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私募基金管理人 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 服务机构 诚信与提示 监管与自律 法规与规则
人民网>>人民创投>>中基协动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贯彻落实《基金法》建设行业自律文化 全面推进有社会公信的现代资产管理行业建设

2016年12月06日17:28    

各位大会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本届理事会的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2012年6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四年来,协会在中国证监会和国家民政部的指导和理事会领导下,牢牢把握现代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大趋势,紧紧抓住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机遇,秉承“自律、服务、创新”宗旨,切实履行《基金法》和协会章程赋予的各项职责以及证监会委托的相关职能,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突出党委对协会工作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确保协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从严治会,励精图治,全面提升会员服务能力与自律管理水平,全力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四年来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一)协会自律管理下的资产管理业务蓬勃发展,已占全社会资产管理总量的半壁江山。

  协会现有各类会员2529家,包括普通会员610家,联席会员231家,观察会员1590家,特别会员98家,非会员登记备案机构15000余家。截至2016年11月13日,协会自律管理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50.07万亿元,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595%,占全社会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的比例达50.5%,与2012年底相比提高20个百分点。公募基金从业人员达到3.1万人,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达到27.8万人,已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人员98.7万人,已通过基金销售从业资格考试人员22.4万人。

  (二)公募基金产品和公司治理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继续引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标杆。

  一是公募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标的不断丰富,以传统股票、混合、债券和货币基金为基础,通过试点创新将未上市股权、黄金现货合约、商品期货合约、商业物业纳入公募基金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日益多元化。二是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能力不断拓展,养老金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不断拓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三是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更加多元、包容,除传统由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外,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陆续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专业人士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也积极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四是公募基金行业治理不断深化,专业人士持股、事业部制、薪酬递延等激励约束机制从探索到逐步发展。五是公募基金恪守“卖者有责、买者自负”受托理财文化,坚持强制托管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坚持严格监管,同时鼓励多元竞争,树立现代资产管理行业标杆。六是公募基金率先与互联网结合,成为普惠金融典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倡导绿色投资理念,发展社会责任投资,不断引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新方向。截至2016年6月末,有兴业全球、汇丰晋信、富国等22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绿色、低碳、环保方向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39只,总规模约343.7亿元。

  (三)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实施自律管理,逐步形成推动长期资本形成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2016年10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727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2267只,实缴规模7.26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8985家,已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4793只,实缴规模3.48万亿元。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有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18家,已备案创业投资基金2092只,实缴规模3254亿元,较2015年底分别增长44.5%和37.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并购基金共833只,管理规模4640亿元,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了156%和176%。

  私募投资基金从源头开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不同阶段偏好的创业投资、并购投资,支持企业创建、起步、发展和重组重建,形成完整的资本支持链条。其中,创业投资基金运用其专业技能,介入到企业的运营之中,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奠定长期发展根基。并购基金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深管理层团队,通过整合优质资产,优化目标企业结构,推动目标企业战略调整,在细分市场实现产业延伸和优势互补,加速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创造交易双方都无法单独拥有的附加价值,推动生产要素提质增效,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公私募基金协同发展,共同改善直接融资效率和长期资本形成能力。

  (四)证券系统内部证券基金期货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实现统一功能管理,全社会资产管理业务呈现功能管理新趋势。

  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按统一规则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截至2016年10月底,持牌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33.55万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35.8%。其中,证券公司及子公司资管产品23355只,管理规模16.07万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35.1%;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专户产品22429只,管理规模17.19万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35.4%;期货公司资管产品3398只,管理规模2760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159.4%。协会备案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数量505只,总规模达到5566.84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219%。

  有141家从事私募资产管理的银行、信托、保险机构或其控股机构主动在基金业协会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产品备案规模4534.67亿元,部分机构已经成为协会会员,全社会资产管理业务呈现功能管理新趋势。

  (五)各类服务机构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健全。

  基金托管、销售、外包服务、评价等各类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10月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基金托管机构42家,基金销售机构381家,基金外包服务机构44家,基金评价机构10家,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各归其位、各尽其责的专业化行业生态初步形成。基金管理、托管、销售、外包数据通过XBRL语言和中央数据交换与备份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为降低行业成本、确保基金资产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二、深化发展观,探索现代行业协会治理道路

