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科创板“鲶鱼效应”搅动存量市场

2019年04月16日08:45  来源:证券时报网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带来的“鲶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IPO发审的监管思路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公开透明的审核理念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窗口指导。

自首次提出到制度落地,科创板用了4个月时间完成了规则设计,现在它正在用更快的速度重塑着资本市场的规则。交易规则中涨跌幅规则的调整、市场化发行承销机制的运用、中介机构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责任的强化,这些增量改革颠覆了现有制度框架,补齐了政策短板,重塑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就是要让那些真正具备创新成长能力的公司获得溢价和资本支持,让投资者在帮助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同时,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科创板旋风席卷而来,所到之处改革提速,在增量改革之外,存量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A股的发行审核思路明显转变。一方面,监管层公开发布了《IPO审核50条》,将IPO审核或券商制作申报材料需要注意和披露的问题提炼成为50条审核要求,颠覆了以往的窗口指导模式,首次以监管问答的方式增强审核工作透明度,明确了监管底线,便于首发企业自觉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利于中介机构履职尽责;另一方面,IPO审核周期缩短,审核速度明显加快,从申请受理到首发上市平均审核周期进一步缩短,审核通过率较之前有所提升,目前IPO排队企业已不足300家。审核重点开始从企业盈利能力向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全性、准确性转变,更倾向于考察企业的盈利模式和成长性。科创板的制度创新开始在存量市场上探索试行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资本市场新股审核理念的调整,在服务科创企业的同时,也在现有的市场板块中有所体现。科创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板”的增加,而是要让市场占主导的机制在资本市场各个领域遍地开花。

这仅仅是开始,随着科创板各项规则的陆续落地,势必会给A股存量市场带来更多的影响。市场将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上市公司估值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没有业绩支撑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其估值和流动性面临巨大考验;中介机构和发行人的责任将进一步夯实,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准绳将引导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各司其职;投资者保护将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将会选择登陆A股,这些积极变化值得期待。

(责编:黄玲丽、张晨)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