眼

2016年08月22日09:48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8月17日,上市险企首份中报——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公布。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76亿元,同比增长1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639.48亿元,较年初增长8.9%;公司总资产约5.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其中,旗下寿险业务表现抢眼,新业务价值达240.17亿,代理人规模约105万,两项核心指标增速远超市场预期,显示出平安人寿价值导向与OTO经营模式的差异化竞争力。

  此前,保监会曾在8月1日发布2016上半年保险业整体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行业利润总额达1055.86亿,同比减少1241.99亿,下降54.05%,寿险公司利润为541.84亿,下降65.6%。与此同时,多家上市险企亦纷纷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16年上半年利润同比预减四成以上。

  这一结果与主流券商的预期不谋而合,海通证券非银团队研报显示,保险行业整体受投资收益下滑和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下调影响,行业整体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4.1%。平安寿险业务背靠母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代理人产能领先、渠道结构转型向好、产品价值率较高,加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精耕客户经营,预计利润实现正增长。

  多渠道销售联动

  新业务价值劲增

  中国平安中报显示,寿险业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2.24亿元,同比增长4.7%,新业务价值240.17亿元,同比增长42.7%,实现规模保费2181.92亿元,同比增长26.3%。银保业务深化内外渠道合作,持续优化结构,在高价值期缴业务上取得突破成长,期缴新业务规模保费达18.98亿元,同比增长139.8%。电销渠道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79.8亿元,同比增长30.9%,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互联网渠道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13.9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新业务价值作为寿险最核心的业绩指标,往往体现着公司的经营能力与增长潜力,平安寿险录得超越市场预期的增长数据,与外部监管环境及自身业务表现均密切关联。从外部来看,偿二代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保险产品的价值转型,监管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举措也终结了“资产驱动负债”的激进模式。从内部来看,平安人寿坚持贯彻价值经营理念,持续推动保障型产品销售,产品价值率稳定,对理财型业务依赖不高;近年更积极推动客户经营转型,打造以“平安金管家”APP和线下渠道为闭环的OTO经营模式,上线健康生态圈和生活助手服务、打造开放式的客户经营与留存平台,截至目前注册用户已突破6000万。

  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曾如是阐述其对互联网保险的理解:在互联网保险经营中,客户经营、销售渠道、产品设计是一个三角形架构,客户在最上,渠道、产品在下,渠道和产品都是为客户经营服务的,是手段,是客户经营的方式。平安人寿已经将包括移动互联在内的新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各业务环节,并产生了多项重大突破,带动经营效果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

  代理人规模破百万

  人均产能稳步提升

  依托以综合金融、交叉销售闻名的平安集团,高价值的个险渠道向来是平安人寿的传统优势,在2016中期业绩中,这一优势得以延续。

  中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平安人寿个人寿险代理人队伍规模约105万,较年初增长20.2%,代理人产能稳步提升,上半年人均每月首年规模保费10522元,同比增长4.9%,人均每月新保单件数提升至1.3件,同比增长5.8%。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安人寿提倡内涵式发展,重视对代理人的培训和考核,推动队伍E化、活动率、人均产能、留存率等质量指标上持续优化,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战略的推进下,代理人收入优于同业,进一步推动了代理人队伍产能和留存率双提升的良性循环。

  从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来看,随着产业与就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以及去年6月保险代理人考试取消,个险增员迎来行业利好。在低息环境下,保险产品吸引力显著增强,保单销售持续好转。同时,促进保险行业发展的长期因素正在改善,值得前瞻性关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在保费收入上,未来寿险一定会迎来很大幅度的增长,因为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出现更多的中产阶级,而寿险、健康险开始逐渐被视为刚需产品。正好资本市场出现持续低迷,很多投资渠道和资金流向标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保险产品本身属性,相比其他的金融渠道而言,作为资金流向的标的有更高的收益并且相对更稳妥,所以寿险在下半年一定会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责编:陈键、李双)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