  (一)深化发展观,明确协会定位。

  协会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现代资产管理行业必须从改革开放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出发,恪守行业本质,发挥专业能力,守正创新,为社会创造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协会既是法律规范的贯彻执行者,也是行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推动者,协会的根本使命就是推动资产管理行业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

  协会是行业治理体系的有机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方向,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整战略,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完整部署,构筑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总体框架,中办、国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政策措施。简政放权和监管转型带来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构,一方面,市场活力迸发,在自我约束中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依法施政,为市场行为建立标准和边界。

  协会肩负维护法律权威和行业自治双重责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依《基金法》设立,同时因协会《章程》获得会员让渡的权利,法定职责和会员让渡权利二者性质不同,范畴有别,因此对协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经过4年来的探索,本届理事会确立了建设“市场欢迎、行业拥护、监管信赖、社会公信”的现代资产管理行业协会总目标,以及“问题驱动、行业导向、技术引领、法律保障、专业落实”二十字工作方针,在探索建设有社会公信的现代资产管理行业方面取得以下共识。

  一是自律守底线。行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明确的行为底线,协会也必须忠实履行法定责任,这是行业自律的渊源。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基金法》总则部分明确了协会的法律地位;第十章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纳入监管范围,明确了私募证券基金登记备案的法律依据;第十二章奠定了协会工作机制的法律基础,明确了协会性质、入会要求及法定职责。此外,2013年6月,中央编办印发《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由证监会负责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2014年1月,证监会授权协会负责私募投资基金自律管理,并依法开展各类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工作;2014年7月,根据证监会授权,基金业协会承担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资管产品备案及风险监测职能。《基金法》和监管规章是资产管理行业必须遵守的底线,不容无视和曲解。

  二是自律须主动。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监管他律是现代行业治理的三层内涵,其中,监管他律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底线要求,行业自律标准高于他律标准,既是弥补他律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企业自治的有力保障。协会坚持“法定授权必须为,章程授权积极为”的精神,将自律规则挺在法律规章的前面,主动实施自律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奠定行业社会公信的制度保障。

  三是自律为诚信。资产管理业与其他金融服务业的根本不同在于建立在信托关系之上,不受国家信用支持,不设保本保收益机制,行业发展完全依赖自身信誉和专业能力,因此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既是基金业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基金管理人和全体从业者的最佳标尺。各类资产管理活动必须忠实于客户利益,恪守“卖者尽责”和“投资者利益至上”原则,构建稳固的信托关系,这既是资产管理行业公平正义的核心,也是《基金法》立法的基本原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一切自律活动均围绕建设行业信用、打造社会公信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推动从业者坚定不移地维护、累积自身信誉,忠实于投资者利益,推动市场回归应有的博弈环境和博弈秩序,杜绝劣币驱逐良币,为行业长治久安打造坚实基础环境。

  四是服务促发展。向行业提供政府无力做、机构不愿做而行业发展又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责,也是价值所在。有效的自律管理、强健的诚信文化和健全的诚信体系是行业所需的最重要公共品,高效完备的登记备案、信息和信用披露以及友好的内外部政策环境是行业最为需要的公共服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从行业共同利益出发,努力提供从行业标准、人员培训、纠纷调解、基础研究、投资者教育到政策协调与推动等行业普遍需要的服务,以持续、深度服务解决行业发展难点,为行业营造创新发展新机会、新空间。

  (二)深化协会治理,打造多层有机行业治理生态。

  随着协会职责调整和市场形势发展,基金行业参与主体和产品类型更加多样,潜在会员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给协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本届理事会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完善协会治理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召开会员大会临时会议完善协会最高权力机构运作模式,授权会员代表大会行使除协会章程修订以外的其他会员大会职权,明确由会员大会制定协会《章程》,会员代表大会制定《会员管理办法》和《会费管理办法》,理事会制定自律管理办法和规则指引,专业委员会制定细分领域行业公约,在民主选举和组织提名的基础上,形成会员权力逐级授权、分级履行、专业落实的有机治理体系,确保会员整体意志得到有效体现。

  丰富会员类别,完善会员管理模式。修订《会员管理办法》,增加观察类会员,为大量缺少历史信用记录的私募管理人参与协会治理提供现实路径,引导形成登记备案→观察会员→普通会员→专业委员会委员→理监事的会员发展路径预期。改进会费收缴模式,本着“收支平衡、勤俭办会、权利义务对等、区别行业不同机构”等原则,在精心评估和测算基础上,修订完成《会员会费收缴办法》。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是依《基金法》要求成立的、向全行业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向行业机构收取的会费不是“游说经费”,更不是行政性收费,而是维持协会职能的必要费用。提交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的《会员会费收缴办法》从总体上下调了入会费标准,并建立会费标准临时调整机制,原则上在确保2年正常运营资金的安全边界下,可适当下调甚至免交会员会费;对经营困难的机构实行定向减免会费。

  发挥理事会核心治理作用。协会重大人事调整、财务预算和自律规则均提交理事会审议,保证了理事会对协会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本届理事会共召开13次会议,进行29次书面表决,累计审议通过76项议案,包括29项行业自律规则、13项人事调整方案、14项财务预算方案、5项工作报告方案,15项自律治理体系构建,理事会核心治理功能更加公开、透明。

  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行业治理价值。力争将专业委员会打造成行业自治的专业智库,先后成立17个专业委员会,持续研究各细分领域的自律自治和发展问题,形成“多元、合作、包容、专业”的行业治理格局。

  建立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本着“开放包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尝试与其他地方性、专业性协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普通合作伙伴等多层次合作关系,探索会员分层管理和行业自律的本地化管理。

  (三)深化内部管理,建设务实、高效、透明、清廉的行业协会。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定党的领导,定期集体学习党内重要规章制度、会议精神,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制定协会《党建工作规定》,坚持党风党纪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认真落实中央巡视组整改意见,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和协会党建议题均提交党委集体研究。4年中,共召开117次党委会,近2年来,召开涉及党建和“三重一大”议题的会议61次,其中涉及党建工作的会议28次。认真倾听会员和员工意见,开好年度民主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行业和员工难题,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协会党委按照中央和证监会党委部署,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以支部为单位,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各级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形成纪检监察办公室牵头,纪委委员、支部纪检委员、廉政监察员三位一体的纪检干部队伍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纪委工作规则》、《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定》,实施廉政监督卡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业务流程,在业务系统受理、审核等关键环节自动弹出窗口,向市场机构公示协会纪检要求及举报渠道,向审核人员明确工作要求及廉政准则,将廉政工作要求嵌入业务工作流程中。加强日常管理,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自律承诺书》,严格执行礼品拒收、登记制度。加强专项活动,协会纪检办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业务开展专项核查,完成员工及其配偶股票账户清理,严格履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规定。

  优化人事制度,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充实人员,初步形成一只年轻、专业、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协会员工平均年龄29.7岁,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7.1%。完善考核与薪酬体系,打破“论资排辈”,倡导踏实工作、凭能力胜出、靠实绩进步的考核用人导向,共劝退、解聘、开除5人;建立职务职级并行成长路径,明确职级晋升、破格提拔和降职降级条件,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舞台,形成积极向上、人尽其才、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推动公募基金完善行业治理,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一)推进基金管理公司优化公司治理,致力于形成股东、公司、员工、持有人利益一致的行业环境。

  开展公司治理与组织管理创新专题调研。2014至2015年连续开展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专题调研和事业部制调研,向行业发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调查情况的报告》、《基金管理公司事业部制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推动行业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管理创新。

  推动基金管理公司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持续跟进行业专业人士持股情况,并就基金管理公司实施专业人士持股相关问题与财政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进行沟通。完成《关于推进基金管理公司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的报告》,对目前基金行业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全面解决建议,并报送证监会。起草《关于推进基金管理公司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的指引》,通过行业调研、组织会议等方式,征求行业多轮意见,推动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优化以重视人力资本价值、保护持有人利益、促进公司长期发展为出发点的良性激励约束机制。

  (二)推动公募基金建立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

  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建立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在公司层面,于2014年发布《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推动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促进董事会、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根据子公司发展情况,起草《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风险管理指引》,从公司层面对子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规范。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层面,深入研究风险准备金